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八年级学生已是消费大军中的成员。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却不懂得作为消费者该享有哪些权利,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教学《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课,我提供大量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消费者的权利的具体内容,懂得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应通过何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相似文献   

2.
王红 《黑河教育》2014,(6):21-21
正教学目标:1.学习观察情境。2.说出自己的见闻。3.学会倾听,并学习辨别同学说的话。4.明白做事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亲自动手试一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教学难点:辨别同学说的话。教学过程:一、情景铺垫,引导复述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躲雨》这篇寓言故事,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工作都非常考验一个人与别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诗人陆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了这么一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还讲到他初作诗时,只知道在用词、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陆翁在另一首诗中又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可以看作是上句的绝佳注脚。工作中亦是如此,很多事  相似文献   

4.
舒金敏 《考试周刊》2014,(41):115-116
<正>新教材内容以生活为主线,在编写上删除了旧教材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增加了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的内容。客观地讲,这为我们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是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相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来说,新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有些素材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教材中的素材具有普遍性,而我们的具体生活实践具有特殊性,有些内容离学生的具体生活有点远,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如果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把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课本  相似文献   

5.
《明天,我们毕业》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最后一课,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课,可谓意义非凡。教材编辑没有推荐名家名篇,因为大多名家的小学时光与当下孩子的童年时光已有了代沟,而是以学生我的口吻量身定做这表达深深眷恋之情的最后一课,又可谓匠心独运。是故,这最后一课的教学既要言意兼得,又要关注习惯,着眼未来。一、在回忆中感恩每一位孩子的小学六年的生活,都如文中所说像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中不难看出,数学课程的教学应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从数学的课堂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也能获得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顾伟利 《辽宁教育》2013,(6X):73-74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意味着我们长期"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做根本性的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