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科学和理性为标示的现代主义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由于其弊病的不断显现,也遭受到脱胎于其自身的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批判.基于对现代性的态度的异同,后现代主义内部出现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两种面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性的解构和超越,完成了从"机器"到"花园",从"他人是地狱"到"关系中的自我",从"同质"到"异质"、"多元"的观念转换,使其自身具有了内在生成力和积极的建设性,彰显出丰厚的现实维度.  相似文献   

2.
许佳 《华章》2012,(25)
美国文学虽然在世界文学的历史上不是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备受文学界所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关于美国文学中关于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研究,更加能够凸显出美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评述,分析出美国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是与现代性问题相伴生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甚至还是一个“普遍敏感性的历史时期”。但其纠结与离散,从来就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问题,而是一个与人类生活实践伴生始终的问题,只不过是随着资本逻辑的强化而从关于世界本源和道德伦理的幕后窜到了资本运动的前台,并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进程而打斗愈烈。本文意欲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义含混和审美颠覆,通过再现其展开方式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影响途径和它内在的无法避免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小说家拉尔夫.埃利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虽然不是创作于后现代主义小说高潮时期,但小说明显地带有很多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特征。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看不见的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要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当时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揭示了人们在迷茫的世界中,积极寻找内心追求的渴望。  相似文献   

5.
从后现代主义这样一种文化和社会现实出发,认为无论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是多么的泛滥、矛盾与冲突,其形式又是怎样的丰富而让人难以把握,但它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独立体系.其实质只是现代性危机社会和文化的观照.  相似文献   

6.
戏仿是一种最具意图性的文学手法,它贯穿于整个中西方的文学发展史中,从寄生性文学到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学的主流地位,戏仿在文学的发展史上起起伏伏,中西方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虽然如此,但戏仿被后现代主义作家广泛运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主要从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和戏仿策略入手,并以具体事例探究后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戏仿现象,希望给我国学术界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戏仿现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形态,可追溯到200多年前,但它能形成一股势力却是本世纪60年代的事。后现代主义小说不是空穴来风,它的生长有它的特定土壤和环境。它既继承又超越现代主义小说。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放弃统一的主体观;抛弃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坚持现实是虚构物;谋求与大众文化的合流  相似文献   

8.
小引敢于幻想,才敢于创造。幻想飞上蓝天,才有飞机的发明; 幻想嫦娥奔月,才有宇航员的登月; 幻想遨游大海,才有轮船的出现; 幻想龙宫探宝,才有潜艇的制造……幻想虽然暂时不是现实,但将来不一定不是现实。人类需要幻想,发明创造需要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的反现代主义思潮;虽然已趋于式微,仍然有很多思路和精神对教育有启示作用。本文主要从批判性、多元化、创造性、和谐性四个方面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侯晓蕾 《培训与研究》2009,26(9):102-103
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的反现代主义思潮;虽然已趋于式微,仍然有很多思路和精神对教育有启示作用。本文主要从批判性、多元化、创造性、和谐性四个方面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是一个现代主义的作家,但其创作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关于《变形记》的解读,至今还没有从后现代的角度来理解。按照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理论,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消解责任的小说。格里高尔的变形是与卡夫卡对家庭责任感的消失密切相连的。文章从卡夫卡恐惧做养家男人、不愿做养家男人、想象做养家男人及至逃避做养家男人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说明卡夫卡家庭责任感的淡漠影响到了其作品的主人公,也是逐渐丧失了其养家责任,体现了后现代的消解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学: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面临来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在本体论方面,后现代思潮挑战传统教育心理学的实在论倾向,主张心理是一种社会建构;在认识论方面,后现代思潮挑战传统的知识外源论和内源论观点,主张知识是社会互动和协商的结果,教育教学同样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在方法论方面,后现代思潮挑战传统的实证和量化方法,主张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合,力促教育心理学实现方法多元化。后现代主义的挑战有助于克服传统教育心理学的机械反映论、个体主义和方法中心等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3.
本为认为,不应该简单地将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归并为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理论.从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相比较的视角,文章对马克思批判理论方法论的总体性、价值立场的阶级性、理论批判的实践性和批判态度的辩证性几个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以期在当代的语境中有效地突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特殊性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Web2.0从技术上既保障了网络传播中更多的信息量,又推崇由用户自行发布、管理信息内容,同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进化了的、强化了的互联网。Web2.0的开放性、多元化等技术特点,一方面为后现代主义理念的现实化提供了媒介平台支持,一方面能让后现代理论发展具有规避其偏颇空想的现实可能性。如此一来,在构建当代社会和谐文化的进程中,后现代理论将成为愈加重要并值得借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进行了彻底否定,在后现代主义理念的观照下,教育将不再回避片面发展的人,教学将要打破线性和预设,提倡非线性和随机,课堂中的师生将进行平等对话,但是在中国语境下,后现代教育理论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不应盲从。  相似文献   

16.
在后现代主义丰富的思想库里,有着诸多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但由于它们散见于各种后现代理论的文献中,且没有一以贯之的体系,因而准确把握较为困难。认真分析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含义、后现代主义和谐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启示,将有益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诞生于对现代主义梦想的幻灭,主要观点是质疑理性,倡导多元视角方法论.文章探讨了其相对主义倾向在二语习得学科的影响,提出在二语习得理论建构中不应走后现代主义带来的相对主义路线,但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中应该积极运用后现代主义带来的开放心态.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文论最大的理论误区在于颠倒了现象同本质的关系,从而抽空和置换了文学最本质的东西,即人性和审美。传统的文学基本命题是“文学即人学”、“艺术即人性”,“艺术即形象思维”。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主要命题是:“语言即形象”,“艺术即手法”。形象成为了“各种不同主语的固定谓语的能力”,这样就颠覆了文学的本质。他们从根本上无视文学审美与文学人性等本质性的东西,而专门在现象上大做文章,偷天换日地将文学转换成了冷冰冰的语言学,沉迷于文学语言学的学究式考据,停留于语言学分析的技术操作层,使得文论丧失了对文学指导的前瞻性与批判性。这种“玩文学”的做法竟然把文学理论变成了一场纯粹的语言学游戏,因而值得人们反思。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的诞生对诸多文化理论领域提出了挑战,“互文性”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正在为文化评论家们所关注和认可。“互文性”文本是不同文本间的组合。任何一个文本置于一个庞大的网络中,构成一个文本对另一个文本的引证参照体系,“互文性”呈现了一种非线性的、开放的、多向的、呈辐射状展开。“互文性”具有文本的“破坏美”、意蕴的“播撒美”、体系的“开放美”三个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传统、现代、后现代与中国哲学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考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在21世纪的价值,离不开西学的参照。由西方传入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准备了条件。中国哲学本有的开放性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应当在认真总结自身短长的基础上,将西方的现代性精神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自觉结合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结构模型和变常互动互补的生存机制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价值。经过与现代性,后现代的相互折衷,必将能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