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指标难度赋权法、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和RSR(Rank-Sum Ratio)法在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范围和实际意义,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新方法。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以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为例,通过对反映期刊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子、期刊他引率、平均引文率等8项指标的综合评价,进行合理分档。结果表明, 指标难度赋权法、TOPSIS法结合RSR法提高了综合评价能力,能够较为合理地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且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在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意义]基于学术授信思想提出一种能够衡量图书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图书Z指数。[方法/过程]根据图情领域高影响力(h指数≥5)学者名单,从CSSCI采集这些学者的图书被引信息,利用批量统计法计算全部相关图书的Z指数,并从作者、出版社、机构等视角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图书Z指数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结论]将Z指数应用于图书评价,可以描述高影响力施引者的数量和学术地位,为评估不同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提供较为精细的测度工具,在学者、机构影响力评价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学术图书质量进行评价是学术成果交流、传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是引导学术规范发展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对学术图书质量评价的相关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学术界、出版界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学术图书质量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改进目前我国学术图书质量评价体系混乱、缺乏规范有序的同行评议等现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麦丽斯 《中国出版》2022,(16):40-44
以豆瓣评分9.0以上经济类学术图书为调查对象,进行大数据挖掘并手工分类书目,以经济学、出版学、图书情报学交叉学科专业视角对统计结果进行结构性特征分析,测算社会影响力累计分布曲线,划分影响力扩张类型,动态分析不同类型曲线下著作特征与出版潜力,重点识别生长型图书特点。研究发现,非译著类图书中,提炼我国经济建设经验的选题占据主体地位,其社会影响力也多属于生长型;社会影响广泛的国内作者包括学理框架深耕建设型和学科知识普及讲授型两种类型;译著类图书中,属新古典综合学派讲授框架的经济学教材占比过高。  相似文献   

6.
获奖图书的学术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宇 《出版科学》2008,16(3):46-48
选取21种医学获奖图书作为样本,通过清华同方引文数据库和维普引文数据库,借用引文计量分析方法,统计图书被引频次、作者被引频次、作者h指数、出版社h指数。研究结果显示h指数可以作为图书学术评估的一个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探讨Altmetrics指标对学术图书影响力进行评价的有效性,为学术图书评价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过程] 获取Twitter提及量、Mendeley阅读量、在线书评数量以及馆藏量指标数据,对数据集的覆盖率、分位数等统计量分析后,将被引频数与Altmetrics指标进行了指标间相关系数检验,再对高Altmetrics指标值的学术图书进行年份分布、学科差异及图书主题等实证分析,探究各指标在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结果/结论] 传统计量指标被引频数与Altmetrics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说明Altmetrics可以作为学术图书评价的一个新视角,不同Altmetrics指标反映了学术图书影响力的不同维度。未来的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建议结合学术图书的年份、学科等特征,将传统的引文与Altmetrics指标相结合,探索更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多维视角下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在分析当前图书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的数据应用特征,从多维角度建立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进行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采用书评分析、引文分析、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在评价的基本框架内选取27个研究指标并将其归纳为4个维度,在确定权重的基础上选取医学领域3个学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3个学科不同类型最有影响力的图书目录;发现科技图书呈现长尾分布、外文图书翻译版影响力高等特点.最后利用CALIS馆藏图书馆数量对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证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按照不同的数据来源,目前图书的影响力评价研究可以分为基于频次数据、基于内容数据以及基于多维度数据三种评价方法。基于频次数据的评价方法在数据来源及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但是无法识别出购买动机差异、虚假引用等信息,难以判断图书内容涉及的深度与广度。基于内容数据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内容数据的深入挖掘,能够识别出用户的意图、态度、需求,但数据获取与处理的难度较大。基于多维度数据的评价研究通过整合不同的资源,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从而获取综合的评价结果,但数据获取的难度大,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难点。因此,在进行图书影响力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依据不同的评价需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价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是展现其专业性与创新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构建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数PRCI-G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研究主题构建学术影响力评价矩阵,并从五大维度构建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画像。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该方法能够全景化展示科研人员的学术面貌,为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应用提供借鉴,同时为研究者追踪科研人员动态与快速把握学术进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研合作的多元化,评判科研人员的影响力也将受到影响,本文在由科研人员及其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构成的网络中,利用关联信息进行科研人员的影响力分析。在基于科研论文质量计算初始影响力的基础上,融入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设计算法实现综合的科研人员影响力计算。在真实实验数据集上进行影响力排序,对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分析其合作网络以及对其影响力计算的作用,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小建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2):129-132
