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是人们的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正向或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反向分析思维),在中学数学课本中,逆运算、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有部分数学问题若是按照顺向思维方式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常常伴随有较大的运算量,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多注意规律性例题的逆运用,正难则反,常常会使问题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向思维是从已知到未知或从始态到终态思考问题,而逆向思维则是反其常规,从问题的终态开始或将问题倒过来思考,逆向思维是辨思维的特殊表现形式。高中化学对学生而言是一门较难学好的课程,学生对于章节知识尚能较好掌握,可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这就出现了书好学、题难解的现象。由于化学题千变万化,不存在固有的解题模式和千篇一律的解题方法,如果单纯使用熟悉的正向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就难免会遇到障碍;其实有些问题若能反过来  相似文献   

3.
逆向思维,就是从问题的对立面来思考,从问题的终态分析出发,一直反推至已知条件,通过若干“中点站”来贯通思维,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型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具有比正向常规思维更高层次的创造性和思维品质.它改变了正向思维中从问题的始态到终态,顺着物理过程的发展去思考问题的模式,而是将问题倒过来思考的思维方法.有很多物理习题,利用正向思维方法解决比较困难或解决起来十分繁琐,而利用逆向思维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向与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  相似文献   

7.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习惯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在正向思维受阻时,逆向思维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本文就逆向思维求解函数题的策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某些问题的解决,如果逆向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往往会使问题简单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向思维,如果善于从对立的角度进行思考,那么可迅速地转移到另一思路上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在高中阶段,逆向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蓝耿 《课外阅读》2011,(12):296-296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10.
褚小兰 《甘肃教育》2005,(10):44-44
数学思维分正向和逆向两种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正向思维的培养,也要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数学中的正运算与逆运算、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函数与反函数、综合法与分析法以及分式的正反使用、等价命题的充分必要性等等都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如果把这两种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整式的运算”中如何巧用逆向思维解题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达到“制胜”的目的。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另有所得。下面,我们不妨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逆向思维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从方向上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所谓正向思维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许多中间量和中间环节求出未知量的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是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解题不能顺利地进行,其实质是思维过程受阻.常见故障主要有:一是缺乏性故障.由于某些局部知识的遗忘,或不能联想一些相关的知识(方法),造成思维中断.二是偏离联想性故障.由于没有从整体把握住解题方向,出现偏离性联想,使思维走进“死胡同”.三是迁移性故障.由于已知条件改头换面、已知图形的位差变化、问题背景的复杂化等因素,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在新情境下不能顺利地实行正迁移,导致思维困难.四是干扰性故障.  相似文献   

15.
王忠 《新高考》2007,(Z2):57-58
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逆运算、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到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通常的思维方式是从已知到结论,然而有些数学题按照这种思维方式解则比较困难,而且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是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改变,即从正向思维转为反向思维.有些数学问题从正向思维来解题比较繁琐,如果试用逆向思维方法就会使问题化繁为简或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7.
一、通过逆向思维进行转化正向思维是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去研究某一物理过程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就是把思维顺序颠倒过来,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始态与终态、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思路思考问题。有些问题,往往按正向思维方式,可能束手无策,很难解决;反之,如巧用逆向思维法,可能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做起来得心应手。例1子弹垂直射向三块平行叠放的厚度相同的木板,并刚好能穿透第三块木板。设子弹在三块木板中受到的阻力相同,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解析:…  相似文献   

18.
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逆运算、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有些数学问题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则比较困难,而且常常伴随有较大的运算量,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多注意定理、公式、规律性命题的逆用,正难则反,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经常性地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逆向思维,是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改变.即从正向思维转向反向思维.有些数学问题从正向思维来解题比较繁琐,如果试用逆向思维方法就会使问题化繁为简或化难为易.下面就利用逆向思维方法解题例举几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耿纪三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即逆向思维的过程。如果我们把“由甲到乙”的思维过程看作是正向思维,那么“由乙到甲”的思维过程就称为逆向思维。运用逆向思维可以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去进行与正向思维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