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Chomsky,Pinker等人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提出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及语言的固化作用,进而依据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分析大学生在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中出现的母语参与问题,在初,中级阶段,适当的母语参与相对来说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2.
母语思维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理据,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及语言普遍性。在教学中适当地利用汉英对比,可以发挥母语思维和母语知识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3.
母语思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思维存在于外语学习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及语言具有共同性的特点出发,去探讨母语思维的正面作用,分析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恰当地利用母语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魏小玲 《教师》2008,(24):113-113
母语思维对二语或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也是引起争论的热点之一。外语学习能不能利用母语思维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从语言具有共同性及母语和目的语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母语思维在外语教学中应有的作用。从写作的角度分析了母语策略与母语迁移的关系。由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一直强调用外语进行思维的重要性,但从语言习得和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完全排除母语思维是不可能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外语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母语思维与外语思维的关系,采用对比法进行语法与词汇教学,同时用母语辅助外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工具,思维是产品.思维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概括能力,它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借助语言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和判断.因此,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英语与汉语以及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相似之处方面,探讨语言思维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目的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使母语成为促进二语习得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 《培训与研究》2004,21(1):35-36
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质。本文试图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共同性及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来证明,母语思维有助于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个民族不仅有不同的文化,而且还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在语言上,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用词特点、表达方式等方面也不相同。该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外语思维对母语的反作用,并就如何排除外语思维的干扰,提高母语的输出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利与弊一直是语言教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从母语的基本含义、语言思维和语言运用的角度,论述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探讨了母语思维对英语习得所产生的正、负迁移以及由此而获得的习得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二语习得中的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研究较多,其实,目的语对母语也会有影响,即目的语对母语的逆迁移,但目前对此语言现象的关注不足。这里主要讨论了这种语言现象及其三种具体表现类型,即词汇逆迁移,句法逆迁移,语用逆迁移,这三种表现类型能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者的一些语言变化,进而为新形势下汉语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天赋"的"语文"是指人天生具备、获得的语言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是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综合语言素质——理性和艺术地运用母语的素质——的逻辑体系,它所强调的是应该"学得"。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习得主要是一个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当母语和外语的结构不同时,会出现有害迁移;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同时,会出现有益迁移.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有益迁移,同时克服有害迁移,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习者形成新的、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因此,在外语学习中,有必要了解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与干扰.  相似文献   

14.
“全语言”是当代风靡多个英语国家的一种语言教育的哲学。它不是一种指导狭隘实践的教条,而是语言观、学习观、人类观的融合体。从学习者、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三个方面来看,全语言是“作为全人的学习者在整体情境中对整体语言的学习”。全语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语言与语言学习的本质,反思和剖析母语教育的基本理念,重新思考母语教育的意义,树立母语教育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5.
母语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母语不仅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还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在外语教学中如何使用目标语言和母语,何时使用目标语言和母语,如何避免母语负迁移的不利影响,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根据Chomsky、Pinker等人的观点 ,进一步说明了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提出语言的固化作用 ,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 ,进而依据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分析了大学生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并根据这一关系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个体对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认知存在差异性,缘于个体抓住了母语语言习得的最关键时期并以极大的信息量早早地占据了大脑言语中枢。输入大脑的语言信息并与脑语言细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大脑构建了母语语言认知构架。当第二语言信息滞后地进入大脑言语中枢时,个体也试图去构建第二语言认知构架,因受母语认知构架的负迁移,构建过程异常艰难。因此,个体运用第二语言时也不能象运用母语那样自然。  相似文献   

18.
外语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情感因素、母语知识的影响等方面同第二语言习得存在重要区别,从而导致外语学习者所掌握的语言熟练程度远远不如第二语言习得者。尽管监控模式、语言知识模式、语言处理模式、社会模式是针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主要理论模式,但是每一种模式都对外语学习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是一种实践的语言观,是一种“言”与“行”辩证统一的语言观。这种语言观反对将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符号王国来看待,主张语言是建立在整个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一种现实的交际活动。与“语言决定论”和“思维决定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认为:实践决定了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语言是人们借助于特定的意指符号系统进行社会交往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学家,他认为思想全都依傍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定型,语言和思想是“二而一”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绝对不能视为小节,谁都应该花气力认真学好;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化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及各行各业乃至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都直接相关,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实践。叶圣陶对语言的本质、功用和汉语规范化诸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为推进我国语言的纯洁、健康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