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秘的海啸     
①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余人死亡。  相似文献   

2.
神秘的海啸     
①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余人死亡。  相似文献   

3.
海啸     
相信同学们已经了解到2004年12月26日因特大地震在东南亚地区引发的海啸,给印尼、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消息。同学们,你们知道海啸是怎么回事吗?  相似文献   

4.
印尼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7时5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突然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引发了大海啸,10米高的海浪侵袭了东南亚、南亚和非洲,波及的国家包括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和马来西亚等。造成数十万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怒吼的巨浪     
离我们最近的著名印度洋大海啸,还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在2004年12月26日,由于印尼苏门答腊外海发生里氏9级海底地震,形成的大海啸,袭击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的国家.海啸造成的准确死亡数字已无法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当地时间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40年来最强烈的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了雷霆万钧般的海啸。10余米高的滔天巨浪席卷了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和孟加拉国的沿海地区,许多当地居民和在海滨度假弄潮的游客措手不及,遭遇不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的黑暗日子--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2005年3月28日,又一个黑暗的日子,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再次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第三个黑暗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应斯里兰卡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部、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邀请,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率中国教育代表团于近日先后访问了斯里兰卡和印度。访问期间,韦钰副部长一行分别会见了斯里兰卡总理、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部部长、教育部长、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部长、教育秘书、大学拨款委员会主席等;与斯里兰卡总理、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部部长、教育部长,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高等教育和印度IT教育情况。 1拜会斯里兰卡总理维克拉马纳亚克, 2与斯里兰卡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部部长古纳瓦德纳举行会谈, 3访问斯里兰十维萨卡中学 4会见印度人力资源开…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际教育机构不完全统计,小学复式教学不仅在赞比亚、哥伦比亚、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牙买加、利比里亚和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即使是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芬兰、新西兰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地区也纷纷采用。有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斯里兰卡、秘鲁以及越南小学中的复式教学比例分别达到60%、63%、78%和17%。而在发达国家中,根据1988年的统计数据,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有40%,瑞典有35%,法国有22%,英国有6.5%的小学有复式教学班级或是复式教学学校。当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实施复式教学时…  相似文献   

10.
海啸     
《考试》2005,(2)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近40年 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 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 An earthquake of epic power struck deep beneath the Indian O- cean on Sunday,unleashing 20-foot walls of water that came crashing down on beaches in seven Asian countries across thousands of miles, smashing seaside resorts and villages and leaving more than 11,350 dead in their wake.  相似文献   

11.
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委会”)自贯彻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为适应我国不断高涨的国际经济和技术合作的势头,促进长委会的科技发展,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采取引进和派出去的方式,广泛开展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从1978年后,美国、原苏联、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斯里兰卡、尼伯尔、喀麦隆、爱尔兰、澳大利亚、奥地利、伊朗、阿根延、巴基斯坦、比利时、瑞士、印度、伊拉克、新加坡、荷兰、孟加拉、丹麦、新西兰、挪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摩洛哥、冰岛、印尼、韩国、朝  相似文献   

12.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的印尼、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读材料和图1,回答第1~4题.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26日早晨,在印度尼西亚西部,巨大海啸以3.6米高的“水墙”涌向印度、印尼、斯里兰卡、泰国、马尔代夫等北印度洋沿岸国家。眨眼之间,村庄、城市被夷为平地。海啸所到之处哀鸿遍野,一片狼藉,200多万人受灾,几十万人死亡。这是世纪性的大灾难,全世界的人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郑和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曾七次奉使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访问三十余国,最远达非欧东海岸.第一航行:从1405年到1407年.这次他和副使王景弘率领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乘大船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东浏河镇)出发,经今福建五虎门、占城(今越南归仁一带)、爪哇、(印尼爪畦岛)、旧港(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苏门答刺(今苏门答腊岛洛克肖马韦)、南巫里(今苏门答腊岛北端以西)、锡兰(今斯里兰卡),最后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于1407年9月回到中国.  相似文献   

15.
开心读图     
今年,地震、海啸和洪水接连袭击了印尼和印度,虽然有一些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组织提供的援助物资运抵灾区,但印尼和印度人民还是遭受了相当大的打击。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除了要忍受自身遭到的伤害,还要承受着失去家园和亲人的双重打击。从这些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们的眼中,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他们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新闻框架理论比较2015—2020年间中国、美国、印度及斯里兰卡四国媒体对中国援建斯里兰卡科伦坡港、汉班托塔港口项目的相关新闻报道所呈现出的特点。经分析发现,受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印度两国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援建形象较消极。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援建形象的污名化行为,中国要提升在国际对外援助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建构"负责任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斯里兰卡内战是影响南亚次大陆安全局势的一个重大事件。作为地区主导国家的印度密切关注内战进程,并针对内战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因应策略。通观印度对斯里兰卡内战所采取的政策,地缘战略考量贯穿始终。作为次大陆的权势核心,如何在地区安全问题上贯彻印度的战略意志,实现"印度门罗主义"的要旨,体现地区主导国的影响力是贯穿印度对斯里兰卡内战政策的主线。同时,印度南部泰米尔人和公众舆论齐声谴责斯里兰卡政府的"军事清洗",并呼吁印度政府采取"实际行动",这些都成为印度直接军事干预斯里兰卡内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的印尼、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读材料和图1,回答第1~4题。1.此次地震震中附近的印尼苏门答腊岛①跨南北半球②跨两大洲③临两大洋④终年高温多A.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此次地震位于①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②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达腊外海发生里氏地震8.9级海底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及马来西亚近20万人丧生。这是人类的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那么什么是海啸?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它的巨大威力。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海啸的起因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  相似文献   

20.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左右发牛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两亚、盂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地震及其在附近海域引发的海啸目前已在亚洲地区造成10万人死亡,这是历史上最惨烈的地震之一。地震掀起的余波一路奔袭,甚至在7000公里外的非洲东海岸都有人被淹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