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标准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一、“绿色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的课堂。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存在着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  相似文献   

2.
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教学细节就是课堂上的精彩瞬间,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闪现。教师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这一个个教学细节,就能不断地生成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3.
<正>课堂上教师展示作文任务时,学生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会不会有条件反射一样的“本能”,训练出的“本能”究竟是不是教师的教学期待;学生是否有时间思考,他们会怎样判断,有没有个人的想法,对自己的思考,他们有没有自信,有没有可以支撑的依据,课堂有没有“多数人”与“个别同学”的共存,等等,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介     
教育类《教育的5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著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人的尊重。但是,很多教师仍然未能理解,那些未成年的学生,包括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他们的真正需要是什么。教师只有理解了孩子们不同发展阶段心理上、人格上的成长需要,才可能做到对他们有真正的尊重,也才可能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出色而智慧的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告诫天下一切家长和教师,她说:不要以为是成年人在“塑造”儿童,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积极的精神生活,即使在他们的肉体还软弱无力的时候,精神就已经首先在发展…  相似文献   

5.
让情境拥有“数学”的脊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的教学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这种“流行”与近几十年来的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新课程的价值导向有关。能把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一件好事。很多教师就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却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教师如何消费理论,始终是一门学问。我们习惯了去模仿,而很少去寻找源头;我们习惯了“被告诉”,而很少自己去思考。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而我们要说,未经教师思辨的理论没有意义。陷在误读误解的泥沼中,我们怎么可能有真正的领悟和把握?又怎么可以任由这样的理解来改造我们的课堂?一个有独立精神的教师,应该敢于对所有转变成习惯套路的模式提出寻根问底的质疑,对那些被日常化了的操作概念进行教育学意义上的追问,没有这种专业主体意识的觉醒,就不会有充满生气的课堂,更不会有属于教师的智慧。“知识是力量,但唯有智慧才是自由”(杜兰特)。就让教学自由从今天的思辨“情境”之意义开始!  相似文献   

6.
苏彩芬 《考试周刊》2011,(57):219-220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变的基调:爱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们共同向往的完全一样的心灵沐浴。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会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雕琢他们的灵魂。”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哪怕天底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教师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袒露自己的胸怀,用宽容、认同、信任去激励每一个学生,用最真挚的爱去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以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只有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生成的各种问题,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着教育智慧。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最近重读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笔者很欣赏书中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们教师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一定非得要拿出几本教育专著才能彰显你的思想。但是我们必须有思想,学会思考,由此我们教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有思想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张丽君 《小学生》2011,(5):16-17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并提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节好课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没有了激情课堂的创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荣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教学,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就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课堂“问题空间”,引起学生主动思考。但是,教师很多时候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只需回答“是”、“不是”,“对”还是“不对”或者简单说出答案。  相似文献   

11.
以往我们的数学课堂,学生并没有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知、去思考、去交流,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出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2.
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铸就完美。在我们的课堂上。细节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智慧,我们只有从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才有可能让细节成为课堂亮丽的支点,焕发出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的”满堂灌”到后来的“满堂问”,学生总是跟随老师的指向,学生的主体思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懂只能装懂。教师要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课堂充满思维的挑战。没有思维的挑战,就不会有艰辛的探索和潜心的研究,思维的火光就不能闪现,学生就得不到成功的愉悦。可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起来是现代教育对每个教师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铸就完美。在我们的课堂上,细节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智慧,我们只有从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才有可能让细节成为课堂亮丽的支点,焕发出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师爱无言     
李淑霞 《教书育人》2014,(12):80-80
蓝天因为有了白云依偎才不会寂寞,碧海因为有了白云嬉戏而生机盎然。而我因为有了学生——可爱的孩子们,才真正拥有了最美丽、最宝贵的人生。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青春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一下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留一些空白和悬念,把思考的权力、寻觅结果的权力还给学生。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时时处在不懈地追求中。对有些知识的传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地引导,启发学生去悟规律、悟方法,当他们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时,他们才会记忆终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留下一些空白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深深体味到思考的乐趣和寻觅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课堂上多留下一些空白,是培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7.
智慧教学是指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才智,发展学生智慧。要让教学充满智慧,一定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智慧教学,更离不开智慧的课堂。我校就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开展课堂智慧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逐步确立了“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下面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与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培育教师实践智慧的五大策略是:纠正偏失中培育实践智慧;节外生枝中培育实践智慧;化解难点中培育实践智慧;点化提升中培育实践智慧;细节触摸中培育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9.
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亦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确,“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平常事物往往是大干世界的缩影,无限常常就蕴涵在有限之中。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着深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关注细节,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关注课堂气氛的微妙变化,捕捉其中的闪光之处,适时引导,就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充满思辨与灵性,充满智慧和创造,就会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走下神圣的讲台,抛开“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民主善听的耳朵走进课堂,与学生们平等地对话,作一个平等的人来倾听学生的智慧,倾听他们的独特的理解,倾听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感受孩子们对文章的独特理解,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教学首先应关注教学细节.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细节成就完美,于细微处见功夫,是当下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有效、高效的法宝.如果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地、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在课堂中对教学细节之处加以具体、有效地指导,用教学机智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能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