针对传统TOPSIS法主观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不确定性,以及应用相对接近度计算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出各方案优劣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TOPSIS方法。在分析改进TOPSIS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改进的TOPSIS法评价模型,并运用改进的TOPSIS评价模型对电子商务网站竞争实力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TOPSIS法用于电子商务网站综合评价更具客观性与合理性,为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权TOPSIS及因子分析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样本期刊质量在评价年间的变化,为期刊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以2011-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数据源,选取34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为样本期刊,经过筛选得到7个指标,使用熵权法结合因子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法计算各年期刊综合得分并构建综合评价矩阵。最终对综合评价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010-2016年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分档情况。[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①进行期刊评价时应对评价指标进行严格筛选;②各指标所属的公因子趋于稳定;③为指标设置不同权重以体现其意义;④载文质量高于载文数量;⑤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存在"马太效应";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需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环境下快速发表论文的特点,对网络发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网络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构想,该模型可与现有学术评价体系对应和衔接,以促进不同于传统期刊发表论文模式的网络发表模式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期刊影响力评价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对于优化期刊质量、促进科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综述国内外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从传统指标、影响因子系列评价指标、H指数以及衍生指标、类PageRank及其衍生指标、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社交媒体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以及跨学科期刊评价方法出发,总结现有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的特征及其不足之处。[结果/结论]现有评价指标融合度较差,较少考虑引文偏态与自引问题,且新兴的基于社交媒体的评价方法可行性有待商榷。未来应重视深度融合评价指标,引文偏态改进方法多样化,社交媒体期刊评价方法规范化以及跨领域期刊评价方法体系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引文评价与同行评审方法相结合进行论文评价的思路,利用F1000数据库随机获取同行评审指标论文131篇,利用WoS、JCR、ESI及ImpactStory检索工具获取每篇论文的常用网络计量指标,探讨与同行评价相关联的网络计量指标,并将其替代同行评价纳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评价能弥补单一类型指标评价的缺陷,实际的计量评价中采用相对指标和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不同学科领域的影响因素和期刊数量的差异性,使评价具有跨学科、跨时间的可比性,通过对指标间相关性和相似性分析,可简化、替代或扩展指标。通过调整指标权重,突出同行评审在评价模型中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知识运用理论研究知识如何转化为政策的问题,可为学术研究的政策影响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按照对基础观点和政策影响过程映射方式的不同,将基于知识运用理论开发出的评价框架总结为线性框架和多维框架两种类型。分析和比较两类框架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我国学术代表作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脉络,厘清当前研究方向,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的特点,为学术代表作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在广泛深入阅读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特征规律、遴选标准、评价方法、实践应用5个方面较为详尽地梳理国内学术代表作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现状,并进行总结与展望。[结果/结论]国内学术代表作评价研究涉及多个层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研究重点是代表作的评价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代表作评价方法,且实证研究较少。未来研究中应该加强分类评价、信息化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更加注重学术成果本身的质量,构建基于文本内容和引文网络两个层面的学术代表作评价。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图书评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对于综合评分法而言,模糊综合评判法更适用于评价定性指标,可以将招标中用模糊语言描述的定性属性或信息定量化,较好地克服信息的模糊性,减少招标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其模型更为科学严谨,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观因素对评标的影响,在图书评标中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则更能使评标结果趋于客观、准确、合理。本文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在图书评标中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系统评价的建模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