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学生基本情况及自述 小于,男,11周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根据历任班主任以及各任课老师普遍反映,他脾气暴躁偏激,好斗,具有强烈攻击性。表现为时常在校与本班甚至别班、其他年级段的孩子发生冲突,一言不合就一副捋袖子干架的架势,而且往往下手很重,冲动而不计后果。  相似文献   

2.
儿童具有爱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游戏治疗是儿童心理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被广泛用于治疗儿童的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团体游戏治疗是团体治疗与游戏治疗的一种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团体中可以自由地使用游戏语言进行沟通,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发生攻击行为的事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给他们个人发展和社会均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通过改变社会认知和控制愤怒情绪来矫正其攻击行为的发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根据,精心设计了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分离性焦虑,是儿童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成分的儿童情绪障碍,多发于未成年儿童,表现为儿童强烈地担心依恋对象可能会受到伤害,或者担心依恋对象会一去不返。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儿童恐惧独处,特别是当依恋对象不在身边陪伴时,就会出现不愿就寝、不愿外出、拒绝上学等现象;如果与依恋对象分离,会表现出过度焦  相似文献   

5.
<正>经常有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陌生人面前或人多的社交场合中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如:和老师说话时会脸红,紧张,说话结结巴巴;不敢在很多同学面前发言;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在陌生人面前会心跳加快、出汗、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等。很多时候,这些紧张不安的情绪甚至会在离开那个社交场合后仍然持续很长时间。这种紧张不安大大超过了可以接受的程度,导致他们在面对社交场合时产生退缩心理。  相似文献   

6.
多动症是儿童期高发且对儿童发展有持续性影响的心理障碍。本个案采用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对一名10岁的多动症男童进行心理辅导。经过10次家庭沙盘游戏辅导,个案的多动症状显著减轻,情绪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7.
8.
本文(1)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了暴力游戏对儿童习得攻击行为的独特作用;(2)综合介绍了国外最新的暴力游戏研究成果;(3)提出了建议与时策。  相似文献   

9.
试论暴力游戏对儿童攻击行为及攻击性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1)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了暴力游戏对儿童习得攻击行为的独特作用;(2)综合介绍了国外最新的暴力游戏研究成果;(3)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小韦(化名)是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子。小韦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吵架、打架,因此同学关系紧张。他也很少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他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常常顶嘴。回到家里,他与父母沟通也很少,经常发脾气,甚至亲戚、朋友喜爱地摸摸他的头,他也会因此生气。  相似文献   

11.
游戏辅导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计划,我将“游戏辅导”这一团体辅导的形式引入到平时的教学及研究中来。诱导被辅导者主动投入游戏,放松表现自我,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它的特点是以“游戏”作为媒介将被辅导者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全面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本动用理论分析和自然观念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在分析儿童游戏的认识成份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儿童游戏中的学习策略。结果发现,儿童游戏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份,这些认知成份反过来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确实可作为儿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个结果启示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设计游戏查要有意渗透认知成份,让儿童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发民认知,促进成长。  相似文献   

13.
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以来,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游戏是包含了多种认知成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儿童的最佳学习方式。正因为游戏本身包含了丰富的认知成份,所以它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儿童的学习。那么,游戏究竟包含哪些主要的认知成份?游戏又是如何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来促进儿童的学习?本文试图运用理论分析和自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个问题作初步探讨,旨在为早期教育和改善儿童的学习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一、游戏的界定要分析游戏的认知心理,首先必须对“游戏”这一术语进行界定,这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巴特勒·戈特斯和奎森伯里…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一名5岁半幼儿的6次沙盘游戏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沙盘游戏对幼儿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以及幼儿在沙盘游戏过程中的变化。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个案起初频繁选用有攻击性和防御性的沙具,随着游戏的展开,逐渐减少使用,转向使用富有生机的沙具;沙盘游戏的主题从防御和混乱转向治愈性的整合和深入。研究表明,沙盘游戏对修复和完善幼儿内心世界能够有效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春期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心理成长辅导小游戏,让他们在活动中更多地通过同伴交流的平等互助方式,彼此解决成长的困惑,彼此挖掘积极成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学习障碍(排除原发性学习障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失调、适应不良和人格发展障碍,遗传、心理和不良外部环境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学习策略辅导、社会技能训练和提高自我意识等策略有利于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干预。  相似文献   

17.
攻击行为又名侵犯行为,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近几年来,中职生发生攻击行为的事件屡见报道,如何有效进行预防已成为中职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发现中职生攻击行为主要是由于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被误读的个性化发展、盲目从众心理及被误导的社会认同感造成的。因此,要正确理解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个性观、创设良性的成长环境、理性解读社会认同感来预防中职生的攻击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和暴力游戏的盛行,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因果关系依然存在激烈的争议,主要有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理论模型,即一般攻击模型和催化剂模型。一般攻击模型认为,媒体暴力对攻击行为存在着即时效应和长时效应,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但是,儿童的人格特点、原有的攻击水平、对暴力角色的认同和游戏特点等因素会对媒体暴力的影响发挥调节作用。未来需要采用新的研究范式和技术对该领域问题进行研究,以获得相对一致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论述儿童攻击行为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攻击行为的矫治措施,以期探索有效的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方法,正确引导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彭进  刘丽英 《教师》2012,(6):11-11
攻击行为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可分为主动性攻击和被动性攻击、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关系、挫折、消极意图理解。应当结合攻击行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正确地控制与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