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是伟大的至理名言。成功的管理经验也告诉我们,机构职能的运行,规章制度的落实,管理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一个“严”字,“严”即认真也。“严”从哪里表现出来?它的威力只能从“格”中显示,“格”即规矩也,章法也。而“严”于“格”中,“量”化管理才能得以实行。有了科学的管理,才能有希望培养出跨世纪的四化人材。  相似文献   

2.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阐述了“规矩”的重要性,并告诉人们不只要有规矩,而且要守“规矩”。道理明了之后不妨把“规矩”比作“套子”,把“成方圆”比作社会稳定,则可以引出一句话:“没有套子,社会乱套。”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费力大见效慢,这一现实一直在困扰着中学语文教师.学生作文究竟是有“法”还是无“法”,这一问题也始终成为争论的焦点.我认为,作文教学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学生作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有一定的“格”,但“入格”绝不是目的,“入格”之后还必须要“破格”.早在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无论应用的或练习的写作,以写得象样为目标,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论据上的毛病,这就是“象样”.“象样”就是按一定的“格”写得规规矩矩.所谓的“格”,具体地说就是:作文的基本程式、主要文体的样式、常规的表达方式及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句子要通顺、段落层次要清楚、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等.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尚未立好“规矩”就想去求“巧”,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定会弄巧成拙,影响作文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由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共同组成。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理性思维创造出符合理性要求的合乎语法规范的科学语言;非理性思维即情感思维创造出符合情感要求的艺术语言。“定法”是语言的组合和运用所遵循的语法规则,“活法”用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的话说就是“规矩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遵循“定法”和“活法”也就成为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你懂规矩吗?     
“规矩”这个词,同学们常常听到。规矩指的是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例如老师要求我们遵守规矩,爸爸妈妈也要求我们守规矩,新闻中也常常出现“规矩”这个词……总之到处都是规矩。有趣的是,这个让大家觉得压力很大的“规矩”一词来自数学!  相似文献   

6.
只听过“还珠格格”,什么时候又出了个“谜语格格”?哦,是这么回事,我们平常猜谜语时,往往会看到谜语后面跟着“某某格”这样的提示语,只要我们熟悉了这些“格”呀“格”的具体含义,那么你猜起谜语来,就一定会和我的名字一样——东方必胜!  相似文献   

7.
“[想啥”实例]“规”,画圆形用的工具“;矩”,画直角或正方形、矩形用的曲尺。此二物均为画形工具,用它们画出的圆更圆,角更直,正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由此人们自然地把“规矩”引申为限制人或事物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坐在教室里,抬头看看,墙上是《中学生守则》《、中  相似文献   

8.
一、“活法”的含义“活法”之说,本出于江西派吕本中的论诗主张.其活法者,即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者,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张泰来总结江西派的作法,也“谓有活法,…… 惟意所出,万变不穷”.可见其本旨是说,其变,并非不遵法度,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而是强调不超出一定规矩.就象“珠走于盘而不出于盘”一一珠在盘中走,横、斜、圆、直,变化万端.然再变化,也不能跑出盘去.这就是说:越规矩,有万种变化之奇;守规矩,又无束缚手脚之窘.不离法也不即法,先从法入,后从法出,以无法而为有法,达到自由和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梁启超在《作文教学法》里说:“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又敢说不懂规矩的人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的,绝对不算巧。”所以说,作文要讲规矩,规矩可以寻得、练得、习得。初中生写作一般有三大要素:主旨、思路、语言。“三大要素”的规矩从哪里寻得、练得、习得呢?文学巨匠茅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一般来说学习任何一种技能总是从模仿开始的,然后从借鉴走向创新。模仿谁呢,当然是“精典文段”。  相似文献   

10.
技巧一:“田”字格的输入“田”字格的输入比较麻烦,有的老师在编辑时总是预先留出“田”字格的位置,再在打印的蜡纸上画上“田”字格,很费事。经过实践,利用“绘图”工具制作“田”字格也是比较容易的。先选择“矩形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用鼠标在屏幕上画一个正方形,然后利用直线工具,画出正方形的  相似文献   

