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石静 《编辑之友》2011,(12):85-87
何谓表达权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要依法保障上述"四权"。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再次提及"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这四权中,知情权是实现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周丽群 《新闻前哨》2011,(10):48-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2008年对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一再强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本文认为,知情权与表达权的确立,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法制化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法制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论坛具有"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超链接"等网络传播特点,主观上公众通过发表评论,实现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客观上评论通过人际、群体、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二次传播,有利于公众实现知情权,是公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平台.网络论坛恪尽责任、追求公信,有助于媒介实现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句话,尽管已耳熟能详。我们也应时常重温:“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6.
刘海贵  庹继光 《新闻界》2012,(10):40-44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强调发挥传媒监督作用,这两者在理论上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将"传媒有责任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的行使"等内容上升为法律规范,使之纳入即将进行的我国网络立法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重要的法律问题,并促使传媒监督活动得到充分的权利保障,从而更便于传媒监督工作的开展,切实保障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最近若干年来,有诸多重要因素在影响着国内的新闻传播格局: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相联系的,是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高,公众意见表达渠道较为畅通;在政府、新闻传媒与公众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8.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舆论普遍认为,"表达权"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深化和进步。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句话.尽管已耳熟能详,我们也应时常重温:"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3,(3):7-7
邓崴往2013年第2期《新闻实践》撰文认为,传递党的声音、反映人民心声是党报存在的最大理由。党报的话语权是人民群众实现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许建俊 《视听界》2014,(1):108-110
时下,电视问政类节目之所以热,一是百姓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诉求空前高涨;二是党中央越来越强调民主决策、权力阳光运行。问政目的,是把党委政府重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专家点评: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我国政府在尊重和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和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方面又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山西档案》2012,(2):97-98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保障公民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根据山西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这四种权利中,"表达权"是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一时间,群情兴奋,热评如潮.  相似文献   

15.
张霆 《中国广播》2014,(11):43-45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需要顺应传播环境变革的潮流,主动为民意自主表达提供有效窗口,积极回应民意关切,以切实维护民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着眼点,改进舆论引导,有效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陈媛 《青年记者》2008,(15):42-43
政府、大众、传媒,三者之间的博弈,是传媒永恒的主题.一方面,政府要确保意识形态的正确和安全,要求传媒宣传主流价值观,确保政令畅通,弘扬传统文化,抵御外来腐朽文化,另一方面,大众呼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以其公开性、广泛性、针对性等特点,深受读者的欢迎.究其原因,是因为新闻舆论监督结合和反应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而由于一些职能部门对舆论监督采取抵制的态度以及新闻媒体自身缺乏舆论监督创新手段,致使一些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自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公民四权",也即"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作为社会公众基本权利以来,对推动我国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不断的发展变化,陕西舆论传播环境也正在进行深刻调整.  相似文献   

19.
陈堂发 《当代传播》2011,(4):17-18,22
基于政治民主、权利本位的本质要求,涉及公权话题的批评监督言论面对刑事指控时,必须阻止地方权力意志支配的刑事惩处行为.以刑事惩治行政化、私人化、利益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地方“偏刑”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核心内容的公民宪法权实现.从适度倾斜保护公民政治表达权考虑,应严格刑事侵犯行为所致后果的认证...  相似文献   

20.
王豪 《青年记者》2009,(22):62-63
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利益主体、思想和信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个分化和博弈的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纷纷要求自己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各种言论和思想借助现代新兴媒体大量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