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孟子与柏拉图的政治观都属于伦理政治观,却有着不同的具体价值取向和特质。孟子的理想政治形式为伦理国家,柏拉图的理想政治形式为道德城邦。前者的主题是政治生活的人伦关系建构,后者的主题是城邦道德价值的实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不同把握。阵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政治模式的设计思路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政治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教育思想有明显的理想化取向,即以哲学王的培养实现理想国的建构。在其教育内涵实质上,体现为个人伦理与政治国家的统一。以此为切入点,可以从教育阶段的视角明晰哲学王诞生的过程,进而厘定柏拉图的灵魂塑造与理想国家融洽的教育归向。社会变迁导致的对教育属性变换、中西方教育差异、教育观构成和教育价值厘定的重新认知和体会,则构成文章反思柏拉图教育思想现代意义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3.
在其大的哲学构架中,老子与柏拉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形态,体现了“和谐”精神。两人哲学观中本体论的不同,决定了其理想社会的组织、运行及所体现的和谐精神都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肖玉  张卫民 《文教资料》2006,(35):80-81
柏拉图和卢梭是震烁古今的哲学家,他们先后为人类描绘了教育的理想蓝图,不仅反映出他们独特的政治理想,而且折射出人类社会教育思想在交锋中缓慢前行的进程。将两位教育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对比,可以为今天我们认识教育的本质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两位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东西方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从社会背景、社会目标以及治理方法等方面对孔子的"大同"社会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正义城邦"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可见,两者在本质上都是要建立一种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社会思想是两者政治理想的交汇融合点。  相似文献   

6.
对于国家的认识,是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关心的基本问题;受所处环境和立场背景的影响,人们对国家的认识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孔子和柏拉图是分别屹立于东西方文化史上的思想文化巨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正是社会形态转化的大变动时期,出于强烈的政治抱负和个人使命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国家认识,并试图给予落实.对于二者国家观念的梳理,目的在于认识他们的思想形成路径,分析各自的认识得失,进而揭示东西方两大文明渊源对人类社会基本构想的差别所在,以期深化人们对未来的探索和对自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孟子与柏拉图的政治观都属于伦理政治观,却有着不同的具体价值取向和特质.孟子的理想政治形式为伦理国家,柏拉图的理想政治形式为道德城邦.前者的主题是政治生活的人伦关系建构,后者的主题是城邦道德价值的实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不同把握.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政治模式的设计思路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政治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8.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建立哲学王统治国家的构想。柏拉图的哲学王国家虽然在政治制度上与共和国有较大的差距,但在价值理念上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和色彩。柏拉图哲学王圆家的共和色彩体现为:哲学王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由国家、平等国家;哲学王国家是消除内乱的国家;哲学王国家是人们共享幸福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李翠珍 《教书育人》2005,(10):31-32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末期,公室卑弱,大夫兼并,社会处于大变动之中.经济上,宗族制度为家族制度取代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政治上,王权衰落,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意识上,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对这种天子名存实亡、诸侯称霸争雄的动乱形势,孔子深表不满,斥之为“天下无道”.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作为古代西方思想源头的重要人物,卢梭作为近代西方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都曾设计过自己的“理想国”,并赋予教育实现“理想国”的重要职责。柏拉图“理想国”的设计是建基于理念论的,卢梭“理想国”的设计则建基于“契约论”,在二人那里,理想国家在道德上都是正义的,标志着国家努力的方向,因此教育作为实现国家正义的手段,必然需要整体地改造所有的人,但正是这样过于伟大的雄心与抱负,使教育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是西方著名哲学家,其代表作《理想国》更是誉为西方知识分子必读书。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要通过阐述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这个基本问题,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国家"以及如何维持国家安全合理有序的运行。柏拉图的正义理论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正义理论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12.
《国家篇》被公认为是柏拉图中期对话篇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在其中他用大量篇幅谈论和阐发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学界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虽多有研究,但都未能站在柏拉图的立场上,与其纯粹哲学、政治理想契合一致地展开讨论;尤其是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往往从狭隘的视域窥探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误解甚至歪曲了《国家篇》的思想实质。为了正本清源,还柏拉图教育思想之真貌,有必要对《国家篇》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柏拉图以理念论作为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悉心勾画了一幅理想国家的宏伟蓝图。他把正义作为这个理想国家的最高原则和价值,以期使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契合一致,最终实现全民的共同幸福。他认为唯有通过教育,使心灵转向,培养和塑造健康和洽的心灵、正义良善的灵魂,才可以实现城邦正义,构筑理想国家。教育是理想国家得以构筑的必要条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至为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将伦理学的主题从苏格拉底的个人德性修养、学习转移到国家、公民的正义上来。他从国家和个人相互依存的思路出发 ,将国家和公民个人的正义紧密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国家与公民个人合一的正义观。这是贯穿《理想国》一书的思想主线 ,全书就是对国家和个人的正义何以能一致 ,如何一致 ,怎样一致的解答。最终通过正义的实现到达他所追求的至善的国家 ,使所有公民过上幸福的至善的生活 ,实现其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4.
杨光富   《上海教育》2006,(1A):42-44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雅典末代国王科多罗斯的后裔,母亲是雅典政治家梭伦的后裔。幼时的柏拉图接受了当时雅典男孩普遍接受的教育,在法和弦琴学校学习读写、算术和诗歌,在体操学校锻炼身体。20岁起,拍拉图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达8年之久。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给柏拉图的思想带来巨大震动,迫使他把人的教育和城邦的组织管理作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此后他游学四方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并设立了一所培养治国人才的学园(Academy)。此后,拍拉图执教40年,直至去世。[编按]  相似文献   

15.
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东西方的伟大教育家,他们对世界教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也分别提出了自己设想的理想人格,即在最好的教育下发展起来的理想的统治者。从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设想和对他们的教育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住教育家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将他们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陈磊 《文教资料》2012,(17):67-69
国家建构原则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个重要论述内容,是柏拉图对日益衰落的雅典城邦政治和自己长期游历生涯的反思结果。以"心灵对国家的承载"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国家建构原则虽然有保守、落后的一面,但它毕竟是欧洲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家建构原则,并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它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刘佳 《文教资料》2014,(20):98-99
在古代西方的教育历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位系统而又全面阐述教育思想和相关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深刻、经久不衰,其教育理论的系统化和全面化对后人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与柏拉图作为中西两大文化传统的形塑者与代表者,历来被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本文选取他们二人的文艺思想,主要从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的理想人格、文艺的美学批评三个方面对之进行比较论证,既见出他们文艺思想的相似性,又总结出他们文艺思想的根本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的梦     
柏拉图,如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伟大的人,是个梦想家。在他的幻界之中,人本应是雌雄同体的;只是为了人所犯下的罪,人就被分成了两部分,于是就有了男人和女人的分别。  相似文献   

20.
郁路  春夏 《成长》2005,(3):21-23
童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所有的故事都很淡很浅,而一场突然而来的痛,终于让我知晓什么叫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