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瑶盛  孙建国 《武当》2007,(2):11-14
十三、倒撵猴左脚跟拧地,脚尖内扣约90度,右脚向西南方迈半步,脚跟着地后,右脚蹬地逐渐成右脚弓步。两手由拳变掌,左手掌心向下,位于小腹上侧,左手竖腕坐掌,位于左胸前侧,掌心向右,五指斜向上,目视西南方45度角(图41、42)。  相似文献   

2.
序说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亦称“李家三路小架”,武式太极一路中捋架于1857年研创,武式太极二路炮捶于1859年研创,武式太极三路小架由永年广府西街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鱥,于同治壬戌年(1862年)在母舅武禹襄所传拳  相似文献   

3.
孙建国 《武当》2007,(1):4-7
序说 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亦称“李家三路小架”,武式太极一路中捋架于1857年研创,武式太极二路炮捶于1859年研创,武式太极三路小架由永年广府西街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于同治壬戌年(1862年)在母舅武禹襄所传拳架基础上,多年苦练研创的第三套高层次功夫架。一路中捋架和二路炮捶,已在《武当》杂志1998年1期至10期系列刊登,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而三路小架一直在恩师所著《秘谱》中保存,多年来从未披露于世,更少传于外姓人,直到我的恩师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传于永年个别人室弟子。为继承和发扬先辈传统武式太极拳系列完整套路,使恩师所传系列套路真谛免于失传,本人首破家传门规,特将三路小架披露于此,望太极同仁参阅,共研揣摩其奥妙真谛。并对本门传人朱瑶盛、柴剑鸿、金爱平三同志的大力协助整理表示谢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孙建国 《武当》2010,(8):18-18
武式李传太极拳有三种徒手拳架套路,即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分别始创于1857年、1859年和1862年。皆为永年武禹襄与其二甥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桩功更源于之前,之后便义有刀枪剑杆及推手等十多种套路传承至今,各有其功能所应用。现将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恩师所传三种徒手套路功法与桩功的关系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第四段 56上步拦推刀 接上势,两腿挺膝微起,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向前上步:同时,右手握刀内旋拧臂,随身体由下向前外旋拦压,左掌随上步摆至左上方:目视拦刀(图73):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向前上步微屈膝横裆步;右手握刀.随上步顺势前上方推击,左掌不变;目视推刀。(图74)  相似文献   

6.
刘登信 《武当》2006,(8):15-17
动作四:按劲:甲接捋势不停,屈右腿,含胸,向左转腰收胯。同时,右手向右下方走弧线按乙之右手腕,当乙右手下落后,接连扶按在乙左小臂上,左手在顺时针方向旋转捋的过程中,顺劲用手掌扣盖住乙左扑面掌手指尖,两掌合力向前、向左推按,意在使乙向右后方跌出。(图25)动作五:乙方仍用右  相似文献   

7.
喻承镛 《武当》2006,(9):10-13
第六式:左右搂膝拗步掌接前式,右手自头上向左肩头搂化,同时微蹲向左转身扭胯,左手亦由下向后搂起至与左肩平,重心在右腿,左脚成虚步,面向北(如图29)。  相似文献   

8.
雷师泰 《武当》2008,(4):17-19
十五、懒扎衣 1.撤左脚,坐实的同时,左手腕里裹至手心向上,右手自胯部前伸至左手上面,手心向下,与左手配合如共同抱球状,一起拉回到小腹处,右脚同时随撤到左脚前,足尖点地。  相似文献   

9.
郭树璞 《武当》2007,(6):11-14
(接上期)5、雷鸣电闪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前弓的同时,右掌翻转,掌心向下,从前下划,向左经腹前向右再向前伸探,两腿不动,吸腹内收。拧转腰身,臂肘一起运行。眼视右手掌(图7)。  相似文献   

10.
喻承镛 《武当》2007,(1):16-19
(接上期)第十一式:金鸡独立接前式,上身由前探姿势直起,右勾手变掌由后经右肋旁随身提起,屈肘上托,肘尖朝下,掌心向上,掌根朝前;同时,右膝紧随右手由后向前,向上抬起,膝与胯平,  相似文献   

