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一生必然受到三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其中家庭教育是三种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发展,必须从家庭人手,重视并发展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
优化青少年教育环境必须优化家庭的教育职能,而家庭的教育职能是与家庭结构相适应的。我国当代家庭在结构上趋向核心化、小型化和多元化,家庭的教育职能也被赋予了新的特征和内容。如今,家庭教育在常识技能传授的方面已经淡化,而在品德人格等方面的培养要求则日益加强,为此,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因素也在日  相似文献   

3.
王婷 《新教师》2022,(6):89-90
<正>一、问题提出这些年来,关于家庭教育,有众多文件相继出台,说明我国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其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家庭教育观念滞后、家长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在短期内可能表现为亲子冲突,长期来看,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其教育有效性基于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可从家庭与学校教育价值的和谐、家庭教养方式的完善与家庭育人环境的改善三个方面,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赵华 《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21-123
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是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下,家庭教育又是现代教育最为缺失、特别薄弱的环节。因此,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从小接受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随着家庭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与家庭生命周期具有密切关系。伴随家庭生命周期的运动变化过程,家庭教育呈现阶段性发展规律。家庭教育应根据这种阶段性规律及时调整教育方向、目标、重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二孩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显现,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间的相处方式等诸多问题让二孩家庭感到措手不及。文章分析二孩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解决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难题,帮助家长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提高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家庭教育愈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许多父母对于家庭教育却愈发焦虑,家庭教育出现异化现象.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家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回归生活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丰富多彩,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因此本文重新审视和反思家庭教育的生活本质,倡导将注重家庭关系、家务劳动、家庭文化、家庭闲暇...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家庭中,成员间联系的强度和长度都越来越低,以至有逐渐脱离家庭共同体的"原子化"倾向。"家庭原子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家庭中的渗透。由于"个人主义","家庭原子化"取消了长辈的"持续‘在场’影响",再加之"功利主义"这一不利的价值观导向,家庭教育功能由此而式微。超越此"家庭原子化"遭遇,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有必要倡导关注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教育政策与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理论与方法研究明显落后于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发展、家庭变迁影响家庭教育的过程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受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束缚,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仍呈现出保守、封闭、简单、单向及个体化等特点。①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而家庭教育的个体化、生活化等非正规教育特点与正规教育研究方法之间的矛盾是关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以家庭这个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为教育环境,在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家庭与社会相互作用中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深化。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不仅是符合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的要求,也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需求。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法》《未  相似文献   

12.
李琦 《家教指南》2003,(8):38-3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及教育产业化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数量、投资方向和投资意识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对这种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资料,今年初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对15个省、市部分城市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城镇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趋势做一些分析。一、家庭教育投资额增加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阶段,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额逐步加大,全国平均家庭年教育投资为5137.4元,其中幼儿园阶段为3386.2元,小学阶段为6230.5元,初中阶段为80…  相似文献   

13.
探讨家庭教育中新型的家庭关系的建立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才是新型的家庭关系,如何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同时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对学校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校应凭借自身区位特点,充分利用高学历家长资源,注重家庭教育制度建设,推进办学民主,抓紧家庭教育课程实施,提升教育实效,实现家庭教育资源整合,改变教育生态,使学校和家庭成为真正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  相似文献   

15.
当今教育领域提倡一种"三位一体"式教育的结合,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联手合作。家庭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更是由于家庭这个特殊的关系使得其教育子女在其生理、心理、社会化、情绪、道德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亲职教育是将家庭教育的成员具体化而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亲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自身以及社会外界更多的关注与需要,而从家庭内部即从生活方式、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三方面来探讨影响亲职教育的因素对于亲职教育今后的有效普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晓飞 《教育探索》2005,(11):86-87
通过对家长的调查表明,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教学方法、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等。消除家庭负面影响的措施是:加大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力度,办好家长学校,培训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开展家庭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谈到家庭教育时指出:"家庭教育应从教育家长开始."而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一定是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的.基于此,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集团校始终重视家庭教育,提出以导师召开家庭会议的形式,来引导、指导家长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打造家校合力共育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即将全面脱贫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2018年国内10个贫困县4939户家庭教育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家庭资本视角探析贫困地区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因素对子女受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比文化资本的影响更大,而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随着子女受教育阶段的提升而增大;家庭经济资本中的家庭人均收入及家庭文化资本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贫困地区居民家庭在子女受基础教育各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教育承受度是影响贫困地区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教育承受度、建档立卡户和父母教育观念等对子女就读小学阶段的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均存在显著影响,而且贫困家庭在子女就读小学阶段时额外增加的校外教育支出,使其家庭教育承受度和教育期望均明显降低;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初中阶段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两大显著性因素,但家庭教育承受度、建档立卡家庭、父母教育观念和父母教育期望这四个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中时期,仅有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本文认为,在我国全面脱贫之后,国家仍需继续加大为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教育机会的力度,而学生家长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不断提升家庭文化资本,以切实降低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的媒介。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则使孩子心灵扭曲,性格畸形,给学校教育造成困难。特殊家庭作为—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其家庭教育的影响异常深刻地体现在学生身上。特殊家庭学生的增多,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家庭读书活动是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读书活动.在中学组织学生开展家庭读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为一体,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