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2.
谈话节目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某个话题或案例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其本质上属于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关于谈话节目的讨论与探索由来已久,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栏目,开创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从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到后来的长寿节目《鲁豫有约》《艺术人生》《杨澜访谈》等,多档优秀的谈话节目至今仍旧活跃在电视荧屏,然而究其发展,却存在着高龄长寿而日渐式微的趋势.其原因也多种多样,最主流的说法是谈话节目形式单一,资源匮乏,与丰富多彩的综艺节目相比,故事一次性被消费,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典型代表《鲁豫有约》的解读,分析其制作特点及成功之道,探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电视谈话类节目在中国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谈话节目的英文名是"talkshow",汉译为"脱口秀"。现在我们把视点投向由凤凰卫视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从它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访  相似文献   

5.
冯媛媛 《新闻爱好者》2010,(10):103-104
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已经走过了8年的岁月。凤凰卫视于2002年1月开播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这档节目在2005年1月经历了全面改版,而后在2008年4月14日以新姿态强强联合入住湖南卫视。2010年1月4日,《鲁豫有约》节目正式登陆安徽卫视,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谈话类节目"是现今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从西方的《奥普拉脱口秀》到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谈话类节目的特点就是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主持风格,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而国内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中《鲁豫有约》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谈话节目,其主持人的谈话语言风格,便是它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莹  王卫蜂 《视听纵横》2009,(1):105-106
电视短片因其独特的作用,在当前各种谈话类节目中被广泛运用。无论《艺术人生》、《实话实说》、《鲁豫有约》等知名节目,还是各级地方电视台自办的各种谈话类节目,宾主双方话匣子一打开,似乎总也离不开电视短片来穿插协调。而电视短片也是形式不断翻新,为整台节目增味添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已走过了9个年头。短短几年间,国内众多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节目,以至于几年占据了频道黄金时段的半壁江山。其中一些经典之作被受众所熟悉和喜爱,如:《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但同时,谈话节目也成为招致非议最多、  相似文献   

9.
周毅  陈晓红 《新闻实践》2009,(12):76-77
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间的言语互动决定了节目的可视度。本文以《鲁豫有约》为研究语料,从语言情态角度解构主持人的话语,探求情态在主持人话语中的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其中一些经典之作被受众所熟悉和喜爱,如《实话实说》《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但同时,谈话节目也成为招致非议最多、令观众失望最多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谈话节目热”也渐趋冷却,反思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都是一个“谈话场”营造的问题。任何一档谈话节目.总是由主持人、嘉宾、话题,三个方面构成的,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又是怎样对“谈话场”产生影响的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作为曾经被《时代周刊》评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电视节目之一”的《鲁豫有约》在开播15年后迎来了新的转型,打造出的全新真人秀武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于2016年8月起在东南卫视开播.走出演播室的“真人秀”式对话毫无疑问成为了该节目的最大亮点,而短时间的收视成果和强有力的节目效应也是创新的成功体现.本文从传播学角度着手,分析电视谈话类栏目《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余榴艳 《新闻世界》2008,(11):72-73
当充斥荧屏的电视谈话节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持续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因此,笔者从栏目定位、叙事风格、主持特色三个方面,解析了《鲁豫有约》的故事风格。  相似文献   

13.
陈虹  聂德芸 《视听界》2007,(4):7-69
电视谈话节目(脱口秀)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的历史,形式与风格都已相当成熟。如今脱口秀已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基本类型之一,是反映美国生活的一面镜子。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也有十多年了,虽起步较晚,也在摸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在向国外优秀节目借鉴、学习的同时,结合中国观众的收视特征,适应中国的媒体环境,发挥主持人自身的特色。本文选择了美国名牌脱口秀节目(《奥普拉·温弗瑞秀》与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两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从开播背景、受众定位、节目形态、主持人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电视谈话节目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上海东方电视台1993年1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是对这种节目形式的最早尝试。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热潮的兴起,则是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获得空前成功之后。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湖北卫视的《往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北京卫视的《国际双行线》等。  相似文献   

15.
杨依人 《东南传播》2012,(9):180-182
《鲁豫有约》和《奥普拉脱口秀》分别是21世纪初中国和美国访谈节目中的杰出代表,因为两个节目有很多共同点,鲁豫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奥普拉"。虽然这两个著名节目的相似点很多,但是不同点更是明显,本文从节目话题、结构、谈话场景设置、主持人等方面研究这两个同类型节目的不同之处,并从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分析导致其有各方面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谈话节目一度成为我国电视节目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本文对《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的节目元素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浅析中国谈话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鲁豫有约》主持人角色的非语言符号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传播形式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组成。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主持人需要通过符合栏目风格、体现个性特点的非语言符号丰富电视画面语言、深化谈话内容、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通过对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品牌谈话节目《鲁豫有约》中主持人角色的非语言符号分析,归纳适合于电视谈话节目的非语言符号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出品的一档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分析主持人陈鲁豫的访谈特点。指出陈鲁豫是整个访谈节目的核心,决定着节目的成败。集中讨论了陈鲁豫的访谈风格,从讲礼貌,成功发问,认真倾听和善意回避4个方面来阐释她的柔性访谈特点。最后说明陈鲁豫的柔性访谈表现出她特有的从容和自信,从而确保《鲁豫有约》能够成为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一棵常青树。  相似文献   

19.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已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并成为一种影响相当广泛的节目样式,国内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大家普遍认为是《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 之后,这种面对面的访谈形式开始大量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的自办栏目和一些大型的电视系列节目中,《实话实说》、《面对面》、《对话》、《艺术人生》、《新闻会客室》、《名将之约》、《讲述》、《让世界了解你》、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阳光卫视的《杨澜工作室》等深受观众欢迎的以谈话为主的电视栏目。电视谈话的节目样式,除了面对面的交谈,还有新闻短片穿插其间,场外热线电话,有的还加入了娱乐元素,如《实话实说》的现场乐队等等,节目的样式越来越丰富。如何制作出被受众认可、接受和喜爱的电视谈话节目,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谈话体评论节目的基本特点就在于“谈”。它是特定的谈话人选在相对固定的谈话环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因此,谈话节目成败的关键在于话题的选择,参与谈话人员的选择,主持人的驾驭能力及节目的定位等。 选题要恰当 谈话节目的核心是话题。要做好谈话节目,关键取决于节目本身的主观意念和如何寻找到合适的话题。 话题要有新闻性、针对性。谈话体评论节目,虽不像《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那样时效性强、冲力大,但鲜明的时事性,特别是反映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往往更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力和参与意识。湖南卫视的谈话节目《有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