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爱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题,教育之爱,是百年树人的阳光雨露。对于"学困生",教师既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他们爱的教育,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挖掘其潜在能力,否则就会导致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自卑感越来越重,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一、培养"学困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让我们对智潜生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往往把这些"丑小鸭"作为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的主要对象,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白天鹅"--天资聪颖,学习成绩突出的学优生,由于晕轮效应,平时教师只关注其学业成绩的好坏,往往片面地认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亦然,从而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的关注.在笔者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发现这些"白天鹅"身上存在着不少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比一般学生更特殊、更复杂,亟待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朴庆华 《辅导员》2013,(24):60-60
<正>习惯是人们心理内部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亚里士多德认为"习惯是第二天性",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就包括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是有些学生,不管教师怎样费劲,却收效甚微。我认为,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一定问题。我想,很多老师都会对此有同感:学习成绩优异的学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是影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素质提高可以改善学习成绩,是因为积极、健康的心理条件更能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小帆,男,18岁,深圳市某重点中学2005届高三学生。  相似文献   

5.
"儿子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真没想到是因为参加了射击训练。"学生林笑天的母亲显得十分意外和兴奋。射击,是一项在多数人眼中非常刺激的运动。然而,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又会有什么关系?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北新泾小学的射击运动教练、校体育教师吴成农。"射击其实是一项对运动员心理能力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运动。" 吴成农说,"通常家长都会觉得射击就是打枪,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班级心理环境、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间的作用机制.采用《班级心理环境问卷》和《学习态度问卷》对480名学生进行施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班级心理环境、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班级心理环境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资讯冲浪     
◎画中话根据学习成绩,本校为大家准备了不同的徽章,希望同学们学习愉快!学校教育常常用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区分"好学生"、"差学生"的唯一标准.其实,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素质还应当包括良好的实践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意志品质等.它们与学习能力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
章睿齐 《师道》2006,(1):33-34
心理健康是影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是成正相关的。心理水平提高会改善学习成绩,是因为积极、健康的心理条件才更能发挥出高三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可以说,这是高三学子从根本上、从内在因素中找出提高学习成绩、考上理想大学的途径和方法。下面介绍几个高三学子所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的案例,希望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注意。案例一:强迫症小帆,男,18岁,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小帆平时学习成绩较好,排名处于班级前十名左右,他给自己定下考全国名牌大学的目标。假期聚会时碰到初中的几位同…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比较了父亲或母亲出国打工留在国内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成长状况.结果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质量和心理成长状况较差,具体表现为他们受到父母更多的主观控制,学习成绩较少得到父母的满意,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更低,班主任与他们的交流更多,更看重金钱,不快乐的儿童更多,希望高中毕业后出国挣大钱的人也更多等.这提示父母出国打工者的留守儿童同样是一个需要特别关爱和特别指导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因比,有位教育专家说:"注意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学实践也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就是注意力的好坏。注意力集中,信息才能进入注意状态,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对于健美操教学方法对女大学生心理改善作用研究的,大多为某一种教学方法的,并主要集中在对方法本身在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上。而现代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多种学习理论、原理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1]。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验证"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并对其作出客观评价。为同仁们对"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为高校  相似文献   

12.
高考在教育领域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将心理统计测量技术用于高考研究,为提高高考试题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使高考能够对考生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教育和心理测验的发展趋势不仅是预测考生今后在大学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考生的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考前心理辅导方案对考虑焦虑、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辅导效果,以及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干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多大的提高。研究方法:采用斯皮乐伯格的“测验焦虑调查表”(TAI)(上海师大叶仁敏修订版),对98年高三毕业班的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出的考虑焦虑程度分为低焦虑组和高焦虑组,分别对其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高焦虑会影响学生的考虑成绩,低焦虑有利于成绩上升。无论是高焦虑组还是低焦虑组受辅导后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呈上升趋势,而高焦虑上升幅度较大,尤其是经个别心理干预后效果更明显。结论:老前心理辅导确实有利于改善高焦虑考生的心态,提高考试成绩。表明,此方案在中学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女儿导航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 作为父母,我们深深懂得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但我们更知道"做人在先,立业在后"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优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相对于一般学生来讲,他们的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及各种能力都要突出一些。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里,优生只意味着学习成绩的拔尖。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人们往往只注重优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正是这些隐性因素给优生造成了心理疲劳。长期以来,这种心理疲劳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教育者视而不见。“一根稻草可以压死一头骆驼”,当优生的心理疲劳达到饱和状态时,它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比一般学生更严重。因此,教师更要关注优生的心理健康,要适时教会优生进行心…  相似文献   

16.
心理资本是个人积极就业心态和夯实就业能力的内在推动力量。本文通过对475名"90后"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在学习层次、学习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存量对其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结果皆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资本提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好孩子"是指那些被家长和教师认为的学习成绩优秀、乖巧懂事、表现优异的儿童。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以及期望,这些"好孩子"备受压力,也随之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过于追求完美,自我中心,争强好胜,患得患失等。针对"好孩子"的这些不良心理,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进行疏导,及时进行矫正性心理教育,帮助"好孩子"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8.
调查表明中学生四个心理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非常显著。路径分析显示自我效能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心理韧性、元认知、考试焦虑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充分认识到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定能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教学评价通常是对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知识吸收程度的一种考核,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未免过于单一。教师除了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应忽视,如此才能对学生做出更客观、全面的评价。本文主要以加德纳"多元智能评价理论"的多元性评价方式,浅谈其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