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他还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概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老的这些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多方设法”,致力于导,学生应当“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他还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概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老的这些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多方设法",致力于导,学生应当"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笔者这里谈的"导学"指的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3.
何谓“导”?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去“导”,怎么去“导”,这的确是门艺术.通过“导”,可以让学生自奋其力,以达到自致其得的目的.导得好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指导学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预习课文的积极性,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指导预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何谓"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作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讲授之谓也."可见"导"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即学生能"不待教师讲授"而"自求得之";而"导"的关键在于"多方设法".信息技术教师应学会善于"多方设法",懂得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为学生主体发展而服务,知道尊重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上进的火花,扣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挥洒才能的殿堂,生成课堂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6.
覃章俊 《河北教育》2004,(11):17-18
“导”,叶圣陶先生认为是“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授之谓也”。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就在于“导”。根据“导”的生成性、随意性的特点,重在相机施“导”。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简而言之,即“教是为了不教。”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境界,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对此,叶圣陶如是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换而言之,要实现不要教的目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以达到让学生自学的目的,贴近“教为了不教”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在叶老看来,“导”比“教”更为重要。他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学习叶老这个教导的心得体会。 一、诱导是教学的最本质的特  相似文献   

9.
《粜米》导读设计●广东揭西美德华侨学校刘绍辉叶圣陶先生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学叶圣陶先生名篇《粜米》,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导读方法,使学生自求得之。一、导预读,培养自学能力。教学“大纲”要求:“阅读教学要着...  相似文献   

10.
罗越平 《考试周刊》2010,(22):49-50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的思考,经过半个世纪的总结和提炼,用一句话来概括其精髓,那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叶老对语文教学曾多次指出:“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渐能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至善在《读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谈到.父亲这句话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不可能永远依靠老师,他们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终究都要靠自己去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用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师应变“讲”为“导”。“导”,规定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的方向、性质、内涵、作用。“导”不是“灌”,也不是“抱”,也不是“牵”,而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善导,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那么从何“导”起呢?  相似文献   

12.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六会”能力李建彬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告诉我们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在数...  相似文献   

13.
羊衍萍 《四川教育》2013,(11):35-35
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不绝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予以引导。因为,导是为学服务,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越来越会学。不同的老师,导的风格方式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曾说:"教师当然要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授之谓也。"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知识的自主构建过程,既要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科思想,形成良好的情感与态度,更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与策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这精辟的论述为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认为在科技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导”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小学导练课型阅读学法序列训练实验陈二梅,苏建华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叶老还进一步指出:“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就是说要通过语文课的读写训练去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种训练是...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曾经说过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 ,盖在于引导启迪 ,学生自奋其力 ,自知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受。”看来 ,这种“滔滔讲说”在创新教学中是一大弊病了 ,相反学生“自奋其力 ,自知其知”则是在创新教学中趟出的一条阳光大道。在教学中 ,学生何以“自奋其力”呢 ?  一、在质疑中“自奋其力”创新教学的主导思想是“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疑为主轴 ,动为主线”。在“疑”这个主轴上 ,亚里士多德也不厌其烦地说过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听王益民老师的课,我在惊诧于学生出色的表现之余,总会想起叶老的那句话:“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这次听《记承天寺夜游》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语文教育论集》)。“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读就是启发诱导学生自己读书。张志公先生很喜欢“导读”这个说法,强调指出:“‘导读’涉及两方面——‘导’者和‘读’者。”“‘读’者是主体,但是要‘导’。‘导’的任务是使‘读’者读得更好,终于能够自己去读。”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进行导读。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经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看来,这种“滔滔讲说”在创新教学中是一大弊病了,相反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则是在创新教学中趟出的一条阳光大道。在教学中,学生何以“自奋其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