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 ,也是语文阅读能力、作文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发展学生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任务。通过语文课教学来发展学生思维是有奥妙的。它必须要用艺术的手段、科学的方法才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否则一无所得。新课讲授前 ,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预习就有了目的。在预习的基础上 ,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独立分析 ,独立讲评 ,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疑议。这样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学生在解决了老师布置的预习题后 ,老师必定要注意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尽可…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或者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被动地学,怎么能使思维具有创造性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启发式,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优秀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巧妙设置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怎样选准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太和三堂镇中学薛朝玉面对一篇课文,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思维自然很难发挥,积极主动性的训练就很难实现。就在学生愤而未发之际,教师若能抓信时机,瞄准问题的症结,或把住一篇文章之魂,或拎起一篇文章之线,或正面迎难而上,或德...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提出问题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之一,就要求教师们从改变自己开始,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创设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激励评价等相关策略,促进学生有效提出问题,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试想,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或者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被动地学,怎么可能使思维具有创造性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启发式,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党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优  相似文献   

7.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怎样有效地感化学生,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现就我个人的认识谈几点看法。首先要融洽师生关系,创造感化条件。教师应像长辈一样关心学生生活;像朋友一样了解学生心态;以学生之心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只有当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教师的真诚关心和爱护时,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感化作用的前提。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所在。其次要消除不利影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正面感化。教师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并且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负面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应加强修养,努力…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夸赞某一小朋友是个聪明的孩子时,主要是指他的思维能力强,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都大大超过和他同年龄的儿童。宋朝的大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打破水缸救人的故事,至今传为佳活。一次和他同耍的一个孩子不当心掉进大水缸去了。  相似文献   

9.
文刚 《考试周刊》2009,(51):75-75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协助、配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和学习中运用语文。创新思维的本质是求异,是指能够用有别于常规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的独创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彰显学生的个性。然而现状是我们的教学太过于求同:教师参照同一本教学参考用书,对文本的解读基本相同;课堂上所有的设疑、讨论等活动都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预想的学习轨道;课后作业用同样的练习册,作业评讲用同一份标准答案。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应该引起我们的高  相似文献   

11.
曾宣伟 《文教资料》2009,(11):121-122
本文针对语文课程本体特点,提出语文最适合、最应该培养学生的"象思维"这一观点.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象思维"的产物,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象思维"去学习和吸纳这种精髓,语文课程的设计也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象思维".而现在的课程设置把语文和其他课程同样沉淹于理性的枷锁中,失去了语文本应有的特性.语文教学应在诗歌、神话、先秦寓言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象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要注重从传统的知识型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智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卜,学生领会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作者写作的思维方法,要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思维方法。 如何教给学生理解作者写作课文的思维方法呢? 首先要讲清作者的思路。作者写一…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教育倡导者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不断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应建立在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之上,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形成良好的循环,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作探讨,旨在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他们的写作创新奠定基础。作文是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写作思维的发展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离不开思维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则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思维力的发展是学生智能发展的核心,也是衡量学生智能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具备独立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思结合”的思想;唐代的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辩证关系,把字、词、句、段、篇的学习同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学前期儿童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到学前晚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叶圣陶老先生早在1977年12月为《中学语文》复刊号题词中就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学,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而入手。 一、提倡质疑,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学习的过程就是“知疑——质疑——解惑”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如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教育体制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只能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思维.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摇篮.作为农村初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只局限于课本,知识面窄,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有序启动式教学法教改的宗旨,强调在教学过程有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即启发学生动眼观察、阅读;动耳接收教学信息,动手实验操作;动口表述、讨论;动脑思考;动笔记叙、练习、研讨.然而引而不发,启而不动的事也时有发生,因此,要分析启动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用恰当的方法去启动学生.本文就在些问题上做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呢?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巧于设计激发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主动还是被动,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兴趣,学得主动,就能全神贯注,觉得心灵手巧,有创造性;没有兴趣,被动应付,就会精神涣散,感到头脑迟钝,食而不化。我国古代教育专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可以把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要以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