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解读的“界”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多元解读” 文学解读从其本质属性上来讲,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寻求心灵交流的活动,是读者与文本双向活动的一种解读反应过程。文学解读的这种本质属性,确定了读者在解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说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单方面的对象性解释,而是读者与文本的沟通,是读者经验与文本结构的探究与再创造,它表明解读是一种主体能动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2.
交流是人类的原始欲求,同时也是文学传播史上必不可少的一环。《西游记》作为一部通俗小说,既有文本价值,又有商品价值。《西游记》的怍者与读者所提供的文本交流经验,希望对于当代企图新建中国文学话语体系的人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深圳文学,发现"文学深圳"的身份认同感是未来深圳城市空间生产的主体性期待,深圳文学文本空间的形象嬗变体现出城市空间塑造的隐秩序向同质化的转向。深圳文学生产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运动规律,均体现出文化追随空间流动,在时空压缩中被创新、变化和替换的特点。深圳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迅猛阶段,城市的空间扩张更新与文学的空前发展构成一种复杂互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明确地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这充分地表明了“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生命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是教师、学生、文本相互间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语言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我们应该努力地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记忆与身份认同的交互作用,是当前文学“记忆话语”研究和讨论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扬·阿斯曼指出,借助文化记忆,一个集体的成员建立并培养共同的身份和归属感。主动记忆与主动遗忘推动“交流记忆”和“文化记忆”之间的动态流动。通过交流记忆中积极的记忆与遗忘,《美国牧歌》中的犹太家庭希望将美国身份镌刻在集体的文化记忆,以此重塑后代的身份认同。第四代梅丽强有力的反抗,则揭示了该犹太家庭中交流记忆与文化记忆转换的失败以及所面临的身份困境。借由对该犹太家庭代际记忆危机的刻画,菲利普·罗斯表达了他对于美国少数族裔“同化”潮流的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概括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网络交流中的传受心理和语言进行了分析: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理想化的互动交流;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传播空间,语言就是身份。网络生活是一种真实的虚拟人生。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无声对话,实际上是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文本中有许多“留白”,这些“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思索的空间,学生于“留白”处与文本展开对话是情感的一种升华。  相似文献   

8.
解构主义对女性主义文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解构主义成为包括女性主义在内的众多具有边缘文化身份、受到根深蒂固的主流文化排挤和压制的文化思潮与文学批评流派的理论武器。此外,解构主义提供了阅读文本的新策略,任何文本都含有读者的踪迹,读者的参与使无法确知的外在空间得以开拓,并产生各种各样的主体构设方式和文本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赋予学生感知文本的契机,给予学生触摸文本的空间,鼓励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才能使学生在不断与文本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智慧共享、心灵互动中迸射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
征集与出版社稿是晚明文学社群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对文学具有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社群为文人从事文学活动提供了交流平台,成为社群文人相互交流的媒介;社稿刊载社群文人作品,成为社群文人竞相阅读的对象。文学社群既以社集汇文,又以社稿慧人,从而扩大了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接受,实现了作者与读者的一体化,其影响力甚至波及"海外"。大规模的社稿社集交流活动,促进了读者身份的转变,扩大了阅读群体。文学社群对文学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而言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陈春燕 《双语学习》2007,(6M):125-126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因而,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是无可辩驳的。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成因存在于动态的文学意义生成过程之中,本文旨在讨论文本传意过程中隐喻、象征的使用与文学意义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阐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绝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单向的语言交流,而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意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阅读应当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只有抓住文本细节之处进行多角度对话,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波动涟漪,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浸染。  相似文献   

13.
韦建文 《广西教育》2006,(7B):56-57
阅读教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引入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之后通常理解为: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小狐狸买手套》进行文本解读之后发现,狐狸走向人的世界时,经历着空间与身份的转换、语言与身份的转换,最终狐狸世界与人的世界发生了遭遇。只有透过文本的表层话语,仔细品味作为能指的这篇童话折射出来的意指,深入作品内部才能透彻理解每一句话的涵义;从身份的转换、语言的转换、修辞的意义等几个角度对这篇童话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两个不相容的世界——由空间、语言和身份组成的无形屏障所隔离开的世界——看似温暖,实则冰冷彻骨。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舵朝时期沂蒙文化教育与外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沂蒙地区与外地区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在儒学、书法、文学、史学、科技等诸多方面,加强了南北文化教育的沟通,促进了沂蒙地区乃至整个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人们由传统的线性阅读发展为非线性超文阅读。超文本文学阅读体现了文本间性和文本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7.
文学虚构的人类学根据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文学虚构之所以具有人类学根据,是因为它与人类的本质属性紧密相关。文学虚构不但能够满足人类的审美交流需要,还能满足我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和扩展自我的需要。虚构通过表演与文本游戏,把难以表现的可能性世界表现出来。现实限制着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文学虚构却能够让我们发现存在的秘密,体验生命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是国内近几年来兴起的文学新品种,它是后信息时代数字化生存的“热”文学,以网络和计算机为载体,具有理念上自由前卫,内容上反映抒情真实,操作上快捷简便,文本上多种符号综合,语言上是后现代风格,体裁上多见随感杂文式,交流上的即时写读交互式等特征。网络文学眼下具有突出的缺乏深度意蕴和基本规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前理解、前审美、审美能力、阅读立场和解读方法不尽相同,对同一文学文本意义的解读就绝不会相同,可见读者主体性是文学意义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对话交流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契机。在研究对话的构成维度时,有“三维”说.即教师、学生、作者构成对话的三维图像;有“四维”说,即教师、学生、作者、编者构成的对话的四维图像。不管何种对话构成方式,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交流,也即学生与文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