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锐角三角函数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知识,本文对这部分知识点作一归纳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例1在Rt△ABC中,∠C=90°,cosA=45,那么tanB的值为()A.35B.45C.34D.34解:如图1,∵cosA=45,∴AABC=54,设AC=4k,AB=5k(k>0),则BC=%(5k)2-(4k)2’=3k,∴tanB=ACBC=34kk=34,故选D.评注:用定义求锐角三角形的函数的值,可先画出符合条件的示意图,再运用设k法表示出各边,问题会迎刃而解.知识点二:特殊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例2在Rt△ABC中,∠C为直角,AC=’%3,AB=2,则tan B2=。解:∵cosA=ACAB=’#,∴∠A=30°,∴∠B…  相似文献   

2.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两个部分.一、锐角三角函数、在1 Rt△AB中C, ∠C = 90⑴∠A∠ B = 90 , c2 = a2 b2 .⑵sinA = cosB = ;cosA = sinB = ; tgA = ctgB = ; ctgA = tgB = .、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2-αα  相似文献   

3.
定理:已知△ABC中,必存在一个锐角三角形△A′B′C′,使满足2A′ A=π,2B′ B=π, 2C′ C=π.  相似文献   

4.
《中学理科》2006,(7):24-25,46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1,在Rt△ABC中,∠C=90&;#176;,锐角A的对边a、邻边b和斜边c之间的比值叫做∠A的三角函数。其中,正弦sinA=________;余弦cosA=________;正切tanA=________。  相似文献   

5.
初中几何一册P155第24题“求证:两个锐角三角形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学生几乎都能正确地证明这个命题,即首先证明Rt△ABD≌Rt△A′B′D′,从而∠B=∠B′,便易证△ABC≌△A′B′C′。可是直到顺利地结束证明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____________,全等图形的__________和大小完全相同.2.如图1,若△OAD≌△OBC,且∠O=65°,∠C=20°则∠OAD=_____________.3.如图2,已知AB=AD,∠1=∠2,要使△ABC≌△ADE,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填一个)____________.4.如图3,P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C⊥OA于C,PD⊥OB于D,则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5.在Rt△ABC与Rt△A′B′C′中,∠C=∠C′=90°,∠A=∠B′,AB=A′B′,则下列结论①AC=A′C′,②BC=B′C′,③AC=B′C′,④∠A=∠A′中,正确的是____…  相似文献   

7.
以Rt△ABC的两锐角∠A、∠B的正(余)弦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常见于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之中。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如sinA=cosB,cosA=sinB,sin~2A sin~2B=1,sinA、sinB、cosA、cosB的值都大于0且小于1等等。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错了,老师     
暑假数学兴趣小组正常开课了 .一天 ,老师出了一道文字证明题“求证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经过分析讨论 ,老师证明如下 :已知 :如图 1 ,△ABC与△A1 B1 C1 中 ,AB =A1 B1 ,BC =B1 C1 ,AD⊥BC于点D ,A1 D1 ⊥B1 C1 于点D1 ,且AD =A1 D1 .图 1求证 :△ABC≌△A1 B1 C1 .证明   在Rt△ABD与Rt△A1 B1 D1 中 ,AB =A1 B1 ,AD =A1 D1 ,∴Rt△ABD ≌Rt△A1 B1 D1 ,∴∠B =∠B1 ,又∵AB =A1 B1 ,BC =B1 C1 ,∴△ABC≌△A1 B1 C1 .老师证明时画的是锐角三角形 ,而我在分析时画的是钝…  相似文献   

9.
1.在Rt△ABC中,各边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值、余弦值是否发生改变(填“改变”或“不改变”) 2.△ABC中乙C=90。,乙A、乙B分别对应的两直角边a、b满足矿一sab+6b2=0,则tarlA= 3.已知△AB‘中乙A:乙B:乙C=1:2:3,则sinA:sinB:si nC= 4.在△ABc中,乙A、乙B都是锐角,且。inA=土.CosB=五亘.则△ABc的形状 22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5.如右图,Rt△ABC中乙C=900,D为BC上一点,乙CAD=30“,BD二2,AB=2、厅,则AC的长是().A八/了B .ZV厄C.3~3_一D.—为乙 2CD 6一船在上午9点位于灯塔A的…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题1.在Rt△ABC中,若AB=5,BC=3,则cosA=________2在Rt△ABC中,若,则cosB=_________3.已知sina=,则锐角a=________4.已知sin35°=0.5736,则cos55°=_________5.比较大小:Sin48°37°______cos41°22′6.7.若则8.若是方程的一个根,且a是锐角,则a=_.9.若则10.等腰梯形一底角为,面积为,中位线长6cm,则此梯形的周长为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1.若,则锐角a的度数是()(A)20°;(B)30°;(C)40°;(D)50°.2在Rt△ABC中,则斜边C的长为()(A)62(B)42(C):(D).3.若A是锐…  相似文献   

