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哈佛大学改变了原来的政策,积极加入了"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建设大军。借参加"2014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之机,笔者之一得以与哈佛大学著名的中国历史学家包弼德(Peter K.Bol)教授深入交流。包弼德教授是哈佛大学分管教学创新的副教务长(Vice Provost for Advances in Learning),曾任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主任、查理斯·卡威尔(Charles H.Carswell)讲座教授,创立了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the Center for Geographic Analysis),并任主任。他代表哈佛大学与中国开展密切合作,主持建设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IS)和《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型数据库。包弼德教授也是edX平台ChinaX课程(2012年10月31日上线,https://www.edX.org/course/harvard—university/sw12x/china/920)的主讲教授之一。在本次访谈中,包弼德教授阐述了他如何看待哈佛大学2012午加入edX,介绍了哈佛大学为何新设副教务长;还介绍了目前HarvardX的基本情况、运行、成本以及未来发展,以及对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小规模非公开网络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尝试;最后他以ChinaX这门MOOC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分析工具对MOOC的学生数据以及课程运营情况进行分析,还对"慕课"的走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蔡宗齐(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志荣:蔡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作为一名著名的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文论研究的华裔学者,您认为中西诗学的思维范式有何差异?这种差异性对于中西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您好,周教授!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访问.很想从您那里了解魏斐德先生。 魏斐德先生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接着去法国深造了一年。1960年开始研究中国历史.1965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魏斐德先生剐刚开始他教学生涯的时候。我便成了他的学生。本来,列文森(Joseph Levenson)教授是我的导师.但他突然出了事故,去世了。于是。魏斐德先生接替了列文森成了我的导师。在伯克利的岁月里.我们有了些学术和私人的交往.后来也成了同事和朋友.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谦逊和乐于助人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