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课程评价是改革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的美术教育存在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美术课程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是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延伸和发展,高中美术课程是有机地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而必须设立的一门学科,一方面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的主要的任务,是为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  相似文献   

3.
王婷 《辽宁教育》2009,(1):78-79
自国家制订与颁布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以来。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了百舸争流、姹紫嫣红的崭新局面.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改革理念的反思及创新性美术教学评价的热点讨论.引发人们在“现实与理想构成的维度”中徜徉……  相似文献   

4.
苏德禄 《课外阅读》2010,(9):104-105
美术课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课,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不够完善,对美术教学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缺乏思考,致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影响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如何?据此,笔者对中学美术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美术是小学课程中必要科目之一,对于儿童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施后,学校、家长和社会开始逐渐重视起学生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阶段。此时的美术教育更应该加紧创新实践,保障学生喜爱美术课程并在课程中受益。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实践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给出了实施意见。希望能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2012,(1):135-137
一、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依据对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状况的准确把握,努力使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课程性质的表述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程中,选用亲切、直观、感性的乡土美术资源,为小学生导入观察与体验的视觉认知教育,这不仅能彰显美术课程的学科背景,更能体现出美术课程弘扬中华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其目的也就是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开发与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杨明莲 《成才之路》2010,(22):21-21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在理解“人文”的基础上,将结合自己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美术新教材中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中学美术课程,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当中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如何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中学美术教师面临的问题。 一、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片面地追求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成绩,而忽视了中学美术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应起到的作用,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看法,导致了一种应付、漫不经心的风气在美术教学中蔓延,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首次对美术课程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扩展,并开始重视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1992年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按10—20%的课程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课标外美术活动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