11.
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sinA=a/c叫做∠A的正弦,cosA=b/c叫做∠A的余弦,tanA=a/b叫做∠A的正切。∠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锐角A的三角函数。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是用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比值来定义的,当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后,它的三角函数值就确定了,不管这个锐角是单独的一个角,还是在某个三角形中。因此,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时,若是特殊角,我们就用特殊角  相似文献   

12.
不管是几何专著,还是历来的初中几何课本,在证明“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采用的方法都是目前全日制初中统编教材里拼接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在几何证明中不常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了这一定理证明的新方法。学生感到新证法比拼接法容易理解和掌握。下而提出我们的证法与见解,愿与同行切磋。已知:在Rt△ABC与Rt△A′B′C′中,∠ACB=∠A′C′B′=Rt∠,AB=A′B′,AC=A′C′求证:Rt△ABC≌Rt△A′B′C′证明:分别作两个三角形的斜边AB、A′B′边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α为锐角,sinα=cos46°.则α=——。 2.已知在Rt△ABC中,∠C=90°,BC=2,AC=5~(1/2).则cosA=——。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Rt△ABC中,直角边BC的长是直角边AC长的两倍。则cosA=____。 2.在△ABC中,∠C=90°,斜边为15,∠A的正弦值3/5。则∠A的对边长为____。 3.求值:sin60°·cos30°-tg45°=____。 4.若a是锐角,sinα=cos50°,则α=____。  相似文献   

15.
B SC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的Rt△ABc中,cosA=_ ~一一二__一______.2 2.在Rt△ABC中.乙C二90o.BC=4-sinA二二. 3 3.计算:eos245o tan60Oeos30o= 4.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余角的4倍. 则AB= 则这个角的正弦值是 5.在△ABC中,乙C=900,若3AC二、厂丁BC,则乙A的度数是 cosB的值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1.在Rt△ABC中,∠C=90°,如果AB=2,BC=1,那么sinB的值是().A.12B.#23C.#33D.#32.已知∠A是锐角,且sinA=#32,那么∠A等于().A.30°B.45°C.60°D.75°3.在Rt△ABC中,∠C=90°,tanA=43,BC=8,则AC等于().A.6B.323C.10D.124.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8,则第三边的长为(  相似文献   

17.
}一、自勺. 1.在直角△ABC中,乙C=9()o,a,b,。分别是乙滩,乙召,乙C的对边,a=12,e= 13,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inA二旦B.sinA=立c.c耐二旦D.co幼=立12 13 13 13 2.△ABc的三边分别是△刀EF的三边的3倍,那么它们的最小锐角的正弦值). A.前者是后者的3倍C.相等B.后者是前者的3倍D.无法判断3.在Rt△ABc中,乙C二oo。,。,‘,。分别是乙A,乙B,乙c的对边,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a二c·cosA B.b=a.tallB C.a=c·511讲D.b=c·sinB 4.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BC=2,且吻C=2,则△ABC的周长为(). A.2+2、/了B.…  相似文献   

18.
初中几何教材在讲完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后强调指出,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不一定全等,就是说可能全等,也可能不全等.例如,如图1,在△ABC 和△ABD 中,已知AB=AB,AC=AD,∠B=∠B,显然它们不全等;如图2,在△ABC 和△A′B′C′中,已知 AB=A′B′,AC=A′C′,∠ACB=∠A′C′B′=Rt∠,则△ABC ≌△A′B′C′(即“斜边、直角边”定理).  相似文献   

19.
有些三角问题 ,若根据已知式的结构 ,挖掘出它的几何背景 ,巧妙地构造单位圆 ,化数为形 ,利用单位圆的直观性 ,便可简捷地求得问题的解 .例 1 已知sinA +sin 3A+sin 5A =a ,cosA +cos 3A +cos 5A =b ,求证 :当b≠ 0时 ,tan 3A =ab.证明 如图 1,因点A′(cosA ,sinA)、B′(cos 3A ,sin 3A)、C′(cos 5A ,sin 5A)均在单位圆上 ,连结OA′、OB′、OC′ ,则有∠A′OB′ =∠B′OC′=2A ,于是|B′A′| =|B′C′| , A′B′C′为等腰三角形 ,其重心必在B′O上 .又 A′B′C′的重心坐标x =13 (cosA +cos 3A +cos 5A) =13 b ,y…  相似文献   

20.
擂题(26)在锐角△ABC中,设m=cosA cosB cosC,求证:(1 m)~3≥27(cos~2A m)(cos~2B m)(cos~2C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