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传统上我们理解法制为法律制度,但在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里,法制概念有了极大扩展。分析法制概念扩展原因,探析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生成及其对法制概念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明蜥“法制”与“法治”概念的区别,科学释解法制概念。  相似文献   

2.
<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个要素,是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也是当代治国理政的基本形式,更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法治”的概念在古今、中西均有差异,但核心内涵体现两个方面:一、强调社会经由法律治理;二、通过法律规范人民权利和义务。[1]这两个内涵突出了法的现代社会属性。而教材定义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则是从历史角度纵观“法”的本质属性。历史上的“法”如何变化成为现代的“法治”,应当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经常出现。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 ,也有一定的区别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指导学生区分和理解这两个概念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 ,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学会依法办事。一、“法制”与“法治”的含义辞源第 1 794页对“法治”与“法制”的含义作如下解释 :法治是谓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相对“人治”而言。晏子春秋谏上 :“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 ,修法治 ,广政教 ,以霸诸侯。”而“法制是指法令制度。国语周中 :‘今陈国道路不可知 ,田在草间 ,功成而不收 ,民罢于逸乐…  相似文献   

4.
法家思想讲究法治,重视法律在政治与社会中的作用。法家关于法的概念概括了封建法律的外部特征,是法家法治学说的前提与基础,法家的法治观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磊 《教学考试》2023,(8):22-24
<正>历史教学中会涉及许多概念,理解概念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至关重要,它直接涉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法掌握、价值观的认识等多个方面。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易混概念,而且有些易混概念仅有一字之差,非常容易混淆,最终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提高。下面以“法治”与“法制”这两个概念为例,谈一谈易混概念的辨析。一、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在学习统编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时,有细心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老师,中国古代政治特点不应该是“人治”吗?那本课的题目为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呢?中国古代有“法治”吗?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遇到这样一些词语,如法制与法治、权力与权利、依法与以法等,读音相同,一字之差,而含义却大相径庭。法制与法治法制,简单地讲,就是法律制度,是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而言的;法治,则是“法的统治”、“依照法津治理社会”,它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制和法治是两个密切联系不可机械割开而又互有  相似文献   

7.
在法治和人治的对立之外,还存在着二者在某种意义上的统一。法治离不开与法治品质相合的道德因素的支持,而这些道德因素存在和蕴含于法治本身以及法治的施行、法律的运行等各个环节之中,它涵盖了理念价值、职业伦理以及个人的品格、信仰和道德操守。“法治道德”的“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在于把理念通过具体的制度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常识是思品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思品教师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概念,法制侧重法律制度的,是一个侧重静态的概念;而法治侧重法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过去讲法制教育,我们侧重讲一些法律概念,侧重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而现在讲到法治教育时,侧重的是法治理念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法制与法治都属于法现象的范畴。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而法治是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 ,包含着一种价值追求。两者存在着位阶上和属性上的差异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的中国 ,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祖冲之》中“吉人制章”一词,注释释“制章”为“制定典章”,这不妥。很明显,这是把“制”解释成“制定”,作动词用,和“章”构成动宾关系。但“制”除了作“制订”讲以外,还可以作“制度”讲。而“制度”除了有我们通常和纪律联在一起用的“共同遵守的章程”的意义外,还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体系”的意思。我认为“古人制章”中的“制”就是这一层含义,与“章”的意  相似文献   

11.
法治进行时中孔子法律思想的“现代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永远是个历史的概念,每一个时代的法治都只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当今与孔子时代相隔两千多年,孔子时代并没有产生现代法治的物质生活基础,孔子的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没有必然的关系,既不必然阻碍现代法治,也不必然导致现代法治。孔子的法律思想和同时代西方思想家相比毫不逊色,对现代法治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放妻书”是唐代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重要法律文书,体现着当时夫妻二人的法律关系。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法律史中离婚书样式的空白,对于完善我国当代婚姻法治理论与相关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其研究有助于全面认知中华法系中夫妻法律关系的实然状态和传统法制的现代价值。唐代协议离婚制度体现着中国古代国家对夫妻双方自由离婚权的尊重和保护,也包含着古代婚姻法对两性社会关系和谐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答卷人:王怡(上期每月一卷制卷人) 1.我们通常所说的“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法治”和“依法治国”是一回事吗? 一般认为,“法治”(rule 0f law)是指一种法律的统治,意即将法看作政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一种现实力量,一切国家权力必须低于它,服从它,并来源于它。而“法制”(rule by law)是指一种借助法律进行统治的方式,这是把法律看作一种工具,一种比其他统治手段更符合理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法制与法治都属于法现象的范畴。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而法治是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包含着一种价值追求。两者存在着位阶上和属性上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的中国,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制到法治,是世纪之交中国法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法治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要求我们加深对两个概念内涵的研究和探讨;法制侧重于静态的制度描述,法治则追求法的理念、精神和原则;法制的价值取向不明,而法治则执着地表明和追求其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推进法制的现代转型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并以之作为衡量法制现代化作业成效的指标。西方法学史是循着描述性思路和规范性思路探索法制现代化标准的,前者是通过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的比较来揭示法制现代化的,认为从身份到契约、形式理性化的现代法律和普遍与自治的法律秩序等是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标准;后者则直接集中对法治内涵和目标进行分析,认为良法、法律王国的建构与法治的具体细节等是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标准。我们可以在揭示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差异的基础上,梳理出关于法治的最低限度共识,进而提炼出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即形式上,法律规范是一个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相互连接的严密体系;价值上,法律制度体现理性、自由、民主、绩效取向和权力制约等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是对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世界法制明的成果的积淀。他从“法制”的单一提法到“法制”与“法治”的同时提出,直到提出“依法治国”,是对“法制”内涵认为的拓展提升,体现了“法治”的人民性和广泛性,明确了“依法治国”的主体只能且最终是人民群众,真正的法治国家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农村社会的法制现代化,但这种理想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国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尽管人民调解是中国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但是其在缓解现代农村社会法治需求困境方面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法制现代化应是建立在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和经验之上的推进而非概念中的展开,因此,人民调解机制可以视为中国法治深入农村社会的有效渠道,可以视为现代法律进入农村社会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法理视角来阐释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的“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政策术语演变背后的法理依据,并对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之一的“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法理内涵进行了创新意义上的解读,其基本分析方法就是打破了传统法理学使用的法律关系概念的逻辑界限,用法理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的法治关系的概念来分析“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关系中的各种法律问题,主张应当把制定法规则与法律秩序效果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性地判断一个主权国家的法治状态,不能仅仅将研究视野停留在制定法规则占优势的传统法理上。本文在分析法治关系概念的建构功能时指出,在涉外法治关系体系中,法治关系的构成要素至少应当分为九个方面,包括法律规则要素、法律关系主体要素、法律关系客体要素、法律关系内容要素(主要是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时空要素、法律关系手段要素、法律关系目的要素、法律关系效力要素和法...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法治教育在英国重获关注,权威机构和核心学术圈成形,以能力进路为基础的“金融能力”概念在英国被广泛使用。在这个背景下,英国法治教育学者提出“法律能力”这一概念。“法律能力”对民众提出了全面和深刻的法律能力要求。此概念已被应用到法治教育评估中,推动了法治教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