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主要情况本班五年级十六人,六年级十八人.五年级儿童都学完了初级课程,他们从语文课:“河水的话”、“河水和江水”、“保持井水的清洁”、“我是什麽”、“下雪天”、“水磨”、“人和水斗争”等课文里,已汇集了一些简单的关於水的知识,为本学期学习新课本第一部分——水,打下了初步基础。但他们对下学期的教材——空气和电两部分,却知道得很少(只在语文中学习过:“新鲜空气”、“电的话”、“电报机和电话机”三课),这是教学中对新旧知识的联系与难易的掌握上要注意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十六年前的回亿”写的是中国革命旗手李大钊烈士殉难的经过。课文里充分显示了李大钊烈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也赤裸裸地暴露了反动统治者摧残革命的狰狞面目。无疑,这课对教育儿童学习和继承革命传统有着重大的意义。本课从李大钊同志的被捕受审,直到被害,很自然地分为五段(课文里段与段之间都空出一行)。因此我打算根据课文里划分好的逻辑上完整的段落逐段阅读分析。在教学本课开始时,可叫儿童回忆历史第二课“李大钊”一节的内容,让当年的政治局势和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重现在儿童的脑海里,使他们对学习这课有个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琥珀》一文从万年前的形成写到万年以后,琥珀被渔民发现,并写出了人们据以推测的情况。文章写远古之事,虽属假说(推测),但上有“来龙”,下有去脉;前有“交代”,后有“着落”,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科学小品文。学生学习过《黄河象》一文,有了一点关于化石的知识是学习这一新课的有利条件。我要求学生课前复习《黄河象》,再预习本课。教学时我这样安排:先认识琥珀的样子。小学生从未见过琥珀,可是又没有直观教具,根据学生求知迫切的心理,先引导他们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把语文课当作文学课那样教的。为了丰富和充实讲授内容,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我在备课时,总要千方百计多读参考书,多看有关资料;只要跟我教的课文有关的材料,我都一古脑儿搜集起来。上课时,我把辛辛苦苦搜集来的这些东西,“毫无保留”地一起教给学生,心想多教点东西给他们总不会错。至于这些内容学生是不是接受得了,能不能消化,我却考虑得不多。就以我教过多次的《小英雄雨来》一课说吧。为了教好这一课,我事先读了两遍课文,查了几个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概情节以后,便丢开课本忙去找参考资料了。为了说明这篇课文的出处,我翻阅了1949年的人民日报;为了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我读了中国革命史有关部分,查考了作者管桦的生平事迹;为了分析人物和情节,还寻找和阅读了一些参考资料。这些,我都根据我的需要抄摘在备课笔记里,总  相似文献   

5.
第九课《实践出真知》 本课主要向学生进行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的启蒙教育。通过教学,一方面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前人从实践中积累的书本知识,另一方面教育他们重视在实践中探求知识。课文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认识来源于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尝。”这“尝一尝”就是实践。教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这两种课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读课究竟该怎样上?我想,教读课无非是例子。老师“教”学生读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自读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及课外的同类文章,从而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之以“渔”之后,敢于放手,把读书、质疑、讨论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渔”,把自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自读课”。本着这一目的,我通常用四个步骤来完成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通过该单…  相似文献   

7.
《詹天佑》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篇幅较长 ,内容丰富 ,若按课文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学习全文 ,很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 ,造成重点不够突出、难点难以突破的情况。我认为 ,本课可通过“紧扣中心词 ,用好过渡句”展开变序教学 ,以达到“长文短讲 ,教活全篇”的目的。二、初读全文 ,拎出中心句课文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便是文章的中心句 ,“杰出”、“爱国”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词 ,全课的教学必须紧扣住这两个词展开 ,学生若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则教学才算成功。教学…  相似文献   

8.
备课,就是课前的必要准备,是每位上课的老师,无论教哪门功课,都预先有的一番计划与准备。笔者认为语文的备课,一般包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钻研课文和了解学生两个方面,以及弄清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其在本教学单元以至本册教材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和课文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等。有的课需要借助实物来演示进行直观教学,还得准备必要的实物、教具、图片等。这样既备课文,又备人,还备物,这叫“备课三要”三者都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在这“三备”中,重点一般应放在钻研课文上,因为不弄懂弄通课…  相似文献   

