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04名抑郁情绪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问卷测量等方法。结果与结论:每周3次,每次60 min的中等强度,持续12周的对抗性运动或非对抗性运动能有效降低抑郁水平。同时发现,运动干预后抑郁情绪大学生运动组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显著性提高,而抑郁情绪大学生对照组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无明显变化,逐步回归统计分析显示,自我概念对大学生抑郁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自我概念的理论建构、测评工具,及不同体育锻炼对人的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分析与讨论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干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天津地区的在读非体育类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在校研究生体育锻炼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文章在对调查结果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转变领导观念,充分重视体育教育,建立研究生体育教育长效机制,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从而为高校加强研究生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尽快提高研究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青海省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我省高校在读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和影响因素,为大力推进我省高校研究生体育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成都地区的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出研究生体育锻炼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锻炼表现出非科学性和随意性,二是体育锻炼时间和方式欠佳,三是体育锻炼观念和行为滞后.文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转变领导观念,充分重视体育教育,建立研究生体育教育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高校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高校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初步对策.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高校对研究生体育工作重视不够;研究生体育锻炼的需求较大;研究生体育人口较低,体育人口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研究生体育锻炼形式以结伴锻炼为主,参与体育锻炼项目以球类为主,研究生体育锻炼时段选择在下午和晚上,锻炼的规律性不明显,锻炼的场地以学校运动场为主;研究生的体育消费较低,体育消费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读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采用SCL-90和PARS-3量表对全国40处院所的在读研究生进行了测量,并对研究生的体育锻炼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30%的研究生有心理问题,并且随年级的增高心理问题加速增多,呈现出"U"型特征;2)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明显的性别与年级差异;3)一定程度的身体锻炼量可以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具体到各个因子上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参与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研究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参与的关系。对男生和女生的身体自我知觉剖面、知觉重要性剖面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证实了身体自尊分量表的变化都会引起身体自我价值感的同方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实施体育干预实验研究,探讨在我国化背景下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及体育干预策略对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学生、中学生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发展各自具有一定性别、年龄特点,随年龄增加,身体自我概念不断向前发展,但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发展任务;(2)初三年级(15岁)是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3)总体看,体校生身体自我概念在各个维度上均优于普通中学生,且两的性别差异也十分显;(4)不同专项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各子维度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5)运动锻炼能影响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改变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过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定量测试等方法,对华东地区部分高校在读研究生的健康意识、体质健康、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与本科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健康意识较强,但体质健康、体育锻炼状况较差,这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心理测量和教育实验等研究方法,运用体育活动干预手段,对高校一年级学生进行16周的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以及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较高。表明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身体自我量表(PSPP)、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以及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自陈问卷对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试和调查,以身体自我为中介变量,对心理控制源、身体自我与业余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南京市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倾向于外控,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控制源与体育锻炼的参与水平有显著相关;(3)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身体自我相关;(4)身体自我、心理控制源对体育锻炼水平的预测活动是通过两个途径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需求和现代人发展需要多样化的推动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由原来单一的研究型向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等多目标方向发展,由此也带来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必然趋势.面对新形势,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体育院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根据地方与学校特点创新培养模式.同时还应当树立多维的质量观,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抽样,对某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身体自尊水平与积极情绪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的PSW维度的均值显著大于高中生;男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及各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女生;运动群体中学生的PSPP及PSW、SC、PC与PF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非运动群体。结论:初中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明显高于高中生;男生的整体身体自我满意感及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和积极情绪体验要明显高于女生;体育锻炼不仅对中学生积极情绪有直接促进作用,且也能通过提高中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对其积极情绪起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长江三角洲30所高校所需求体育类研究生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高校对体育类研究生的需求情况,旨在为在校的体育类研究生能够在为今后就业准备以及培养体育类研究生的院校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不少,但关于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作用探讨却不多。本文从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层面入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自我决定理论(SDT)为基础,采用锻炼目标内容、运动行为调节(第二版本)和Godin的业余时间体育锻炼3个量表对664名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以考察青少年锻炼目标内容、自主型动机和不同强度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内在目标可正向预测剧烈、适度和轻度运动,而锻炼外在目标仅可预测剧烈运动;2)青少年自主型期望可正向预测剧烈和适度运动;3)青少年自主型动机在锻炼内在目标与剧烈运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内在目标与适度运动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基本支持SDT相关观点,但青少年锻炼目标内容对体育锻炼的预测作用具有文化特异性,不同强度体育锻炼的自主型动机预测作用和中介机制不一。  相似文献   

18.
从工作环境、自我实现、生活方式、求知进取、兴趣爱好以及外界影响等6个因素对体育学研究生考研动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是自我实现、求知进取以及兴趣爱好排在前三位,同时也表明在金融危机、研究生扩招等大的外界环境影响下,体育学专业的学生考研动机整体倾向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他们主要是为了更好实现自我,充实发展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985名大学生5项体育锻炼的指标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锻炼不科学,旨在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应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用科学的方法指导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