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老能  李瑞林 《武当》2007,(5):23-26
序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元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  相似文献   

2.
形意拳谱     
《武当》2009,(1):20-23
形意拳叙 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术有二,曰:文,曰:武。然武之所重者技艺也,况国家讲礼有法,蔸苗猕狩,各有其时,而其间精微奥妙,更有不客(可)率意妄陈者,余尝拟著为论,公诸同好,特恐言论不精,反悟(误)后世,此心耿耿,曷其有极,兹见岳武穆王拳谱,意既明畅,语亦纯粹,急录之以志,余爱慕之情云,  相似文献   

3.
张兴洲  谭大江 《武当》2003,(10):9-12
太极修道养生论解 修道练武者,道门皆为养生之功也。丰云:修道练武不养生,多病多灾不长命。五分练,五分养,功道自然长。武道以炼为主,以养为辅。文道主张清静无为,不争,退让,养生全形,顺其自然,纯在于养。武道之养,养精养气养神,炼则炼气炼意炼形。拳法以柔制刚,以  相似文献   

4.
王志远 《武当》2014,(7):28-29
[正文]歌诀七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校勘](1)“歌诀七”,[寿本]、[邹本]作“歌诀六”,[赵本]作“歌诀五”。  相似文献   

5.
王志远 《武当》2014,(6):18-20
(接上期) [正文]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校勘] (1)杨氏家藏本“屈伸”作“屈身”。 (2)别本“听自由”作“任自由”。  相似文献   

6.
7.
王志远 《中华武术》2005,(12):35-36
(1)“引路”,【万本】作“道路”。 (2)“功夫”,【姚本】【微本】【炎本】【图本】作“工夫”。【李本】作“工用”。【郝本】【祖本】作“功用”。  相似文献   

8.
宣焯山 《精武》2007,(3):46-47
序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迨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同一全体功用。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能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练习时,身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果得其妙道,亦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气矣。  相似文献   

9.
李瑞林 《精武》2006,(7):53-53
下面是形意拳第三代传人申万林于光绪二十二年抄录乾隆年间形意拳谱的部分内容: 《意拳谱历之概序》自姬公际可老先生在终南山得艺传给曹继武至戴龙邦先生留的意拳谱书上至姬公得艺约计90上下年的概括拳史此拳是由明末清初之梗概间重新又创立此拳立名为意拳现时使称为形意拳(注:此《意拳谱历之概序》由郭  相似文献   

10.
此《形意拳秘法》据其著者高降衡先生说。成书于民国二十四年。而高先生之师贾大俊先生与形意先师李洛能则是同时代人,且为同门师兄弟(见原谱师承表),那么,高降衡则与“半步崩拳”的郭云深为同一辈分。可见此书成书之早,不知为何竟然叫做《形意拳秘法》?“形意拳”三字本该是李洛能的“专利”才对。有关形意拳煌煌巨著,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姜容樵、孙禄堂等大家都有论著出版,然独不见此书(《形意拳秘法》)见著于当时。不知何故?近见日本杂志《武术》刊登《形意拳秘法》,故本刊全文刊发,以示其全貌。供形意拳人及此道爱好者研究之、析疑之!  相似文献   

11.
赵毓庭  吴家新 《武当》2008,(5):15-15
身体各部分工谱 一、头部五官的分工 1、眼睛 眼观六路视线平,脑令意随它先行,左顾右盼细侦察,瞄准对象不放松。眼是脑的中心苗,意念方生它先到,区分事物全靠它,辨别真伪它知道。  相似文献   

12.
戚建海 《武当》2005,(2):13-13
太极易图者,宇宙之缩影,浑圆之象也。神明府中之渊微,炼丹术之精髓,行功火候之妙门。太极之初,恍惚之象,两极未生,阴阳难分,故日无极。无极之象数为(零),有极之象数为(一)。自无而有,天地人万物道同。无极动而太极生,太极动而天地互恋丝相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太极之阴阳两仪生。阳主动而阴守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动静相间,昼夜分明,无始无终。  相似文献   

13.
王志远 《中华武术》2005,(10):36-37
(1)本篇采自【微本】。杨氏家藏古抄本题作《十三式歌》,【李本】题作《十三势行功歌》,【郝本】题作《十三势行工歌》,【图本】题作《太极十三势歌》,【孙本】题作《十三势歌诀》。  相似文献   

14.
王志远 《武当》2014,(3):21-23
(接上期) 意上寓下后天还(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相似文献   

15.
王志远 《武当》2014,(4):23-25
[正文]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相似文献   

16.
王志远 《武当》2014,(5):23-25
(接上期)[正文]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相似文献   

17.
皮传琼  杨伟丽 《武当》2014,(9):25-27
(接上期)四、分虚实原文: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所牵动。《拳谱》上说到的虚实问题共有七条,即,一、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一虚一实;二、不偏不倚,忽隐忽现;三、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四、偏重则随,双重则滞;五、意气能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换虚实也;六、变换虚实须留意;  相似文献   

18.
陈永霞  陈凌 《武当》2006,(8):10-12
三、全文释义练手余功虚实论拳术无有不讲虚实的,练手余功尤其如此。这里先讲身体的虚实,再谈拳术的虚实。那些身体虚弱的人,一般说来都是先天性的。那么这种先天之虚,亦即先天之不足,就应当用后天的方法来培补。培补的方法有许多,无外乎保养精神、强壮筋骨、滋补气血,这些精神  相似文献   

19.
曹树人  李广  钟春丽 《武当》2014,(9):12-15
(接上期)21、“猱”,磨盘式(弓步拐肘)释名:磨者,取其圆转聚合义,喻劲法;盘者,取其平衡分散义,喻内意。聚合者本体自性,分散者随意应之也。承前式,提右脚向前(西)震脚下落的同时提左脚,右手变拳向左下复朝上向右画一圆形,随震足而反背下砸,左脚前落进身呈左弓步。左手呈拳自左向前横贯,大臂平肩,小臂直立于身体中线,拳面向上,高与鼻平。与此同时,右拳后摆至右腿上方,拳心向前,目视左手前方平远处。  相似文献   

20.
王志远 《武当》2014,(2):12-14
[正文]歌诀一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