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嵩 《新闻世界》2009,(2):35-36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们经常要与人进行交流。产生质疑并寻找问题的答案成为我们的思维习惯,而“提问”就成为我们经常使用的交流手段。通过提问,我们可以了解事实的真相,可以洞察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脉络和决策者们的战略构想。提问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记者自己的好奇,更重要的是代表受众去获知,让他们从我们的提问中去感受去判断。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电视新闻采访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作为记者的基本功,一次高水平的采访提问,不但能够切中主题,让节目生动出彩,而且能引人人胜,满足观众的求知欲,精彩的提问之中,还能凸显记者的个性和魅力。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是精彩的提问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提问要“实”才能打开“话匣子”所谓“实”,就是要“具体”,要围绕中心内容,从小处着眼,从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开始,这些问题应该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容易回答、并且  相似文献   

3.
1.批评报道采访遇到的种种阻挠。批评报道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阻挠。2004年11月8日中央台《媒体广场》摘引一家报纸的报道:当前批评报道的采访超半数以上受到种种阻挠。而阻挠采访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是拒绝采访:一些单位得知记者要去采访,如临大敌,或大门紧闭,或派重“兵”把守,让记者吃闭门羹:一些单位人去屋空,唱起空城计;一些单位让记者找不到采访对象,不是你推我来我推你,就是躲避采访:有的则当面声称拒绝采访或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7,(5):15-15
很多人都忌讳谈记者的架子问题。其实记者要学会摆架子,但不要随便摆架子。不少人都嫌记者架子大,但是没有架子有时很多事也很难办。尤其你要求别人,而信心又不足时。有时候架子又会害了你。我的体会是:对上,要有架子,要居高临下地看你的采访对象;对下,则要和蔼可亲;对同行,你要摆架子,呵呵,找打!  相似文献   

5.
白岩松曾经说过,采访是什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有人情味。按照课本上的定义,采访就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6.
高战 《新闻前哨》2005,(5):26-27
说到信息消化不良,也许很多一线记者或有过新闻采访经历的人都会不以为然。因为在我们平时的采访实践中,很少有信息多得用不完的时候,相反,有些战线冷僻的记者还常常因为信息不足而四顾茫然、找不到出击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何谈什么信息消化不良呢?以信息的多寡来衡量我们消化信息的好坏,这是很容易让人走入的误区。事实上,无论信息多少,它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法制节目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重视人性的表述、传达人的呼声、展示人的命运,节目制作者在关注事件、案情的同时,必须时时处处把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将其与法律的历程和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把摄像机镜头对准人,更应体现在记者采访时带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和认识去开启摄像机镜头、关注这个大千世界,这也许是每一位法制节目制作者在讨论电视采访技巧、形象美感、编辑手法之前应当完成的一次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打交道离不开提问。一个好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明的提问者。高明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政治水平、社会阅历经验、学识、机智、口才等融会在提问中,让采访对象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这样,记者才能顺利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一个高明的提问者,要讲究提问的方式,也就是提问的艺术性。首先要避开在提问中的误区。记者采访时提问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记者的问题太简单机械,一问一答像审问,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出现冷场的情况。二是当采访对象谈了情况后,记者由于准备不足,提不出新的问题,只好草…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媒体间的竞争特别是同省同城同质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报纸先锋部队的一线记者,同样既面临着来自报社内部的竞争,也面临着同行间的竞争。一、记者为何要加强合作? 不过是几年前,记者还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采访单位对记者恭敬顺从、热情礼貌。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变化很大了,报纸数量多了,记者大军也迅速膨胀,新闻资源在报业大战中日益升值,掌握着新闻资源的人或单位对新闻记者的态度由热到冷。  相似文献   

