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蔺志东 《武当》2006,(11):25-26
襄县心意六合拳的炮,意为用拳击打。其拳势刚猛,简练实用。具体有:冲天炮、窝底炮、火身炮、裹身炮、裹边炮。一、冲天炮用法:1、乙方(穿黑衣者)用右拳进攻,甲方(穿白衣者)上左步以左臂向外格挡敌拳(图1)。2、甲方上右步以右拳从下向上击打乙方下颌(图2)。要领分析:1、当乙方用  相似文献   

2.
张笃新 《精武》2003,(2):5-5
河南派马氏心意六合拳自古极为保守,由于其比较完整的保持了古拳艺原貌,而闻名武林。心意门内历代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受师长言传口授方式的影响,外界人即使有幸见其形,亦难知其用。本拳的特点为招法凶猛,用法狠毒,拳把一开,严密紧凑,动静分明,朴实无华,一左一右直线运行。要求明三节、齐四梢,闭五行、知七拳,三性调养与内劲发力。  相似文献   

3.
孙保才 《精武》2006,(8):43-43
河南尚派心意六合拳的发劲是什么?怎样寻找自己的拳劲?“遇人好似弓断弦”是心意大侠买壮图对发劲的形容,即在富含弹性的伸拉中,双手间似无形地形成很多弓弦,在即将发劲的瞬间,劲力似崩裂断弦般展放。双手间伸拉的无形弓弦的长与短,可能就是发劲中的长劲和短劲。而  相似文献   

4.
四把捶为心意六合拳门内唯一的经典套路,又称"看家四把",历来为各代心意六合拳家所珍视。近几年来,笔者经常有机会与邓州其它支派的心意六合拳界师友及过往邓州的心意六合拳拳师交流,通过对各支四把捶头拳、挑领、鹰捉、斩手的比较,发现在长期的承传中,由于地域,师承及传承者个人素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朱伯伦 《武当》2007,(7):25-28
姬龙峰原传心意六合拳,必须在“心意内功”、“十形站桩功”的基础上,方可盘练“十二把”。故在《姬氏墨本拳经》  相似文献   

6.
7.
徐太平 《精武》2007,(1):26-27
太极打手是太极拳练习技击的方法,不练打手,很难深刻领会太极拳法的各种要求,很难学以致用。“走架(练套路)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要求在练习太极拳时必须处处想像着与敌手对阵,无人若有人,揣摩每招、每式的作用,灵活运用拳架中总结的各种技击方法和动作。本文介绍的这套打法捶法。是笔者综合各派拳法创编的,是太极拳打手的具体打法。其采用的是孙氏太极拳的高桩身法和进必跟、退必随的步法,武氏太极拳的步法在里面也有所体现,全套打完共击拳230多次,使太极拳能打、善打、敢打,并能适应散打、搏击运动。动作以刚为主,柔为辅,招招既打又防,势势能攻能守,连贯顺畅,节奏分明。速度可快可慢,劲道可大可小,力度可轻可重,动作可柔可刚,因人而宜,灵活采用,呼吸可采取自然呼吸,也可配合呼吸,整个套路让人感到十分新颖、自信、轻松、简单,适合各种人群习练。此套路共有四十八式,可以全套习练,也可以拆出单式习练。下面向大家重点介绍其中的五个捶法。  相似文献   

8.
文启恩 《武当》2003,(5):40-41
蔡李佛拳,乃广东名拳之一。该拳集蔡家、李家、佛家三种拳法之精华于一体,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技法全面,长短桥并用,大小马兼备,步法灵活,擅腿法。动作快速连贯,攻防紧密,刚劲有力,技击性强。  相似文献   

9.
马虹 《精武》2007,(1):28-28
拳论有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又云:“专武事者.不为养生而成者,小成也。”所以养生功夫,是太极功夫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太极拳所具有的科学锻炼方式,练中就包含着养,应该是养练一体。尤其是陈照奎老师传授的传统太极拳,其拳架锻炼的诸多要领及其内涵,都是练与养结合  相似文献   

10.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53-54
《大成拳和意拳的区别》一文,是先师20世纪八十年代所作,一直收藏未发。试观此文,详细论述了大成拳和意拳的异同,解答了困扰大成拳学子的一大疑问,并对大成拳和意拳拳学本质做了颇为深入的讲解,可以此文作为分辨大成拳与意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段何辉 《精武》2004,(1):40-41
目前,太极拳界论述各种理论和关于健身的文章较多,但是研究和探讨太极拳核心(技击)作用的文章却较少,显得美中不足。究其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在一些人大脑中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当代有较高技击水平的名家并不太多,超越前人的更是难寻;三是有的“名家”没有实战经验,水平还停留在理论上;四是论述理论相对较为容易,论述技击难度要大得多;五是受当今人们兴趣爱好的影响,一些太极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技击有它的独特风格,其巧妙全在一圈中。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它是辩证哲学、力学、心理学的结合。练  相似文献   

13.
胡克禹 《武当》2004,(3):17-19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研究事物与事物间的区别,就要十分重视研究它的特殊性。研究太极拳也是如此。中国的太极拳主要有陈、杨、吴、武、孙、赵堡六大门派,拳架风格各个门派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陈式太极拳善用缠丝弹抖之劲,爆发力强;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徐言平 《中华武术》2006,(10):42-43
太极推手科学地综合了太极拳运动中的精华:棚、捋、挤、按。它将人体各部关节和各组肌肉的活动与呼吸相配合,吐纳养生,强身健体,进而可提高技击对抗技术。 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广泛开展,太极拳爱好者在掌握高层次单练技艺的基础上,对练习太极拳推手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总结多年来学习太极拳的体会,我认为太极拳运动是先辈们在研究击打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练拳架的同时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武术以训练击打技术为重点,于是产生了太极推手运动。  相似文献   

15.
16.
林辉 《精武》2004,(4):24-25
自然门盛名远播,其技法以“自然”为宗旨,并无固定拳套,《自然门功法之应用》更是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用联系的观点看武术中的“外家拳”与“内家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集技击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及丰富的内容体系,因此也就有了对武术内容分类的众多尝试。其中,“外家拳”和“内家拳”代表武术流派中两种不同的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十三、洛阳马兴传四把捶 。师承:洛阳马兴→马梅虎→刘万仪→马梦乐→夏至诚→曹文庆→宁夏张镛。 动作说明(演练:张镛)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形意拳,是我国众多武术门派中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优秀拳种,与太极、八卦掌、少林拳并称为中国北方四大名拳。形意拳最早曾名"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它扎根于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形成与发展均受到传统文化的极深影响。在拳理拳法、功法技法、演练方法、套路编排、武德修养以及养生技击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又因本身所具的独特运动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所以愈来愈受到海内外广大形意拳爱好者的青睐与瞩目。  相似文献   

20.
三十、湖北沙市徐四喜传龙形四把捶 师承:唐万义→南阳石桥周德文→徐四喜→杨家兴→徐学海→徐仁安。 "龙形四把"是河南派心意拳最精套路之一,龙上能升空行云,下能入海翻江,身无定形,体无常态,腾落闪展,变化莫测。龙有搜骨之身,力可排山倒海,善探爪取物,快捷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