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荷锋  刘超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49-1556
 企业各类正式的奖励制度能否有效地促进知识分享活动,目前存在较多的理论与实证方面的争议。文章从内、外激励机制相互“拥挤”的角度,提出了知识分享情景下,理解企业正式奖励制度激励效应的理论框架,并提供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内部激励是知识分享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基于企业奖励制度的外部激励的总体效应,取决于其正向的主效应和对内部激励负向的拥挤效应。相关结论对于理解相关理论争议,和指导企业内部知识分享激励制度的建设,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激励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荷锋  肖东生 《预测》2007,26(1):21-26
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是企业有效利用内部知识资源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性质和类别出发,选择IT、化工、咨询等知识密集性行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获取320份样本数据,利用SPSS11.5软件,实证研究了经济激励、社会激励和心理激励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不同类型的知识分享行为所受激励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社会激励和心理激励对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激励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结论对目前及未来国内企业的知识分享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匹配了2006—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以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行为的决定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由于外部激励对内部激励的挤出效应,企业专利申请与其 研发支出呈U形关系,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由其他企业研发支出按各种权重加总形成的溢出池对企业专利的影响为负,即“技术机会”效应占优于“知识溢出”效应;企业自身研发支出与溢出池的交互效应为负,说明企业在专利申请方面是战略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治理理论与动态知识整合的研究视角,探讨了社会型知识治理、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整合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构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收集到的239个有效企业样本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型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有积极影响;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整合在社会型知识治理与组织创造力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且外部知识获取对内部知识整合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社会治理机制影响组织创造力的内部机理,而且也扩展了知识管理在组织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叶江峰  任浩  郝斌 《科学学研究》2015,33(4):574-584
不同的异质性知识来源会影响到企业知识的获取成本及其整合效率,因此可能会催生不同的创新绩效。本研究选取上海、江苏和浙江261个创新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企业已有内部知识结构的异质度(内部知识异质度)、伙伴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度(外部知识异质度)分别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如何对两种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内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仅仅存在正向的线性效应,没有曲线效应;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对内、外部知识异质度与创新绩效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其中资源柔性仅仅对内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协调柔性仅仅对外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内、外部异质性知识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激励中的“挤出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SPSS11.5,选择软件开发、化工、金融、制造和通讯5个行业中从事知识密集度较高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获取134份有效研究样本,对"挤出效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际利他性知识分享行为"(KSB-I),还是"组织公益性知识分享行为"(KSB-O),均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相对KSB-I而言,KSB-O中的"挤出效应"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7.
建立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山东省698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影响,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关系,为企业通过提高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提升知识创造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是企业有效利用内部知识资源的重要基础,知识分享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梳理了目前知识分享激励研究的四种理论视角:经济学视角、社会学视角、社会心理学视角和综合性视角.在剖析了各视角的基本观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对知识分享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璐  黄敏学  肖橹  周南 《科研管理》2018,39(11):79-87
已有研究将社会资本作为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隐含假设是社会资本具有知识流入效应。由于知识分享的相互性,社会资本实质上还具有知识流出效应。已有研究主要强调知识流入效应,是因为私有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分享存在有意识的控制机制和组织边界,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知识流出。在共有协同创新网络中,创新团队间边界模糊且知识分享不受限制,导致知识流出效应显著增强。本文以共有协同创新网络为背景,探讨创新团队社会资本对新产品流行度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如何控制该影响。通过收集开源平台SourceForge上1595个项目和8186个志愿者信息,结果发现创新团队度中心性对新产品流行度具有倒U型作用;桥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可提升新产品流行度。团队知识利用则有利于延缓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强化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张爱丽 《科学学研究》2010,28(4):591-596
建立了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山东省698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影响,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关系,为企业通过提高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提升知识创造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