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诚信推进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诚信推进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的角度.指出忽视诚信教育是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要想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让诚信贯穿始终.建立诚信评价机制是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诚信道德平台因诚信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道德托举作用而得名,它具有完整性、具体性和稳固性的特征以及基础性道德托举和支持性动力两大功能。在诚信道德平台对公民个体、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这三个具体层面的构筑中,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一系列特殊的使命,其中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诚信道德平台理论体系,为诚信道德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注重诚信问题的实证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是确保诚信道德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新时期诚信道德建设应坚持诚信道德教育与纪律、法律制约的统一,坚持干部道德实践与群众道德实践的统一,坚持诚信道德建设横向与纵向信任结构相统一,坚持诚信道德要求先进性与广泛性、奉献与回报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章分析了新时期诚信道德的现状、诚信危机的危害,提出了从制度建设和诚信道德教育两个方面来建立诚信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定“明礼诚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入手,分析了诚.信道德的历史与现状,着重阐述了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提出高校应重视诚信道德教育,并从课程设置、道德实践、师德建设和环境优化等几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诚信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本文从诚信道德的内在要求出发,剖析了它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基础,旨在寻找诚信道德的更深层次的合理性,以为诚信道德建设寻找更可靠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沈素珍 《黄山学院学报》2005,7(1):107-108,116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美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人们在思想、言论、行动中。诚心诚意、信守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是时代的要求。通过诚信道德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和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诚信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本文从诚信道德的内在要求出发,剖析了它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基础,旨在寻找诚信道德的更深层次的合理性,以为诚信道德建设寻找更可靠的根据。  相似文献   

9.
诚信道德是当代高校师德建设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高校存在着道德缺失的问题。高校教师以学术腐败为典型特征的道德缺失现象十分严重,高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否则将祸及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诚信是道德之本,是道德的基石,师德建设应从诚信抓起。营造诚信文化、严格规章制度,尤其是倡导自我修养、自律意识,从而使广大高校教师做到诚实守信、德才兼备、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网络诚信与现实社会诚信的关系入手,描述了网络失信的表现,探析了网络诚信缺失的根源,即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建构的滞后;网络社会的双刃剑效应;网络使用者自身诚信意识淡薄;现实社会道德滑坡在网络交往中的投影.以其对网络诚信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高素质建设者的摇篮,理应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积极探索大学校园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政府存在的根本,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政府守信是法律对政府的要求,政府守信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守信;公务员诚信是政府行为守信的保证,公务员诚信一要自律、二要打造公务员诚实守信机制,三要铸造公务员诚实守信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践行“以德治国”方略,必须恪守诚信。当前,我国诚信缺失严重,实践以德治国.必须重铸诚信。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评估结果的处理和应用是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处理评价结果,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通过完善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才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做出正确的诚信教育方案、措施制定和教育决策等。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三次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经过三次历史转换:<尚书>中体现的诚信仅仅是王德的一小目,其地位也没有孝、慈等道德范畴高.及至<左传>中,诚信的道德属性强于西周.特别是在调解诸侯国关系、树立其形象方面,诚信伦理得到了普遍重视.在孔子那里,诚信伦理经历了又一次历史性的转折,从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向了个体的"仁"心的德性.思孟对孔子诚信思想做了重要的发展,使诚信具有了天道的真实无妄与人道的无自欺欺人的双重涵义.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的正义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正义观"体现了鲜明的对立和谐的思想,它既是内在的德性也是外在的行为。同时从精英政治与德才兼备、抑恶扬善与反腐倡廉、恪尽职守与和谐社会、美育教育与道德修养、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等角度论述了柏拉图的正义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构建大学生城信道德建设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大学生在道德世界建设上的基础要求是信用。这种信用不仅包括人的品格和情操,更为基本的是对人的责任能力的确认。诚信道德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人格前提的基本要求。失信是经济体制转型期最易发生的败德现象,严重的失信会延缓甚至瓦解市场化进程。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将直接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秩序。以人为本,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体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法官道德规范体系建构是法官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和导向功能。我国法官道德的基本规范体系的建构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明确法官道德的具体规范,包括:忠实于宪法和法律、坚持司法公正、保持清正廉洁、体现司法良心等。  相似文献   

19.
诚信作为社会主流道德规范,在传统的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诚信道德重道德教化轻道德制度建设的缺陷,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由于诚信上升为法律原则,而得到了根本的纠正。现代诚信道德的法律化,既是时代的必然需要,也可以通过立法、执法、公民自觉行为等方面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精髓在于诚于内而信于外,强调道德理想与道德致用的统一,具有深刻的本体论意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完成它的现代性转型.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道德主体,不能仅仅被当成教育对象和客体,而应当保护和发挥好他们的道德主体性,把他们培养成传统诚信思想的传承者、再造者和践行者,让他们以自身的学识和行动激活传统道德资源、养成诚信习惯、营造诚信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