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如果按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P84[实验4-3]所介绍的装置(见图1)演示,有如下缺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如果按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P84[实验4-3]所介绍  相似文献   

2.
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人教版高一新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是用铝箔包住金属钠,并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在盛满水的试管口下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学生分组实验原先也是用这种装置。现在改用镊子直接夹住钠粒,迅速插入预先准备好的放在盛满水倒置在烧杯里的试管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其中教师演示的实验装置虽然比较可靠,但操作繁琐,有时也排不出气体,有时排出的气体不能全部进入试管。而学生分组实验的装置,操作难度很大,学生往往不能一次正确地将钠粒送入试管,而使之浮在水面上反应掉,有时…  相似文献   

3.
按照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化学第一册(必修)第26页[实验2-3]及其介绍的装置(图1)来演示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存在以下缺陷。  相似文献   

4.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是一个典型的常规实验。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按照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第二册第151页[实验—62]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时,很难得到纯净的氢气。其主要原因是金属钠和无水乙醇用量较小,产生的氢气的量严重不足,不能将反应器内的空气排尽,从而得不到纯氢气。故对氢气进行点燃检验时,将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进行认真的设计和研究,总结出实验的新方法,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之一,其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现行人教版必修1中有关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3-3]仅验证了生成的氢氧化钠。但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实验时,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1)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容易出现熔融钠起火、爆炸、飞溅等现象,安全性较低;(2)未验证生成的氢气。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一课时[实验1-5]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演永实验,教材上是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氰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7.
张忠碧  明疑 《化学教学》2000,(11):31-34
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将《烃的衍生物》这一章的实验系统地、有机地联系起来 ,并进一步扩展、深入。2 .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 ,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过程[引入 ]化学的基础是实验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烃的衍生物》这一章重要的典型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显示 ]《烃的衍生物》实验复习[引导 ]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主要有哪些实验。[显示 ]乙醇 :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与金属钠反应苯酚 :溶解性、取代反应、显色反应、缩聚反应醛 :氧化反应羧酸 :酯化反应[衔接过渡 ]物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按初中化学课本的方法,做[实验4—2]硝酸铵溶于水的吸热现象和[实验4—3]浓硫酸溶于水的放热现象实验,成功率低。有时演示[实验4—2]时,烧杯和木板之间的水不冻结,拿起烧杯时木板会掉下来;演示[实验4—3]时,烧杯和木板之间的蜡不熔化,拿起烧杯时木板不会掉下来。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许多学生在座位上看不清楚。为克服这些弊病,我对这两个实验作如下改进,实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通常要分2步进行。一是把钠粒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生反应,以便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二是用刺孔铝箔纸包裹钠粒,用镊子夹持置于水面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检验氢气的存在。实验方法的缺点是收集氢气的操作不够方便,收集的气体只能做1次实验,演示费时。为此,笔者对实验做如下改进。一、实验原理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比空气轻,能跟氧气反应,因此可用吹气泡、点燃和爆鸣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学课本第25面至26面安排了[实验1—6]、[实验1—7]、[实验1—8]来介绍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速度。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这三个演示实验单独做耗时较长,且对比性不强。所以在教学中,我将以上三个实验合并在一起做,效果比较理想,现介绍如下。 一、实验装置(如右图) 二、实验操作 分别装好药品(A——KClO_3;B——MnO_2;C——KClO_3和MnO_2)。将三支试管固定在同一个铁架台上,同时加热后,将三根卫生香点燃,分别吊入三支试管内。  相似文献   

11.
改进了中学化学中的两个实验金属钠与水的反应;铁与硫的反应,改进后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第 1 5页《氧气的制法》里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 ,目的是为了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催化剂概念。此三个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实验 1—6 ]将KClO3 放入试管中加热至熔化放出气泡后 ,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 ;[实验1— 7]是将MnO2 放入试管中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 ;[实验 1— 8]是把KClO3 放在试管里加热片刻后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口 ,木条不着火 ,把试管移离火焰迅速撒入少量MnO2 ,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口。实验时发现如下不足 :1、[实验 1— 6 ]中KClO3 需加热至较高温度 ,且加热时间较长 ;2、[实验 1— 8]所需时…  相似文献   

13.
在几次教育实习中,我们发现高一课本中演示实验[2—3]氯气和氢气混和用镁条点燃进行光化爆炸的成功率很低;演示实验[2—11]碘晶体升华的过程中,用酒精灯加热时容易熔化成液体;还发现初中课本中演示实验[3—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粉末,常常只得到砖红色的氧化亚铜,而不易得到光亮的铜镜。严重地影响学生有关化学概念的正确形成和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中教法”实验课中进行探索研究。这次  相似文献   

14.
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人教版化学必修2中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演示实验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改进实验装置,成功制得安全、高效、环保的油灯式反应装置。  相似文献   

15.
一、提出问题 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2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中设计了“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的实验:在2支干燥的试管里各加入2mL乙醚,向其中1支试管加入1mL乙醇,向另1支试管中加入约1.5g苯酚,振荡。再向上述2支试管中各加一小块(绿豆大小)吸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比较实验现象。该实验试图通过金属钠分别与乙醇、苯酚反应放出气体的速度快慢来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活性。我们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了多次实验,但结果均出乎意料:金属钠沉入乙醇的乙醚溶液底部,且产生较多的气泡;  相似文献   

16.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1.点燃酒精灯,放上铁三角架,再将15cm×15cm镀锌铁片置于三角架上予热一分钟。 2.切下黄豆大小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去表层煤油后放在已热的铁片上。金属钠表面的  相似文献   

17.
在苯酚一节课的教学中 ,学生经常提出问题 :①苯酚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苯酚能否与金属钠反应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演示苯酚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十分必要。图 11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A为具支试管 ;B为塑料药瓶 ,内装发泡剂溶液。2 操作过程2 1 在具支试管中加入 4ml煤油 ,加入黄豆大小的两颗苯酚晶体 ,用酒精灯加热使苯酚熔化 ,振动试管形成溶液 ,按图 1装置联接好。2 2 向试管中加入半颗黄豆大小的金属钠 ,迅速塞紧橡胶塞 ,发现金属钠平稳地反应 ,产生的气体将发泡剂吹起大量气泡 ,实验结束后 ,用酒精灯火焰接近气泡产生阵阵…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中安排了两个验证木炭吸附性的演示实验:[实验5—2]和[实验5—3]。为了增强实验效果,提高该实验的探索性,在设计教学时,我们结合课后习题3对上述两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取得  相似文献   

19.
正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实验,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或推断金属钠的性质。中学教材对该实验进行了几次修改,它们都各有特点,但也都有局限。笔者介绍的是用生活中的矿泉水瓶进行的组合实验,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具有简易、直观、安全、趣味等特点。一、实验原理2Na+2H2O=2NaOH+H2↑。二、实验用品350 mL的矿泉水瓶两只(软塑料瓶a、软塑料瓶b)、铁架台(带铁夹)、双孔橡皮塞(两个)、止水夹(K1、  相似文献   

20.
金属钠作为一种化学试剂,在实验中常常会用到,但实验后产生的钠皮如何处理,往往是一件即费时又有一定危险的工作。本文所介绍的是一种既安全、环保又节约经费的回收金属钠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