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场经济的大潮撞击着人们传统的思维定势,使得人们在认识问题时变单一因果思维方式为越来越多使用复合因果思维方式。为适应人们思维方式变革需求,新闻报道也一改长期单一因果思维的结论式报道一统天下的局面,运用复合思维方式写出的思辩性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端。这种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的报道多侧面、深层次地反映社会现实,避免了单一因果式报道容易出现的片面性。象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鲁布革冲击》等思辩性报道,以宏大雄浑的气势、新颖犀利的观点、深遂广阔的新闻内涵,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道道新闻冲击波。今天,思辩性报道已被各类报刊和广播、电视普遍使用,它已与其它类报道一样,共同为繁荣我国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需要思辩性报道方式思辩性报道是一种深度报道。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新闻形式,不仅注重报道真实的外在,更注重真实的内在。与传统的报道习惯不同,思辩性报道报道客观事实,并不仅仅追求事实本身的典型与生动,更注重对事实的抽象与思辩;并不简单复述事物发展的结果,更侧重对事物成因、背景、发展趋向的挖掘。思辩性报道是一种高屋建瓴式的宏观报道。它往往是一个行业或一种社会现象的“全景式扫描”,即使反映“一厂一乡一店”,它亦绝不拘泥于就事论事,而是将其抽象和升华出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需要思辩性报道方式思辩性报道是一种深度报道。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新闻形式,不仅注重报道真实的外在,更注重真实的内在。与传统的报道习惯不同,思辩性报道报道客观事实,并不仅仅追求事实本身的典型与生动,更注重对事实的抽象与思辩;并不简单复述事物发展  相似文献   

4.
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国际报道思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地区之间、国际之间和洲际之间的往来和交流变得比以往更加快捷、便利,"地球村"概念由此应运而生.除了本国、本地区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外,人们对国外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也在日益提升.对于新闻界而言,国际报道"行情"看涨,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几乎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作为“消息”(这里指的是新闻报道体裁形式)所特有的概念。新闻导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工作者给予新闻的标题足够多的“关注”,却忽略了起提炼新闻精髓、揭示主题,吸引读者阅读全文之作用的导语的重要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关于“如何抓住‘急性  相似文献   

6.
7.
宏观思辩性新闻,新闻学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顾名思义,所谓宏观思辩性新闻,首先是宏观,然后是思辩.它的特点就是反映工作中的新鲜经验,探讨工作中的新鲜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政策性、思想性、评述性、理论性和指导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催动下,一种新型的报道文体——思辩性新闻在报坛悄然崛起。它突破了新闻只报道事实的传统,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把握报道对象,使新闻报道显露出理性的魅力。这是新闻与理论“嫁接”后盛开的灿烂的思维之花,使新闻报道获得前所未有的厚度与力度,充分体现了报道主体介入改革实践的能动精神。  相似文献   

9.
韩元  朱强 《新闻知识》2002,(12):13-14,36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的报道形式。”①由于这一报道形式常见于西方的“揭丑报道”,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则多为批评报道,往往触及社会腐败问题,采访难度较大;但能够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同时又是媒体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手段,因此,该报道形式成为衡量一张报纸报道深度及记者报道水平的重要标尺。很多媒体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不遗余力地鼓励记者采写调查性报道,以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赢取读者青睐,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及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不但能体现记者的知识积累、从业经历、新闻敏感、采访经验,还能体现其对一  相似文献   

10.
段勃 《新闻界》2008,(6):104-106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报道方式,其采访和普通报道方式不同,具有相对独立、更加科学、投入较大以及更加复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顾群 《新闻世界》2004,(9):48-49
近年来,都市报及晚报在经过多年的新闻实践后,当面临客观环境的制约和创新的动力与激情逐渐消退后.都不得不面临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同质化:特别是当竞争加剧,新闻信息的共享性越来越明显,同城媒体相互模仿时。事件性报道策划的种种经验不再具备优势,读开始对都市报的事件性报道策划不再满足了。因此.非事件性报道策划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必将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事件性新闻由于其厚重的份量和极强的时效,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当前新闻媒体对事件性新闻报道也越来越重视,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的改善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新闻摄影有必要也有条件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强烈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及时准确地报道它们。  相似文献   

13.
按照西方的调查报道定义,调查性报道的宗旨就是关注社会上一切蓄意掩盖的丑恶和不道德的新闻并加以无情揭露。如果用这种标准划定调查性报道,尤其是中国的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的题材和采访活动空间将受到很大的局限,也与我国奉行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相悖。从今天我国社会的发展情况看,现实社会生活中其实有许多事件、人物和话题具有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新闻价值,同样需要进行深度报道、需要发掘和调查。  相似文献   

14.
段勃 《新闻界》2008,(5):36-38
本文通过普利策新闻奖和《南方周末》的“致敬!中国传媒”的对比以及《新闻调查》和《十字路口》栏目的对比将中西调查性报道题材区别鲜明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调查性报道     
《新闻与写作》2006,(6):28-28
调查性报道以揭露社会弊病为目的,调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多个方面,它是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工作,调查工作通常较为艰苦、复杂,需要相当的调查技巧,它的主题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因而也是公众相当关心的。  相似文献   

16.
许志强 《新闻知识》2012,(10):105-106
新闻调查性报道以其报道的深入和深刻、理性探讨及思考,而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努力发挥调查性报道的舆论导向、人才培养和揭示性作用,对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一系列指示的出台和落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壮大主流媒体的实力。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已经和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争相追逐的一个目标。因此,作为较好体现这种思想的深度报道,已经不再单单是新闻报道中的文体与形式问题,而是成为主流媒体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成为各级党报追求高品位的一种深度新闻。  相似文献   

18.
调查性报道能否获得媒体的重视,主要取决于盘旋其间的政治、商业、专业逻辑之间的博弈.当前,政治逻辑层面,官媒关系从控制、管理到合作;商业逻辑层面,调查性报道正成为媒介竞争的利器;专业逻辑层面,经济自主将进一步提升媒体从业者的专业意识.在可预见的未来,调查性报道或将成为一种政府接受、媒体青睐、受众认可的报道样式.  相似文献   

19.
周致 《军事记者》2007,(11):14-14
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是党报宣传必须恪守的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搞好成就性报道。这是党报及主流媒体影响民意归属.展示权威性、指导性、公信力的独有优势。我们必须要从党报的性质、地位、作用出发,认清成就性报道的优势,努力把成就性报道做深做强做活,以吸引受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孙静 《记者摇篮》2004,(9):19-19
报纸,作为大众新闻传媒,不仅有传播新闻事实的功能,而且有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件或现象、引导舆论导向的功能。广播电视报作为文化娱乐类报纸.虽然与党报、行业大报等有所不同,但其言论创作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导向“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