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訾晓红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10):102-103
词汇的联想意义是非词语本身所固有的一种附属意义,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中西文化在自然环境、价值体系、历史传说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也导致了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和翻译中的种种难题。在翻译中要灵活使用归化、释义等多种翻译策略,来保证读者反应的对等效果。 相似文献
3.
吴琼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31-32
词汇的联想意义从一个侧面清晰具体地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本文将从词汇的联想意义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对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并阐述关于词汇教学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4.
汉英词汇联想意义差异和词汇空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的联想意义是一种概括性术语,在不同文化中,词汇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联想,甚至会出现某一词汇在另一文化中难以找到或没有对应词的现象,了解这种现象,对词汇学习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对词汇的解释也一定会体现出民族或文化之间的差异。大体来说,词汇的联想分为五类: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本文通过讨论词语的这五种联想意义及影响联想意义的五个主要因素,指出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所学语言及其文化,避免误解,做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6.
杨谨旖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231-233
词汇学习历来是语言学习的重点,而动物词汇则构成了词汇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词汇不仅有概念意义还有联想意义。本文主要从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相似,联想意义不同和联想意义空缺三个方面研究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表现,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差异将有助干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邓英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32-133
词汇的联想意义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文化间的共性赋予词汇一致的联想意义,而文化间的个性则会导致联想意义的不同,文章就英汉语中词汇的联想意义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文化的意蕴与差异。 相似文献
8.
赵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5):50-52
语言反映文化,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工具。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其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以英汉词汇中的动物词汇、植物词汇、颜色词汇为例浅析其联想意义的差异,并简要探析这些词汇的联想意义在商业品牌和文学作品翻译中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石益锐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52-55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形成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蔬果类词汇及习语。人们对这些词及习语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其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而更多地挖掘其丰富而且更为深刻的文化联想含义。本文将以英汉蔬果类词汇中的文化联想意义做简单的例举、比较和分析,并从其单词、习语、谚语等入手,对它们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比较,并探讨外语词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张燕琴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7):63-65
汉英语都有丰富的植物词语,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等的不同,由同一植物所引起的联想意义往往不一致,因而形成了英汉不同的植物文化。文章对比了汉英同一植物词语的联想意义,探讨汉英植物文化的差异,了解这些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尹艳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19(1):102-104
从词汇的联想意义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进行了比较。这些颜色词不同的联想意义映照了文化的差异,对它们的研究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及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3.
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简单说,颜色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在语言中被广泛使用,从而使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对颜色的感知不同,因此赋予其各种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颜色词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多,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语言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因此,颜色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意义、蕴含的寓意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朱珠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3):109-111
文章以语境研究理论为基础,以《射雕英雄传》中出现的四个“君子一言.驷马难遍”的翻译为例,探讨语境对于成语翻译的重要作用及汉语成语英译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译者应对汉语成语的英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周双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103-107
本文讨论了文化语境与词汇的关联,着重指出了文化语境在词汇内涵中的制约功能.文化语境对词汇的解释功能,以及文化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隐形文化对词汇的联想意义的差别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文化语境无处不在,它的普遍性确立了它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17.
从语境的角度,通过词汇语境、语法语境、提示语境、整体语境等来理解词汇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揭示词汇的特点和应用,使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及其短语的理解更为准确而全面. 相似文献
18.
朱娥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2):29-33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采用修辞格可以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鲜明和准确.与英语植物词有关的修辞格主要是明喻、隐喻、提喻、借代和拟人. 相似文献
19.
学作品中的化联想词已成为跨语言,跨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一大挑战,原因之一是由于化联想词意义及感情色彩的差异性;之二是原与译的类似物或对等词的内涵不对等。为了达到化联想词信息含量的对等传递,做到把外国学作品中的“实物-逻辑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面前,使交际成功,应正确地采用合适的翻译技巧来处理化联想词,从而使翻译达到对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艾素萍 《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3):96-99
词汇学习历来是语言学习的重点,词汇不仅有概念意义而且有联想意义。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了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渊源,归纳总结出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主要是动物特性映射、文化背景映射的结果,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