9.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燃儿童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如教“纸风车”一课,纸风车,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利用风力转动的简单玩具。大多数学生玩过纸风车,但是自己动手制作纸风车,想出各种方法使纸风车转动起来,部分儿童却没有认真思考过。在教这课时,我引导学生将纸风车做好,学生看到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非常高兴、自豪,兴趣浓厚,我因势利导,把更多的实践机会让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四个没想到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儿童的功课排满。”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我尝试着大胆放开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其自由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以“彩虹的秘密”一课为例,谈点个人感触。“彩虹的秘密”一课在小学自然第十册第六课。本课我是这样安排的:收集调查→课前游戏→课上交流→实验探究→课外延伸。本课教学中的“四个没想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没想到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第12册第15课《詹天佑》写的是清朝末年在我国遭受帝国主义欺侮压迫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课文既利用体现该课所在单元“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训练重点,又便于相机渗透“两史一情”教育(本课是国家教委制订的《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所列举的一篇重点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事情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教师常感觉到常识性课文很难教,特别是对於怎样通过常识性课文贯彻劳动教育,觉得心中无数。从本期介绍的顾心瑜老师的“我教‘种瓜得瓜’一课是怎样贯彻劳动教育的”这篇报告看来,她的这课教学基本上是成功的。根据我个人的认识,它的优点很多。“种瓜得瓜”一课属於常识性教材,她这样教常识性课文是教对了;她这样在常识性课文教学中贯彻  相似文献   

13.
“我是什么”是初小语文第四册里的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里运用了生动、形象、确切的语言,说明了水的各种变化。我在钻研这篇课文时,仔细分析了儿童的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对于水,儿童虽然在生活中时时接触到,但只是零星片断不完整的认识,而课文的要求,不但要学生初步了解水的各种变化和云、雨、雹、(?)的简单成因,而且还要知道水在地面上各个不同地方的不同动态,以及水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儿童懂得我们会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水,叫它为我们做好事。我考虑要让儿童掌握这些比较初步的系统知识,必须要做很多工作.下面是我教这一课的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14.
课堂求疵录     
偶尔翻出一本《随堂杂录》(听课笔记),里面记录了一位青年教师讲《藤野先生》一文的公开课。现在整理了一下,就正于教育界的方家。听了这堂课,我由衷地感到欣慰,觉得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这堂课,主题思想抓得准确,提得鲜明,讲得恰到好处;注意了传授语文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结合;联系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较自然;教法、教态也基本令人满意。在一定程度上把时间美和空间美传递给学生。当然,有些地方还显得不够老练,不大自然,但瑕不掩瑜,无损于成功之课。我没有研究过本课的课文,也不了解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因此,对课文  相似文献   

15.
陈军 《新读写》2013,(9):36-38
2007年至今,我与两位青年教师合作,进行“三线并进”语文课改。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教文言诗文和现当代作品,我跟随其后,在他们教过的课文里,寻找一“点”,从“读”的研究和“写”的创造上再作“切磋”。每节课,我和同学们都分享着用思想打磨思想,用识见唤醒识见,用快乐激活快乐的幸福时光。  相似文献   

16.
要教育学生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人,必须从事多方面的工作。这里只谈谈我如何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儿童共产主义的品德。过去我的班上纪律混乱。分析它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放松了对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儿童课余生活贫乏,还有是旧社会遗留下不良的影响。我针对儿童实际情况进行了教育。儿童喜欢看书,我就发动家长为儿童买好书,动员儿童自己带书,帮助他们组织中队图书馆,并且结合语文教学进行了阅读指导。例如,我教到“一个诚实的孩子”“毛泽东同志的故居”两课,为了更好的巩固课堂教学和扩大儿童的知识领域,我介绍了“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同志的故乡”给儿童阅读。儿童为了要探索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大家纷纷找这两本书去看。他们看了以后,对领袖更加热爱了。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以组为单位按序编排。每组内安排了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三类课文。而这三类课又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重点训练项目。其要求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讲读课文重在“教”,教给学生读书、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在于“引”,学生通过讲读课中所获知识,在教师适当引导下学习和完成作业,加以巩固;独立阅读课文却重在“放”,对这类课文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小朋友学了汉语拼音、识了一些字词和句以后,就开始读短小的课文了。尽管他们读音比较正确,但要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还会遇到不少困难。有的儿童字词会读了,但放在课文中就结结巴巴读不好;有的儿童则一字一板机械地读;有的儿童读书一气呵成,没有停顿……我觉得,这个时候是学生整个读书活动的开端,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就应从这里起步。因此,我抓住这个时期,采取了一些措施,教一年级学生读好课文。一、组词连句读,密切“左邻右舍”的关系初入学儿意读不好课文,主要是组成课  相似文献   

19.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要求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其中心环节是明理,所谓明理,就是对学生讲明道德,使学生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提高道德认识。怎样使学生理解课文讲述的道德,激发道德情感,进而使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实践?一、紧扣课文主题明理每篇思想品德课文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明确告诉学生,本课体现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什么,为什么要按本课讲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做,怎样去做。如教《学习礼貌用语》一课,教师应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本课所阐述的…  相似文献   

20.
我教二年级语文。有一次,我教《借条和收条》一课,当我将课前根据教学参考书确定的本课“借、凭、联、店、册”等五个生字用小黑板挂出来,打算像平时一样教学生逐个认读的时候,下面却“乱”起来了。这个说:“店,合作商店的店,这字我认识的”;那个说:“联字是耳字旁加开关的关”;有个孩子干脆站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