11.
刘登信 《武当》2005,(5):10-12
(接上期) 11.退步狮子张嘴①右足蹬,身体略向左前探, 左掌往左足尖反背拍出,似碰非碰之际,左足蹬,开右胯,身体重心移至右足。不停,提左足往右足后套插的同时,左臂由下回挂,意在小手指,掌心向里,屈臂横护于胸前, 右臂随动从下往外上环绕过额顶下掩(图67、68)。②不停,提右足往右后方侧横开一大步,身体重心右移,随动右臂从下过档环绕至右胯以手背向右上撩击,高于肩平(图69、70)。③右足蹬,开左胯,身体重心左移并拔腰背,略向左前探的同时,左掌以手背向左拍击至左足尖前。右掌随动直臂内旋,掌心朝下(圈71)。  相似文献   

12.
13.
①上体先右转,右脚向左脚后倒插步,前脚掌着地,两腿交叉靠拢,右膝盖贴近左膝窝(左脚全脚着地,脚尖外撇,右脚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随之上体再左转,两腿全蹲,臀部坐于右腿脚跟处,成左歇步(蹲腿高低要因人而异,但上体必须中正);同时,右手剑在体前剑尖朝下,先向右,后向内画半圆,然后从腹前向左穿剑,剑尖向左(右手心向上);左手剑指随着右脚插步和右手剑画弧穿剑,向左、向上、向右、向下画圆附于右腕处(左手心向下);眼看剑尖(胸向南)(图49、50)。  相似文献   

14.
喻承镛 《武当》2006,(10):11-13
承接左倒转肱之末式,左臂由后向上向前回屈,使左手屈伸到右肩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右,同时,右臂亦由前向下向后收回,使手至左肋下,掌心向上,掌指朝左。右脚也同时收至左脚前,面向正北(如图70)。  相似文献   

15.
第二段(八)转身带剑。①重心后移至右腿,上体右转,左脚尖里扣,重心再移至左腿,右脚提收至左脚内侧成虚步;同时,右手剑先向左迂回(折叠),左手剑指向右落附于右手腕内侧(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然后随着转体剑与剑指向右画平圆。待转体胸向西南时,剑斜横于胸前,剑尖斜向东南,剑高与胸平;眼看左前方(图22)。  相似文献   

16.
张修睦  冯景春 《武当》2003,(9):18-20
本文介绍的武式太极拳是武派另一代表人物——李启轩所传拳架。启轩名承纶,是李亦畲长弟,当时两人一起跟武禹襄学拳。此拳由李启轩之孙李福荫传于霍梦魁。因此,霍梦魁所传武式太极拳保留了较原始的拳架和练习方法,如拳势中有360度云手及鸳鸯脚等。此拳每势的演练,不提“起、承、  相似文献   

17.
①上体微左转,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脚撤至左脚内侧成虚步;同时,右手剑回抽,剑把贴近胸部,剑尖向右上方,左手剑指落附于右腕上,手心向下(图35)。  相似文献   

18.
马雷石 《精武》2007,(6):36-37
硪身一、十字手(同前)(图1)。二、硪身1.盘法承上式,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双  相似文献   

19.
杨维 《武当》2010,(2):24-26
三十二、回身右拧翻式(回身右拧翻掌) 以左脚为轴向左后转体180度,右腿屈膝上提呈“提裆腿”,随转体旋身之劲,右腿向下落在阴阳鱼呈马步桩的同时,右手翻掌从外向内,再向外划弧拧转,使掌心向上,高与胸齐。左掌翻掌从下向上向外划弧拧转,使掌心向下,置于额前,目视右掌(图66)。  相似文献   

20.
孙建国 《武当》2011,(4):14
太极拳推手是检验太极拳套路及身法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双方知己功夫和知彼功夫的一种习练手段。通过一段时间或几年的太极拳套路的演练后,一定要通过太极推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合乎太极拳内外三合之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