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国 《武当》2004,(9):26-27
形意先哲有经云: 混沦一气内外修,泾渭不分至道由。 空洞自然凝神静,化虚还原此中求。 夫先哲之道,法天地之于一气,宗老子之自然而无为。盖天地一气,乃混沌之气,浑浑沦沦,阴阳未分,然形意之法,淡泊宁静,恬淡虚无,虚极则神,静极必动,动静相搏,阴阳调和,道法真谛,禀自一气,冲发二气负阴抱阳,生机不息,和衷共济,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2.
宣焯山 《精武》2007,(3):46-47
序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迨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同一全体功用。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能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练习时,身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果得其妙道,亦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气矣。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有其独特的立意与通盖.它蕴涵着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并依附于道家的阴阳学说,练形于外而运化于内,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太极”本来是指"气”的原始状态.<朝秘正义>中说:"太极请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分羊传>中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起造天地,天地之始也.”就是说太极是一个无限大的混沌之气,也叫"太和”之气.它包裹天地八方,生成万物,并赋予万物生机.  相似文献   

4.
戚建海 《武当》2005,(2):13-13
太极易图者,宇宙之缩影,浑圆之象也。神明府中之渊微,炼丹术之精髓,行功火候之妙门。太极之初,恍惚之象,两极未生,阴阳难分,故日无极。无极之象数为(零),有极之象数为(一)。自无而有,天地人万物道同。无极动而太极生,太极动而天地互恋丝相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太极之阴阳两仪生。阳主动而阴守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动静相间,昼夜分明,无始无终。  相似文献   

5.
静在无极中     
《太极拳经》(明·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这就是说只有无极才能生太极。所以后来的太极各门派都遵守:练太极拳必须从无极式开始。什么是无极呢? 无极就是无念、无象。古人论道说:“盖未有天地先有理,理为气之阴阳主宰。”未有天地就是在鸿蒙混沌阶段,没有意念,没有形象。这就是阴阳未分,清浊未判的世界。这就是无极。  相似文献   

6.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5,(7):16-17
练习心意拳,要懂得“中和之道”。所谓“中和”之道,乃阴阳和合也,阴阳均衡,二气得调之谓。人在天地之间,能秉承天地之气,则能得中和之气。古人有:“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并且还说:“天下万物,同一和气。”而人则是“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7.
太极者,绝对之始终也,故凡一切事物,皆难越此规。空以无,无以静,静生动,动则化,化则极,极则变,变则复,复则静,静归无,还其本来面目。《太极拳论》开篇第一句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凡修炼太极拳者都应知其始终  相似文献   

8.
翁心诚 《武当》2024,(1):49-51
<正>修道静养法要,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总体言,可分两类:一为以动为主的法门,一为以静为主的法门。当然这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不是究竟的研究。因为动与静不是绝对可以分割的。如同阴阳、虚实、有无、色空等概念,它们具有统一性,同时具有对立性。本文侧重谈谈静养的问题。古人言:静里乾坤大,定中日月长。又说:静极直超天地外,定中常见伏羲来。这是讲的静定的境界。达此境界,其养生之效不请自来,不求自得。这个境界的追求不仅仅只是道学、  相似文献   

9.
张三丰  王宗岳 《武当》2011,(10):15-16
(接上期)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太极之先,本为无极鸿蒙一气,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二仪分,天地判,始成太极。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生。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成  相似文献   

10.
阿武 《中华武术》2003,(5):53-53
柳海龙是英雄,宝力高是汉子。所谓英雄,必有豪气盖天下,必有战绩骄天下,必有名声震天下。所谓汉子,乃正气堂堂,英风侠义,天地之间卓然挺立。骨是硬的,气是盛的。 汉子是有资格挑战英雄的人, 汉子是可以成为英雄的人。 宝力高能否成为英雄, 在于这一战—— 2003年4月11日, 号称“新柳宝传奇”之战。 这一战, 万众瞩目。  相似文献   