10.
韩英 《记者摇篮》2004,(5):61-61
地方记者在工作中免不了要采访国内外享有知名度的名人,面对知名度,社会地位均高出记者几倍的名人,地方记者该如何出手,顺利完成采访报道任务, 这是值得思考的。一、知觉记者所从事的职业是与人的社会活动密不可分的,人们常把记者称为社会活动家,所以,采访是否成功,首先看记者的社会知觉是否准确,采访名人成败与否, 要看对名人的知觉是否准确、灵敏。对名人的知觉:指名人的职业、性别、特长、成就、性格、言谈、形象、风度等等形成的内部动机倾向和品质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季翔 《新闻三昧》2003,(4):23-23
一个好的记者,首先是个“观”者。这里的“观”,是指“观察”。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针对一些记者在采访中“不带眼睛”,或带了眼睛没有好好观察的现象,要求记者要“学会写视觉新闻”。有不少同行认为上述主要是对报刊和广播记者而言,电视记者由于必须现场拍到图像,因而肯定是观察了的,用不着“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先来温习一下新闻学中“观察”的概念:观察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借以了解客观世界,搜集和印证新闻写作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说到听话,有人也许会说,这个没有人不会的.说到记者听话,成天在外采访,听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似乎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要说对记者会不会听话还有什么疑问的话,似乎非但对记者耳朵的基本功用有所忽视,而且也太小瞧了记者.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3.
正采访艺术,是指采访的思想内容及采访等技巧的完美统一。记者采访不仅是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还应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事物的特殊属性、相互关系、内部矛盾甚至某些规律。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最基础的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好比一位画家,要绘一幅画,首先要构思,方能动笔。当记者先要学会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名人,就是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或造诣很深的人,也有一些是因时、因地、因环境而成为一时的名人。 采访名人,不同于采访一般人,因名人的社会活动较多,时间宝贵,他们出来活动,一般日程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有些名人还有些小脾气,眼界很高,根本不把小报的记者放在眼里,因此,采访名人之前,必须要做一番精心准备,决不要贸然行事。 采访名人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记者应该是万事通,这就要求当记者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5.
从事记者这一行久了,常常会因新闻线索少而感到困惑。记得一位老报人曾教导我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一次亲身经历的新闻采访,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一篇成功的典型人物新闻作品,要让受众在感知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报道对象产生可感、可信、可学的第一印象。因此,典型人物的采访需要技巧,记者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作为一名广播记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典型人物采访的技巧谈一些自己的观点。采访前做足准备工作采访前的准备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关键环节。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确定好采访对象,运用各种手段查找采访对象的所有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相关背景。只有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保证采访思路清晰,报道主题明确。广播采访是一对一的采访,记者要录下采访对象的声音,一般采访时间都比较长,因此需要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已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己的采访目的,制作采访提纲,精心设计最切中要害的提问。对于专业性领域典型人  相似文献   

17.
"采访"是媒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记者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新闻来说,记者采访内容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该条新闻的价值程度如何,那么记者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采访取决于记者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了让新闻内容有价值,被大众所喜闻乐见,记者在平时的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采访好技巧,让采访的内容符合大众的接受度,以真实还原事物的本质,不夸大不虚构,让观众了解真正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8.
采访水平的高低现在被看成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东西,甚至有时让人感到难以捉摸,采访语言的运用技巧变成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既然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那么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就可以作为我们采访活动的指导。下面就针对采访时语言的有效性问题做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采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访中,记者除了要多听多看,还要让被采访者开口说话,但很多时候,要让受访者开口多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有的人拒绝接受采访,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不愿多说。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如何让被采访者开口说话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王世枚 《军事记者》2003,(11):64-64
大框框与小框框有一个故事:一歌星要在某市举办演唱会,该市某报派出一名记者去采访,不料记者空手而归,领导问其原因,他抱怨道:“那名歌星被人谋杀,演唱会被迫取消。”领导一听勃然大怒:“歌星被人谋杀不是更好的新闻吗?”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但却给新闻工作者以启示和教育。在此,笔者想引用“大框框”和“小框框”的概念进一步说明。“小框框”就是记者事先获得的采访线索,“大框框”就是新闻记者发现和挖掘一切新闻事件的观念。显而易见,这名记者采访时只带着小框框,而没有带大框框,因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报道新闻的机会。小框框之外有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