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学生只有受到尊重与关爱才会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所述的尊重就是一种道德关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内驱力,需要从尊重与关爱开始。  相似文献   

2.
张修立 《考试周刊》2014,(67):146-146
<正>多年来从事生物教学工作,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学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更来自于每一位同学的付出与认可。尊重每一位同学,关爱每一位同学,与学生共同快乐与幸福成长,是我在生物教学中的最深感受。一、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是宝,成绩差的学生也是宝。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尊重和关爱,只有关爱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他们才会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教师一定要正确评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在外语教学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这就要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关爱每一位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要多方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中每天能快乐充实、有所收获,让班级德育工作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师生感情沟通的桥梁,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之所在。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就是要真诚地看重每一位学生,接受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下音乐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态课堂,要求老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放在第一位,既能面向全体又能面向每一个学习小组和每一个学习个体,让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那么,自信是音乐课上必备的素质,它是激励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有自信的人才会不怕任何困难,最后获得成功。所以我从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多样评价,挖掘学生的潜能等方面,使学生在音乐课上树立自信,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努力实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把新课程理念较好地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时代创新型人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形成学习动力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他们的观察力敏锐,动手操作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具有更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速度快,获得的知识牢固。笔者现就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对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谈一些浮浅的认识。一、优化学习环境,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条件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发展学生,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两个主体"间的互动合作过程,适宜优美的学习环境,能使这个互动合作过程更加密切,更协调。  相似文献   

8.
针对部分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关爱与尊重,英语教学应该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倾注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一定的教学艺术的现象则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授课内容多、难、烦琐、超过了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这个令人头痛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的现象,教师应该精心备课,分解知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导学生倾听,促进小组合作交流第一,用爱心温暖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我目前所任教的农村初中班级中有"两多":单亲家庭多、留守儿童多。这些孩子非常缺少关爱,也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尊重他人。而作为教师,我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语言、细微的动作、关爱的眼神等,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要懂得会听是在尊重他人,尤其对他人的发言是认同还是质疑,  相似文献   

10.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的完美统一是和谐课堂的基础和核心。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最佳学习环境,要了解、把握学生心理,关爱、尊重、欣赏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成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 ,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基本途径。教师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一、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教师要尊重学生 ,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1 相互尊重。教师要尽可能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个性特点。只有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 ,学生才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尊重教师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 教学民主。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在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中 ,师生会彼此尊重、…  相似文献   

12.
于国涛 《学子》2013,(12):35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为此,体育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相互尊重,让师生关系平等化要想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得首先让学生对你这个人感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体育教师应尊重并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知心朋友与伙伴,让学生信赖你,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诉你,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坎里,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目前音乐课上常出现单一、缺乏导向性的评价用语这一现象,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因人施评、师生互动。关注课堂评价,追求有价值的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努力让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每一位学生打开音乐之门,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下面就结合一年级"数的认识"教学,浅谈我在数学教学中是如何利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一、关爱学生,激发兴趣一年级的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她)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  相似文献   

15.
王伟华 《考试周刊》2013,(77):137-137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成功都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权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与学生一到讨论、探究、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新课程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增添了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科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与化学、社会发展与化学等各方面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体校的学生既要学习文化课,又要训练,负担很重,所以英语学习时间不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在学习中不是很用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生大多数都好动,坐不住,所以在教学中把体育、训练等学生切实的生活带到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感到英语离自己的生活很近,就会对英语产生兴趣。同时,教师的关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排斥,不放弃,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顺利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不仅要无私地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更要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学生一个信念,激励和帮扶他们。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关爱、关心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创新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人类的脚步,音乐教育进入了21世纪,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所以音乐教育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主要任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就要创新,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20.
徐卫 《海南教育》2008,(10):16-16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热爱工作,更要热切关爱学生。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喜爱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