11.
哈佛的理念是:规矩第一。正因为如此,哈佛校长才敢于开除一名违规带出哈佛藏书的学生,尽管这名学生主动归还了带走的藏书。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校长的作法没有人情味,但如果这名校长“法外施恩”,坏了规矩,那又如何去靠规矩制约、管理其它的学生呢?那哈佛又何以能成为哈佛呢? 在我们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信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也许是我们中国人被规矩束缚得太久、太紧了,不知从何时起,不少人把“规矩”这把“双刃剑”看成了摧残人性、扼制新思想、新科学的“魔棒”。一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以说,我们都是在各种各样的“规矩”中长大的。比如只能用右手吃饭写字而不能用左手,上课时不许说话不许动,等等。这些“规矩”中有的是很科学的、必须遵守的,但也有一些“规矩”是不科学的,甚至是有害的。人们在那些不科学的“规矩”的规范下,逐渐地失去了棱角,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创造能力,失去了敢闯敢干的精神。这些“规矩”使得许多原本可以成为爱迪生、达尔文的人都成了平庸者。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倡导人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但是,更新观念谈何容易。笔者曾因工作的机会,听过一位老师…  相似文献   

13.
1.培养理智讲理的孩子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惩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有启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爱”一词从规范对象到流行使用,表明“双字格”凭着极强的生命力已上升为汉语构春内部原因在于“双字格”是一个能够体现语言的节律原则和经济原则的“最小”结构式,易作为一个节律/意义的实体单位感知;其外在条件是公司词感表现出的“双字格”的认同与接受,以及“双字格”直接生成双音节词和参与构成多音节听极强的能产性。  相似文献   

15.
规矩     
多少年来,规矩一直被作为强迫人做一些不喜欢做的,而又说不出为什么一定要别人做的事的挡箭牌。好多事情只要一问为什么,得到的答案肯定是“规矩”。唉,规矩,哪儿来的那么多规矩?从古到今,被规矩坑害的人还少吗?以前,女子不允许上学,不允许干这,不允许干那,仿佛她们生来就是相夫教子、被别人压制的命,但是绝大多数的女子却没有反抗的意识,因为从她们懂事起就被父母告知:“老祖宗的规矩,你是女子,你不能……。”是规矩,是规矩剥夺了她们受教育的权力,剥夺了她们的自由。现在,我们多少有了一些打破规矩的意识,但仅仅是意…  相似文献   

16.
与师哥王少立先生聊天,提起我儿麒麟一个劲儿地夸奖。“少爷挺懂事。”“怎么呢?”“每次见面都知道站起来打招呼。”“这不应该的吗?”“唉,现在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我愣了一下,细细咂摸“规矩”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17.
严格要求是一项教育原则。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要使广大青少年茁壮、健康地成长,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不能达到目的。但“严”而要有“格”。“格”是标准、法度,也就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严”而有“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严”得出  相似文献   

18.
朱子主要以“文”为所格对象,王阳明以“心”为所格对象,二者各有其流弊。王艮则以“身”为所格对象,隆崇保身、安身、尊身之义,划分了“人我权利之限”。“身”是“格物”“格心”所必须依托的载体。因此,“格身”实则是“格物”“格心”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核心内容是对个体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这当中涵括基本的物质需求、人身自由和价值选择自由等权利,这些权利皆是以“身”为本,代表了广大平民阶层的意志。然而,当它们与传统“舍生取义”的道德信念相抵牾时,王艮给出了道德和自由之间的折中方案,得出“止至善者安身也”的最终结论,这却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儒学重义于身的传统,崭露出异端的萌芽。  相似文献   

19.
“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权独有今。”宋人项安世对诚斋诗的评价可谓精当至极。诚斋诗,常给人以一种与传统诗歌大异其趣的独特审美感受,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奇艺术魅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前人称之为“活法”。因此,谈及诚斋诗,特别是言及诚斋体,不能不提到诚斋诗之后法。然历来对活法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令人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其谈点个人见解,以就教于方家学者。“活法”一词,最早见于吕本中《夏均父集序》:“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莫测,而又不背规矩也。”首先指出诚斋诗“活法”特点的是…  相似文献   

20.
“因不失其亲”历来说解丛出,莫衷一是,对此提出了新解:“因”当释为“仁”。“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应当释为“怀有仁爱之心不失去自己的亲人,也就值得推崇了。”就历代对“有耻且格”的“格”的解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格”应为“正义感”之意。“有耻且格”顺理当疏解为“即有羞耻心又有正义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