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也是一个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时代,因此,教师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就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弱者退,强者进,弱者贫困,强者富有。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适应知识经济而伴生的是心理时代。这个时代要求人们要有高心理素质,是心理的强者,生活的强者,竞争的强者,创新的强者,这就是时代的强者观。从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用强者观教育学生,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是德育创新的重要内涵。   职业高中学生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初中毕业生分流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职校学生群体。从这一群体成员的组成来看,大多学习基础差。其群体心理表现为士气低落,情绪消沉,缺乏行…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国家、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经济增长来源于知识资本,而不是来源于金融资本。而人才是知识的载体,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创新能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国家的实力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范围内的求知活动和创新活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我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本文拟就知识经济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作些讨论,以推进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的呼唤,是历史赋予教育的重任。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法,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精神为主.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世界科技竞争的加剧,时代急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二十一世纪对人才有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学校教育必须体现创新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和创新人才竞争的时代,谁拥有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创新人才如何培养,作为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每一位工作者责无旁贷,应对过去的教育认真反思,特别是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创造性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创新素质人才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可以说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未来竞争的关键。因此,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特别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更加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然而这方面的人才太缺乏了,只有教育来担负这后继有才的责。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英 《教书育人》2003,(12):18-20
现代社会处于急速变化之中.对中国来说,既是知识急速更新时代,又是社会转型时代.知识的激增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维持性的学习上,不能只对学生提掌握知识的要求,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已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学教育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进取敬业、竞争合作、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国际教育界把二十一世纪定为"创新教育"的世纪,提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为了迎接一个新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有助于挖掘出潜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 江总书记也曾说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我们<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确实,没有创新,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科技的进步,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瞬息将至。这将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仅再是资源的竞争、资金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在这样一个创新与进步的时代,谁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呢?以下将从五个方面谈一些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竞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们作为教师已不仅仅是为了  相似文献   

16.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回望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两件事:一是义务教育的推行,二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前者的意义在于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个适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后者的意义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平等全面的教育成为一种可能.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要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这种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国民素质和国民创造精神的竞争.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时下很多人都在谈创新,我想,讨论这个问题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不能脱离我们所处的时代,二是不能脱离这个时代下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否符合时代的需求?怎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是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中国加入了WTO.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创新,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所有的竞争都归结于人才的竞争,而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培养的基地,近几年在政策的鼓励下得到了突出的发展.然而面对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作为学校教育工作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我们应当从高等教育现状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创新和改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郭秀环 《考试周刊》2012,(40):25-2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支柱,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它担负着二十一世纪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担。教育只有创新才可以培养出创新的人才。语文的创新教育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学会用新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中之重。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此我谈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沈国军 《教师》2013,(21):47-47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人类智慧大竞赛的时代,在这场竞赛中,人才素质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快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以"标准化"的方式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