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内外资企业间员工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通常内嵌于员工的头脑中,员工流动必然带来知识的跨组织转移。内资企业如何将所转移知识进行整合并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长三角地区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的内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由于员工流动导致内外资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内资企业知识整合机制、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垂直整合机制、水平整合机制和混合整合机制均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好,垂直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次之,水平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差;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是影响知识整合机制与知识转移效果关系的关键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2.
从动态能力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出发,将企业知识网络的动态能力划分为知识创新能力、网络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其不同维度与知识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构建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网络知识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模型,进而探寻动态能力在知识优势演化中的作用机理,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晶利 《现代情报》2012,32(1):102-106,112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分别从"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以及"核心——边缘结构分析"3个角度,对CNKI上的知识图谱领域的合著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指出了合著网络中高产核心作者,发现了合著网络中的联系凝聚子群,评价了学者在合著网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网络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珠三角162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网络构想能力、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以及网络角色定位能力对知识管理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在网络构想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新创企业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以及网络角色定位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创新能力,还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的特征进行拓展分析,结合知识整合的方向和网络特征提出管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成长模型.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由整合能力和网络能力共同决定,尝试从知识网络的广度、深度和整合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衡量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柏洲  高硕 《科学学研究》2019,37(8):1506-1516
基于B-Z反应模型,以互惠性文化为控制变量,构建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的三维Logistic演化模型,通过216份有效问卷数据和Matlab软件仿真研究了在三种不同初始状态下,当互惠性文化强度变化时,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互惠性文化强度相同时,当知识流动初期对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均有关注时,知识创造的提升快于知识流动初期只注重知识共享或同时注重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的情况;互惠性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的演化,强互惠性文化缩短知识流动演化的周期。本研究为企业实施合作型原始创新模式,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琳  王玖河 《科研管理》2021,42(7):147-155
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共享经济”时代,顾客的参与为企业的知识共享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结合超网络理论建立了包含知识子网络、顾客子网络和企业组织子网络的顾客与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超网络模型,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合阶段、创新阶段和维护阶段对顾客参与知识共享的过程进行分析,并运用Netlogo软件对顾客与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进程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共享能力、创新能力和顾客忠诚度的提升能够加快企业的知识创新进程,其中创新能力对企业知识创新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2)共享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加系统知识总量;(3)顾客忠诚度的提升对共享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家知识地图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专家知识地图的概念,分析了跨学科知识创新活动对其新的应用需求;然后阐述了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二者的结合在科研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最后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出发,运用中心度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等方法,结合实例对专家知识地图中成员的相互关系和网络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跨学科科研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中选择权威人物、避开人际关系干扰以及科研合作关系状况分析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知识获取与感知适应能力、知识整合与动态学习能力、知识创造与持续创新能力相互作用关系,构建知识流动与企业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模型。通过苹果公司案例,证明知识获取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来源,知识整合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导向,知识创造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联盟网络会在不断演化中逐渐形成联系紧密的子网络,即派系。以派系为载体,企业间会相互学习,继而产生知识流动。本文结合派系和知识流动两大因素,从耦合角度出发,基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联盟数据,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索派系、知识流动及其耦合对联盟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考虑联盟网络属性的情况下,派系内部关系数越多,企业创新能力越强;被引用、引用专利的次数越多,企业创新能力越强;派系作为调节变量,负向调节知识流动和企业创新能力。本研究有助于加强对联盟网络结构的了解,也为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创新网络为研究样本,开发知识转移、创新能力与网络中心性的测量量表,实证检验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型和互补型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比而言,互补型知识转移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辅助型知识转移对于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创新网络中心性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从知识角度研究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使其转变为关键研发企业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收集80家中国电子信息企业2009—2015年的发明专利数据,分析技术知识基础网络结构对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技术知识基础网络密度对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具有负向作用,网络中心势呈现正U形影响,而分解性呈现正相关关系;知识整合能力在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势对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网络和知识资源的理论,以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长三角267个创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网络嵌入、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相互影响,认为创业企业的网络嵌入性有利于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提升,同时,知识管理的创新也将极大地优化企业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日趋呈现出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制度、文化、技术、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开放式环境下影响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融合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从知识整合能力和动态学习能力两方面,构建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网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经济视角对知识网络的典型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出知识网络的一般概念并界定了企业知识网络的含义;分析了企业知识网络的特点及其存在形式;并将知识网络视为企业拥有的一项基本的动态能力,能力层面是企业知识网络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联盟网络的企业知识获得和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组织学习和网络理论,本文认为企业间的联盟网络是组织学习和知识获得的有效途径.网络的结构、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企业间的关系属性以及吸收能力是影响知识获得的关键因素.联盟网络及其社会资本是企业广泛接近最新知识和技术的路径;内部吸收能力是企业有效获得知识,并将其与企业内部知识进行整合,高效地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马柯航 《科研管理》2015,36(8):60-67
本文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以虚拟整合网络为载体,探究企业的网络能力通过获取知识资源提高创新绩效的内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95家企业的数据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网络感知能力对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调适能力有显著正影响。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调适能力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具有正影响,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企业只具有感知能力是不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业绩,只有当感知能力与企业的流程、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俞兆渊  鞠晓伟  余海晴 《科研管理》2020,41(12):149-159
基于社会网络和知识基础理论,以知识管理能力为中介变量,并打开其“黑箱”,探究企业社会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内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创造、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外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吸收、知识连接和知识解吸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社会网络的交互项也能够通过内部和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曹勇  刘弈  谷佳  陈康辉 《情报杂志》2021,(3):182-186,174
[目的/意义]网络嵌入和知识惯性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针对网络嵌入及其演化特征对知识惯性的影响、知识惯性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嵌入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结果/结论]总结提炼了3点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嵌入的演化特征来调节知识惯性与双元创新能力间的关系,从动态视角提出了整合性理论框架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思路与展望,不仅对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具有理论与方法启示,同时对我国企业在动态网络下有效整合网络嵌入和知识惯性、提升双元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外部网络关系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存在较大争议,企业维持何种状态的外部网络关系会促进双元创新,影响机理中知识吸收能力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是亟需研究的问题。对387家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以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实现能力为双重中介,探析外部网络关系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网络关系不同维度对双元创新具有差异化影响;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关系密度的提高以及网络关系深度的适度降低有利于渐进性创新,网络关系深度和网络关系密度的提高以及网络关系强度的适度降低更有利于突破性创新;知识吸收能力在外部网络关系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