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兴 《武当》2005,(6):46-46
《周易》这部古老的占筮经书,因其附有春秋战国时期所著述的《易传》(大种十篇),使其成为一部富有哲学性的典籍。而其中所揭示的天文历法及逻辑思维原理,则是古人认识自然规律,阐述"天道"的理论依据。对于《周易》八卦爻象的起源问题,一般皆认为先有三爻卦(经卦),然后才有六爻卦(重卦)。我认为,田合禄先生有关"卦爻源于山头历"的观点符合历史实际。在《山海经》中,记述了华夏原始人类用山头定位,观测太阳东升西落,南北往来的运动规  相似文献   

2.
黄鑫 《精武》2003,(1):22-23
转掌功是八卦掌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功法,也是最重要的功法。它既足八卦掌的内功,也是八卦掌所有招法拳路的载体,其作用就像水与船一样。没有水,船不能行驶,水浅则  相似文献   

3.
曹翃 《收藏》2010,(8):133-133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最初代表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在古人看来,宇宙万物中基本的八种自然物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后来将这八种事物结合在八卦上就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从而体现天地万物皆由太极八卦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周易·八卦》理论与武术散打进行结合研究,旨在阐明《周易·八卦》对武术散打战术思想的指导作用,以期进一步为武术散打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增云 《武当》2010,(4):13-14
六、游龙戏凤 起式,一脚向前轻步迈出,两手一前一后搬掌上提,与第一式的开头相同。见图7(1~2)  相似文献   

6.
郭会坡  林春生 《精武》2004,(7):10-11
八卦掌八字功是已故武术名家沙国政先生创编的沙式八卦连环掌中的基本功法。沙国政先生师承中国著名武术家姜容樵先生。沙式八卦掌有别于现今流传的其它八卦连环掌,因为它在保留了传统八卦掌技法的同时,又融入了形意拳的很多技法。姜容樵先生在《形意母拳》一书中写道:“习形意者,以八卦掌调剂之,自无偏  相似文献   

7.
任赵恩 《武当》2000,(10):4-7
太上无极动功十三势是道家动功,本功以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之理及《道德经》为指导,处处要求与道相合。何谓道?道就是宇宙根源,就是无极,制御着宇宙中的一切。道生天地,就是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天地生万物,天地万物归类而为八卦,属性分为五行。八卦为乾、坤、坎、离、震、兑、艮、巽,代表天、地、水、火、  相似文献   

8.
马军 《武当》2003,(2):4-6
概说 余自幼习武,有缘幸遇道家太极阴阳五行门传人青鹤道人(翟海鸥),蒙道人厚爱,收为爱徒,悉心传授太极阴阳五行门各项秘技,至今已修炼数十载。有幸于2000年10月之第二届中国武当拳国际联谊大会上.初次演练太极阴阳五行拳,荣获套路比赛一等奖,并且得到有关专家及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为使本门发扬光大,造福于社会,经恩师同意,愿将这门从不外传的道家秘技逐一整理披露,以飨武林同道。  相似文献   

9.
八卦     
奥登与迈克·康利这对曾经的高中兼大学同学将有望在一部电影中再度联手,而且都是扮演他们自己。据报道,有关这对好友的故事将被好莱坞的制作人搬上银幕,目前剧本已经由一位名叫Dave Krider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罗峰 《武当》2005,(1):17-19
太极一词是孔子为《易经》作《系辞传》时提到的,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者,大也。太,大二字古代常通用。大而能小,小又能大,大中含小,小中寓大。大指相对中有绝对。极,指尽头,极点,系无限之义。“乱极则治,暗极必光”,“极则必变,变则化”。变化之道乃太极也。  相似文献   

11.
郝文圣  史明 《武当》2004,(8):52-54
八式穴位拍打功,是余恩师民间中医针灸大家郝文圣(1906—1998)先师生前所传,郝师祖籍江苏省,1953年落户山西省运城市小杨村。郝师家传傅青主(傅山——道家龙门派第六代“真”字辈)医学,精擅妇科、针灸及各种疑难杂症。恩师一生悬壶济世,淡泊名利,生前几无传人,其问坎坷,非笔墨所能尽述。恩师生前亦擅武术,尤以太极为精,其所传医学功法是否为道家龙门派功法,郝师没有言明,只说是其家传,且历来心传口授无文字记载,故其渊源尚待考证。  相似文献   

12.
车星辰 《武当》2003,(2):27-27
读完瞿世镜先生《武林》2001年7-10期连载的《杨门弟子素描》一文后,令我感慨万千,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难得《武林》及瞿世镜先生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鲜为人知、回味无穷的杨式太极内幕。同时,困扰我多年的一个疑问——现行杨式太极为何都是柔软体操?也终被解开。原来,我们所见到的现行杨式太极拳架,几乎都是由顾留馨一手扶植的,由只懂外形拳架的某些杨式太极拳代表人物传播的。他们将  相似文献   

13.
摩腹功     
梁浩 《武当》2006,(4):43-43
本功出自清代方开《摩腹运气图考》。方氏为清代著名养生家,他从燕台方道外获此功法,即一生坚持习练,得以体健高寿,鹤发童颜, 年逾百岁而动作不衰,被人称为“活神仙”。  相似文献   

14.
四十九式经络动功对临床心肺疾病患者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胆固醇、血脂,从免疫学角度初步认为该功法能增强免疫水平.有健度长寿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庆春 《武当》2007,(12):45-45
《睡功总诀》讲道:"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吾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修炼睡功的要点乃"阳潜于阴"。那么,从人体的阴阳属性上划分,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精神属阳,肉体属  相似文献   

16.
洪耀 《武当》2009,(3):25-26
《王征南墓志铭》是清初大学问家黄宗羲所写,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他学问渊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他的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  相似文献   

17.
武当拳功论     
王炳生 《武当》2009,(4):4-6
武当拳功在“山以道显”,“道以山名”的历史背景下酝酿成熟。在道教文化精神熏陶下,经过著名道士张三丰等名家的推创,发展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大武术流派,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唯一著《武当剑谱》,黄百家著《内家拳法》,金一明著《武当拳术泌诀》,这些具有巨大科学文献价值的稀世珍品,充分证明武当拳功的存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大支柱,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去挖掘整理,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张冠杰 《武当》2006,(4):5-7
犹龙派太极拳,又名“隐仙羽化犹龙嫡派太极拳”、“七星太极拳”等,当地人为区别于其他门派太极拳则称之“龙形太极拳”。该拳据说是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根据《易经》太极阴阳变化的理论,及观看蛇鹊之战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2001,(7):40-42
和式太极拳系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创编。和兆元自幼习武,师承本镇一代太极拳名师陈清平。清咸丰年间,礼部尚书李棠阶邀其进京,和兆元武功精湛,曾统领清宫大内侍卫,官授“武信郎”。和兆元在京期间,精研武学,集思广益,融合老、庄之道,医家之学,《周易》《中庸》之理,创编了一套集拳、功、理为一体的新型太极拳——“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  相似文献   

20.
韦公远 《武当》2008,(2):46-46
1973年,我国中部湖南省长沙出土了轰动世界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墓中有一件彩色帛画——《导引图》(长140厘米,宽100厘米,高50厘米),其上有44个各种人物在练不同的功法。这是中国古导引法的精华写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