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琳琳 《云南档案》2012,(12):42-44
档案信息资源碎片化对应的是一种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零散化的信息传播模式。档案微博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传播媒介,在档案信息资源碎片化传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些不足之处,本文试对利用微博平台传播碎片化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媒介,契合了现代社会条件下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不断地触及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本文分析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档案受众研究逐渐成为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档案受众需求入手建立档案资源开发模式顺势已提上日程。本文分析档案受众构成、凭借大数据及网络信息等技术、统筹人员配备是建立新模式的必要条件,明确开发要素与影响因子、优化档案资源开发内容、整合传播媒介、注重反馈,最终建立“受众—开发—反馈(受众需求)—再开发”环式螺旋上升开发模式将成为以受众需求为基础的档案资源开发模式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纯网络杂志的传播学视角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了纯网络杂志的特点,包括其编辑出版人员的社会角色、传播内容特性、传播主体特征、受众群体特点及传播效果特征等,以期明确纯网络杂志在传播学中的地位及其传播特性,发现纯网络杂志作为新型网络传播媒介的优势与不足,促进用户对纯网络杂志资源的了解与利用,进而促进纯网络杂志及整体网络出版业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是施控角色和受控角色的统一体.施控角色表现在档案部门对于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三次把关、传播媒介和传播范围的控制.受控角色体现在档案部门的传播活动要受到政治控制、经济控制以及自身控制的制约.通过分析传播者的控制角色,达到弥补现有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理论研究不足,重视档案部门在传播活动中起到的主动控制、计划控制、规模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网络环境对档案信息传播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传者等三大要素的影响,提出了消除网络档案信息传播障碍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祝金梦  贾慧娟 《山西档案》2021,(1):111-119,93
[目的/意义]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具有简短、微小、精确的传播特征,在为档案信息传播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多样化的传播风险,亟待规制。[过程/方法]首先阐释微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的传播特征,同时从传播源、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方面系统梳理档案信息微传播所面临的风险。[结果/结论]结合档案信息传播内外部环境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即提升传播主体的专业素养、加强传播技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深化微媒体平台运维制度建设、健全微媒体传播的监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全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馆充分利用媒体融合优势,最大化实现档案价值,服务社会大众,传播档案文化的一项活动,其能力大小与社会背景、馆藏资源、技术应用、信息传播媒介、服务人员、用户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提升方式可以从资源建设、技术应用服务方式创新、信息裂变式传播、人才保障角度实现。  相似文献   

9.
1998年5月,联合同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标志网络作为新闻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信息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JC)最近几次的统计报告,网络新闻在中国网民对网络信息需求中始终位列前几位.网络新闻正以其更快的时效性对受众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而作为新闻写作活动中的人,网络新闻写作主体与受体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播的影响与档案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对网络传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网络传播对档案信息传播的三大基本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传者)的深刻影响,并在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趋向“三论”(即消亡论、并行论、融合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档案信息传播发展趋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与公众档案信息获取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许多人多角度研究信息传播者时,信息接受者——受众理应受到更多关注。本文在信息网络传播权要义及其合理使用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受众视角下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合理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基点,重塑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合理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政务微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公共治理手段,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当前,我国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存在着诸多缺失,需要我们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是指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对受众及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对于长期具有封闭色彩的档案信息而言,对其传播效果的关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进步。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研究的目的在于,使档案管理者真正关心档案信息传播的实际结果和档案信息价值的实现,同时探索获得理想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之途径。由于档案管理的集中性和专业性,档案馆是面向社会传播档案信息的主体,所以档案馆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一、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构成及特点一般来说,传播效果都是通过传播活动作用于受众心理,在受众认知、情感及行为乃…  相似文献   

14.
张磊 《东南传播》2021,(11):142-144
移动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深刻变革,人们的传播活动被分割为一个个不同的场景,不止产品消费市场,甚至政务都开始以场景为单位为大众提供服务.在场景化大背景下,新闻文稿作为单一的以文字为载体传播新闻内容的媒介,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只考虑文本的撰写,还必须将场景思维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在新闻选题、撰写内容、发布内容的过程中将人们阅读信息的客观场景、信息能够带给受众的目标场景考虑其中,使受众置身于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场景中,从而感知、阅读、内化传播信息,最大化利用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与自媒体的介绍,提出了自媒体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利用自媒体传播,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的受众范围扩大,为解决档案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鲜的传播机制,但目前存在着可供传播的档案信息资源少、档案信息的"把关人"发生变化引起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等问题。因此,笔者从立足现有馆藏、改变传播策略、对档案信息进行把关以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明确受众目标三个方面提出了怎样更好地建设自媒体时代的档案信息资源传播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6.
马宝增 《青年记者》2003,(5):50-50,55
施拉姆受众选择概率公式如下:可能得到的报偿÷需要付出的努力=选择的概率,是美国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以经济学“最省力的原理”为基础提出的估计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概率公式。它表述的含意为,受众为什么选择某种媒介为信息来源,以及某种媒介被受众选择的可能性的大小。经济学中“最省力的原则”,揭示了人的一  相似文献   

17.
王澜 《新闻导刊》2006,(3):41-42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新世纪社会信息环境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网络传播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因其全方位开放性.给最广大的受众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社会,大众传媒是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它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成为亿万受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受众心中有很高的信任度。因此,作为传播媒介该如何提供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对信息怎样选择等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媒介——新媒介的诞生以及网络新闻传播对网络传播媒介受众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等所带来的变化,结合网络新闻写作教学和研究实际,介绍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阐述了网络新闻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网络背景下档案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资源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作为档案机构,要在网络时代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储存、传递、共享的作用,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等设备,并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对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和整合,更好地为档案信息的利用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