11.
高中山 《武当》2008,(3):42-44
第三部分 修道德之性 【原文】鼙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不以愚虞圣。人以奇期圣,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八卦拳都是内家拳,其理相通,取名同出一源,都是由古代太极八卦图取义得名。要知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必先知太极之含意。“太”是大字加一点,所属指事字,盖大之有加焉。“极”,本是指屋极,取义为顶端或最高点。“极”又加“太”字组合,说明此量至广至大至精至微至中至正。太极即太虚。太虚为空空之境,真气所充,神明之宫府,无运不至,故主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太极乘气,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就是太极生阴阳之理。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的拳理特点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拳师陈王廷借用了宋代关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分二气为阴阳,阴阳相生而有天地的太极哲理,引用《易经》阴阳辩证观点,以动静、刚柔、内外、进退、分合、虚实、张弛、攻防、疾缓、曲直、左右等相对的动作组合成统一体.旧拳谱将这些矛盾统称为阴阳,故“太极为阴阳之母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周流通畅,而得敛聚神气之法.练太极拳者,应以养心、生性、聚气、敛气为主,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能聚,神必乱之.心性不接,神气不交,则全身四肢百体,莫能一气.虽依势活动,难成功效.练拳者若善于掌握、运用这些古典朴素的哲理与对立统一规律,就可以使动作协调,气息畅通,达到坦  相似文献   

14.
A 钓鱼宜静,浮躁乃钓之大忌,只有心平气静才可能钓到鱼。关于这一点,有则古代寓言作过十分精彩的表述。  相似文献   

15.
刘传札 《围棋天地》2008,(24):92-93
人们皆知音乐是人类的高级语言,书画称苑,文化称大观园,戏剧称梨园。为什么围棋可以称“天地”呢?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围棋构造中就有“三百六十有一”周天数,“天圆地方”、“天盖地”之象,它通过黑白棋子正反物质流的演绎,阴阳消长,产生出象、气、理、数的变化——又由于历代文人墨客弈者高手均在他们的遗文中留下“尧造围棋”、“圣人制器、精义入神”、  相似文献   

16.
黄国钧 《健身科学》2010,(10):11-11
入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养生方法。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可长生”(《庄子·在岩》)。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养生观,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为修道根本。佛家主禅定,  相似文献   

17.
梁浩 《武当》2009,(2):6-7
该功法简单易学.得气快.县有疏筋、通经.行气通络.吐纳祛浊.采天地之气、日月精华.营卫全身之功,故能祛病延年强身体.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 顺应自然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也就是说,人作为生存在浩瀚自然界的一分子,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即所谓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属内家学术,练的是动静两功,内外双求,性命双修,以心意行气为法则,以内外双求为宗旨。从无权入门,静极生动,动分阴阳而成太极,再在心意的主宰下,运行阴阳二气,通遍周身内外,引导匹肢百骸通过开合、动静、虚实、松紧、升降、吐纳.收放、蓄发.伸屈、长短、刚柔.进退、顺逆、卷展等运动体现太极阴阳的变化,经过长时期的修炼,逐渐向太极太和顶峰攀登。然而现在不少太极拳习练者,没有真正领悟或忽略了太极之真义,把太极之形与太极之气分割开来,虽练习等年,收效甚微。首要的问题是:怎样练功?如何培养内气?本文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录八门五步人身太极解八门五步用功法太极分文武三成解固有分明法大极下乘武事解粘黏连随太极正功解顶扁丢抗太极轻重浮沉解对待无病太极四隅解对待用功法守中土太极平准腰顶解身形腰顶大极四时五气解图太极圈大极血气根本解太极进退不已功太极力气解太极上下名天地太极尺寸分毫解太极人盘八字功太极膜脉筋穴解太极体用解太极字字解大极大武解太极节拿抓闭寸分毫解太极懂劲解太极补助气力解八五十三势长拳解大极阴阳颠倒解共三十二目八门五步棚南振西挤东按北采西北树东南肘东北靠西南北方位坎离兑震类乾坤民八门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