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本畅销书叫《静悄悄的革命》,是关于教育的,一个叫佐藤学的日本人写的。他提出教育应追求一种"倾听",一种静悄悄的教学。这一理论不同于师之设问、生之答疑模式,不同于当下气氛热烈、场景热闹之课堂,而在当今流行了起来,被认为适合中国教育,是疗救中国教育的良方之一。这其实还是当下教育"病急乱投医"的表征之一。毫无疑问,日本教育为近代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教育在"脱亚入欧"这种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改革引发了一场教室里教与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所谓“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是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学习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归根结底,静悄悄的革命是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课堂需要更多静悄悄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改革引发了一场教室里教与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所谓“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是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学习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归根结底,静悄悄的革命是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课堂需要更多静悄悄的精彩。 静悄悄的精彩—— 来自相互倾听的课堂 请看一则案例: 前不久,笔者就一堂社会课两种不同教法进行了比较尝试。一种, 习,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  相似文献   

4.
“有效”一词是当前的教育热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师”、“有效设计”、“有效课堂”不一而足。但从根本上说,“有效”与教育的根本结合点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即“有效学习”。什么是有效学习呢?这得先解决什么是“学习”。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就是“探究”。这是一个过程性的描述,意指只有“探究”的过程的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这是课程改革所关注和追求的重点之一,在实践中也流布甚深,并有一批“经验”产出。毋庸讳言,这些“经验”还很“感性”和“个性”,尚处于“赏心悦目”和“轰轰烈烈”阶段,要变成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尚需时日以沉淀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中国象征主义前驱”的李金发,向以“诗怪”之名而著称于文坛。所“怪”者何?大约是他的诗与众不同,既不同于自由诗也不同于格律诗;那种“异国的情调”给人以异样的直感;象征的怪味,使人感到新奇但又难以一下子道其所以然;是”国内无有”,令人少见而多怪;诗名偌大,但不少作品叫人无法喜欢,更不能脍炙人口……故觉得“怪”!笔者以为,他作诗的经历,他的诗的特点,都程度不同的体现了这一“怪”字。人们称之为“诗怪”,这“怪”也许是褒,抑或是贬,或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6.
桌前有一只透明的水杯,涵着水,养着一支玫瑰。玫瑰静静悄悄地开,映得满室微红。早些我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原来每种玫瑰都是有自己的名字的。好像有一种叫“红衣主教”吧。可我想,此刻即便就有那么一支“红衣主教”立在我面前、我也必然是叫不出它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马兰霞 《上海教育》2005,(2A):47-49
唯有发生在学生层面的、并且与之内心产生真实互动的德育,才是真实的德育:而真实的德育其实是一种“静悄悄”的过程。教育是人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真实的德育可以概括为三种互动过程和两种心理通道。  相似文献   

8.
教育超越论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关于现实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批判与建构之一。“无人”问题,即教育疏离人以及人的整体生活的问题是超越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超越论对教育“无人”问题的反动,以构建“实践人”的人性论方案为根基。超越教育“无人”问题之要津在于使教育立足人之实践本性并使人成为超越性存在,实现人在“自我”与“社会”双重向度之超越。就此而言,我们将超越论视为重塑教育之精神与人之可能生活的一种努力。作为对教育“是其所是”的辩护与允诺,具有“智性诚实”高贵品质的超越论对于破除教育中的假象与偏见、反省时代教育状况、辨明教育发展之路向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重思超越论,是过一种好的教育生活之理性自觉,也是过一种可能生活的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人民加速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助力实现美好生活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从现实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兼顾当下与未来,开启了“弘扬马克思主义辩证之域”“追求马克思主义幸福之境”“夯实马克思主义实践之基”三种场域;从理论之维来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的人”为基点,既要关注“现实的人”,也要关注“现实的事”;从目标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指导人们进行理性的训练与选择,培育出兼具德性、自由、理性的“好人”;从实践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转化思维方式、培养情感、促进交往三种方式帮助人们“成己”与“成物”,从而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0.
Socrates Programme:文化多元背景下欧洲的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文化多元的世界格局,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文化碰撞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Socrates计划是欧盟推出的一项跨国教育交流项目,其目的是强化“欧洲域”意识、加强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育创新。这是欧洲在处理多种文化间关系、应对全球化挑战、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当中的系列措施能够给中国的跨文化教育带来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1.
“开放日”是家长有效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窗口之一。每次“开放日”,不少孩子出于对父母的依恋之情,在活动时常常分心,总喜欢不停地朝爸爸妈妈张望,导致他们的表现不同于往常,从而使家长难以透过半日活动,了解自己孩子在园时的真实情况和发展水平。针对这一情况,在“开放日”,  相似文献   

12.
宁夏有位叫孙瑞雪的老师,执着于在中国传播蒙特梭利教育.这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具有矫枉过正的意义.我的孩子上北师大实验幼儿园时的遭遇使我深切地感到:当下的中国教育是多么的缺乏爱、宽容与自由.  相似文献   

13.
宁夏有位叫孙瑞雪的老师,执着于在中国传播蒙特梭利教育.这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具有矫枉过正的意义.我的孩子上北师大实验幼儿园时的遭遇使我深切地感到:当下的中国教育是多么的缺乏爱、宽容与自由.  相似文献   

14.
“新师范”是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愿景。它的提出不仅是对当下教师教育发展新特征的概括,更承载着终结“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这一教师教育发展“百年难题”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不仅是“新师范”发展实践路径的基本遵循,更是“新师范”之“新”得以立世之根本,它关系到未来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走向。所谓“终结”不仅仅是笼而统之的“师范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之谓,而是要建立在“师范性”与“学术性”内涵更为科学合理界定的基础上,挖掘“师范性”的学术价值、认可“师范性”的学术地位、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发展“师范性”,这才是高质量教师教育的时代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一、特色教育与教育本色的博弈 近些年来,有关“特色教育”的标语常常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各种关于“特色”的口号也不绝于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校园里都张贴着办学特色的标语,有不少学校甚至提出了“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放眼当下中国教育,大有“特色教育”盛行天下之势,好像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特色教育”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专家冯恩红曾经说过:“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之一。中国古代诗歌好比一坛陈年美酒,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流连不已。如何成为一个赏诗的行家?如何坐拥如此绚烂多彩的诗歌阆苑呢?让我们走进诗歌。一、诗的形成诗的形成一般需要三种原料,首先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其次还需要有能感动诗人,使之心动的客观外物和具体事件,也叫感心之物;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能够把“心”与“物”语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语言、结构、韵律等表现形式与技巧。有了这三种成分,诗歌才凝固成一件艺术品体。  相似文献   

18.
课堂如何做到真正地“解放学生”,关乎课堂教学核心价值的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做到“让学”,这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教学精神和教育情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理应让学生个体的言说得到眷顾,让情感的萌动由内而外,让独特的感悟漫溯思维深处,在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中,生本课堂才能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2014,(5):4-6
“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四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早在1926年,陶行知先生就在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强调乡村学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巨大杠杆。孙中山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提出并不断完善了“民族建国”、“民主建国”的现代国家政治学说,阐释了“直接民权”、“权能分治”、“五权分立”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新型的民主政体。这是他集中外政治理论之精华创立的中国现代政治发展和国家建设最具特色的学说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