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行天下     
乔汉 《武当》2007,(6):1-1
极“左”使人简单粗暴,无知无畏;功利使人偏执贪婪,丧心病狂。否定武当有拳者,多少都带有以上两点特征。唐豪、顾留馨鼓吹陈家沟创太  相似文献   

2.
魏坤梁 《武当》2005,(11):29-32
上世纪三十年代,唐豪先生断然否定传统太极拳源流观,破天荒提出太极拳是二、三百年前十七世纪明末清初时温县陈家沟一隐退老人陈王廷所创造的观点,其几乎唯一的证据是《陈氏家乘》所载陈王廷一首词中“闷来时造拳”这句词语。唐豪自言“予十余龄失学,考据一道,初未敢望”(见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140页),由于他古文基础低,看不懂全首词的整体意思,误将“造拳”理解为“创造拳术”,从而一口认定“太极拳为陈王廷所创造”。  相似文献   

3.
路迪民 《武当》2014,(10):40-40
众所周知,杨式太极拳的祖师杨禄禅,当年三下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太极拳。但杨家的传统说法是,太极拳创自武当张三丰,后经数代传至王宗岳,王传蒋发,蒋传陈长兴。因此,杨式太极拳不是由陈王廷发明的“陈式老架”改革简化而来,是正脉承传的武当派武术。此外还有一说,即杨禄禅另得高人传授。上世纪持此说者,有宋志坚、贺洪明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4.
马原年 《武当》2005,(7):14-15
太极拳的老祖师张三丰说过,“欲大成者化功也,欲小成者武事也”。这里的“化功”,我的理解是走化上的功夫,“武事”是指主动进攻的功夫。武术是打人的功夫,但这位老祖师却认为从走化上下功夫,才能达到大成,而从进攻入手,只能达到小成。  相似文献   

5.
桂村夫  纪灏琼 《武当》2015,(2):44-45
关于太极拳源流的考证和研究,不少学者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自从中国武术史研究学者唐豪挑起关于太极拳源流争论八十余年来,围绕太极拳究竟是湖北武当山道人张三丰开创,还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开创的问题,争论越来越激烈。除此之外,尚有老子创太极拳说,此说一直不是争论的主题。本文根据前人(包括挺张者和挺陈者及陈家后人)的丰富考证和研究,吸收其合理的和可信度较高的成果,综合成文,以便  相似文献   

6.
于志钧 《武当》2008,(6):30-31
有关方面认定:“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这种认定是荒谬的。其实,我们说,这是现代中国的一桩侵犯知识产权的惊世巨案!我们有如下证据:  相似文献   

7.
于志钧 《武当》2014,(1):36-39
太极拳是谁发明的?是中国武术史的重大事件。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初,唐豪投枪,说:"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创造的。"从此,一场太极拳源流之争在武术界掀起。1959年,唐豪殁,顾留馨继承唐豪观点。在1964年,顾以唐豪、顾留馨名义出版《太极拳研究》一书,肯定了太极拳为陈王廷所创,并批判张三丰创造太极拳为"仙佛附会"之封  相似文献   

8.
李万斌 《武当》2010,(12):34-36
(21)《武当》1987年第一期载有刘会峙先生《武当赵堡太极拳的源流及特点》一文,其中述及赵堡太极一支传递关系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邢喜怀——张初臣——陈敬伯——张宗禹——张彦——张应昌——张汶——张金梅——张敬之——侯春秀——刘会峙等,至此共为十四代。  相似文献   

9.
吕树发 《武当》2009,(3):27-28
笔者毕生酷爱武术,自1984年起,多年从事陕西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又长期工作、生活在宝鸡。现就本人掌握的有关史料和了解的情况试图从张三丰在宝鸡的踪迹看其与太极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路迪民 《武当》2014,(1):40-43
(接上期)抗争的阵容及实质分析上述三次抗争,参与者都是武当武术的主要传人,由此也可看出这几场争论的实质。前文没有提到,然而是支持这场争论的一个统帅人物,他就是贺龙。众所周知,贺龙是共和国的元帅,曾长期担任国家体委主任。他也是武术世家,自己还在1931年到武  相似文献   

11.
张钰 《武当》2001,(9):62-62
张三丰是道家武当派祖师,出生于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辽东懿州,《明史》与《辽东志》对此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2.
朱道琼 《武当》2013,(6):32-33
在中国,源自武当山张三丰的"杨式太极拳",从乡村带到京城而彰显于世的第一人是杨露禅。其孙杨澄甫"大器晚成",40岁后尽得真谛,被称为近代"中国太极第一人"。澄甫高徒傅钟文于1963年著《杨氏太极拳》,1989年著《杨氏太极拳教法练法》,他不仅将杨式太极拳套路定型,而且提出练法要领240多条、练法要求230余条、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220余条、技术分析110多条,成为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钟文之子傅声远,9岁自河北永年到上海随父习  相似文献   

13.
乔陵 《精武》2009,(3):21-21
武当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个拳种,也称为内家拳,其归属于道教武术门派。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同时又是参研道家传统的内丹心法,遵循太极自然演化之理而形成的一门拳技。相传是明代道士张三丰所开创,据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张真人传》中记载:洪武初至蜀太和山,结庵“玉虚宫”自行修炼,洪武二十七年复入湖北武当山,与乡人论经。信信不倦,一日在室谈经.有鹊在庭,其鸣如方论,真人由窗视之,鹊在树,注目下睹,地上一长蛇,蟠结仰顾。少顷.鹊呜声上下,展翅相击,长蛇采首微闪.躲过鹊翅,鹊自下复上,俄时性躁,又飞下翅击,蛇亦蜿蜒轻躲闪过,仍作盘形。  相似文献   

14.
北京 《武当》2009,(11):16-18
真正的太极拳是“阳春白雪”,不下些狠功夫是根本得不到其真谛的,不出些血本也休想进入它的殿堂。太极拳是道家养生文化和道家武术文化的产物。从历史溯源来看,太极拳经老子、尹喜、麻衣道人李和、陈抟、火龙真人郑思远、张三丰等历代祖师逐渐发展而成。  相似文献   

15.
褚红霞 《武当》2012,(8):37-39
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劲断意不断,轻启澎湃,挥洒自如。意念之间,自然举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这就是太极拳。太极拳崇尚积柔成刚,要求修炼者如同自然形态的水。如此,既有源源不断的后劲,又有迂回曲折之本能。所以,《太极武当》开篇中这样描述,这是  相似文献   

16.
王志远 《武当》2014,(11):17-20
太极尺拳武不耀武,而以柔弱示人;威不扬威,而以德技化人,其修为的最终目的是明确而统一的,即修为内劲。张三丰诗云:“年月日时空有着,卦爻斤两亦支离,若存会得绵绵意,正是勿忘勿助时。”说的是,长年累月的追求着法,最终总是徒劳“空”的,推求“卦爻”方位变化,权衡“斤两”轻重,最后亦是支离破碎的,唯有存得“绵绵意”才是根本。“绵绵意”,即绵绵气也。绵绵劲也。“勿助者”,顺其清静自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