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主要致力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对文学作品和作品中的文学性关注得都明显不够。在旧教育观念统摄之下,文学教育中恰恰缺少真正的文学气息;突出存在着肢解文学语言、忽略文学语言与常规语言差异等问题。新课标实施后,我们应当更尊重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在语言教学中,注重对语言语用意义的分析、注重语感教学;真正按照语言自身的规律分析语言。另外,新课标中新潮作家作品的选入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从语言学角度阐释它们的特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先锋作家余华作品入选《新课标》教材成为语文教学实践的一大难点,中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新课标》教材也烛照出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的某些弊端。中学语文“文学教育”的新思路是,一方面引入层次教学法,充分利用文本的层次性特点,逐步引领学生鉴赏文学语言的奥妙,真正按照文学语言自身的规律分析语言;另一方面,语感教学的优势要继承和创新,品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江南  王萍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147-151
先锋作家余华作品入选<新课标>教材成为语文教学实践的一大难点,中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新课标>教材也烛照出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的某些弊端.中学语文"文学教育"的新思路是,一方面引入层次教学法,充分利用文本的层次性特点,逐步引领学生鉴赏文学语言的奥妙,真正按照文学语言自身的规律分析语言;另一方面,语感教学的优势要继承和创新,品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尤其是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语言更能直观地让学生体味到文学的魅力.中学语文课本中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篇章,都是在文学语言方面做到了简洁与细腻的统一;摩象传神,抓住了特征;具备独特地心灵体会与个性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传达作品意义的媒介,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语言又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审美价值,语言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基本层面。所以语文教学要突出文学语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理解、鉴赏文学语言的水平。品味语言的方法很多,这里从聆听、诵读、体验、入境、想象、比较六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但当下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却存在着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适当介绍鲁迅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掘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从而提高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戚扬 《成才之路》2022,(1):73-75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元解读是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文章通过对多元解读的含义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重点论述基于...  相似文献   

8.
刘华 《考试周刊》2013,(99):33-33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肢解作品、作品解读单一化、作品解读脱离文本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达到借助背景,解读文本内涵;提倡多元解读,培养个性创造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扩大视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适应时代需要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交流与应用中,中学生的语言时尚化显得更为突出,文章通过调查中学生语言“时尚化”的表现特点、成因等问题,研究分析中学生“时尚用语”与语言发展以及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的社会化语言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是语言基础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习作家作品课,也不是让学生听广播电台的阅读与欣赏节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以及将来立身社会的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打下足够的语言基础,使之成为学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语言反映了作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及评价。从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来看,文学语言具有内指性、吁情性、模糊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本中文学作品的语言现象,分析文学语言的特质,从语言这一基础材料入手,结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分析、鉴赏文学语言,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会它的表现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自能作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把人文教育融汇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1)与学生形成心灵交流,并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心灵;(2)尊重作者及其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3)在”意义”和”知识”的层面上解读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语言反映了作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及评价.从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来看,文学语言具有内指性、吁情性、模糊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本中文学作品的语言现象,分析文学语言的特质,从语言这一基础材料入手,结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分析、鉴赏文学语言,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会它的表现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自能作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能力是解读、品析和创造文学语言及文学作品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组成成分之一。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成分。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能力是解读、品析和创造文学语言及文学作品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组成成分之一。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成分。  相似文献   

16.
这项研究是北京市“八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阶段成果。中学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语法,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语言规律和语法规则,对理解和运用语言有重要作用。语法教学,要密切联系读、写、听、说实际,学用结合;要注意教法,以求实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学语法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水平。初中语法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词类、短语、句子、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本知识,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培养在…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在分析和讲解作品时,存在重思想内容分析,轻或少语言技能训练的现象,这样的做法无疑悖离了语文教学所强调的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同时也是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丧失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试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技能训练的必要性、方法与切入角度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古代作品的批判继承,当然与整个古代作品的批判继承的原则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于大学文科和专业的研究工作,所以如果简单套用大学文科或专业工作者对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评价,就不但使学生难于接受,而且往往出现观点和材料难于统一的问题,其结果很难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古代作品的能力。因此,如何处理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作品的批判继承问题,是语文教学中需要讨论的一个课题。现在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几种情况作些分析: 一、对于古代作品,要批判的是否只是思想内容,而艺术形式就完全可以继承,不需要批判?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就可能会使学生误认为文言文虽然思想内容存在问题,而艺术形式还是完美无缺的。这不但会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内容与形式互相割裂的错误认识,也会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古代作品的艺术性高于现代作品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鉴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文学课既为全面学好英语这门学科所必需,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知识营养素。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获得了对文学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也从作品中了解到英美的地理历史、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风俗。因此笔者认为:文学对于提高文化理解度,使学生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扩大学生总的知识面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出现了或教师自身、或文本理解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就文本解读暴露出的主观化、简单化、局部化、复杂化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文本解读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内容与语言、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观点和方法。文本解读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理解、评价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