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路的联想     
以前,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现在,又有人说:“世上本有路,但只因走的人多了,便没有了路。”谁说的对呢?人们在不断地修路,修的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可为什么走的路却越来越少了呢? 世上的路有千万条,而且路的形状、长短、质量、方向各不相同。有大路、有小路;有宽路、有窄路;有长路。有短路;有直路、有弯路;有公路,也有铁路;有通往真诚、善良和友好的路;也有通往地狱之门的路。每个人选择的路不同,走出的结果就不同,关键的问题是要选择正确的路。有人爱走阳关道,有人愿走独木桥。无论是阳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私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池中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有多少人会去营救他们。结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累计有20人进行了营救;当孩子“溺水”时,累计有32人进行了营救;而当妙龄女子“溺水”时,营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50人。心理学家称,这个试验可以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同样是救人,但他们在跳下水的那一刻,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个试验让人想起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位职工平时十分吝啬,公司举行募捐什么的他最多出1元钱。但令人奇怪的是,最近他和浙北…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现在,小学生一般都比较怕写作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享受到写作文的乐趣,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因此写作文比较被动。  相似文献   

4.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做了一个实验。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间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木桥上走过去的。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人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倍;另一个…  相似文献   

5.
云山 《宁夏教育》2005,(3):37-37
人发现“对不起”确实是最难说出口的几个字。一些研究人的焦虑情绪的与心理学家表示,道歉也是有诀窍的。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最好在失言或错误10分钟以后再道歉。但最长不宜超过两天时间。研究道歉时间的人员相信,在表达自己歉意的时产选择上应该有一个最佳时机。他们将这个时刻称之为“道歉成熟期”。道歉太早,别人会认为你在采取防御措施,防止“受害人”对你实施报复;如果太晚,别人又会以为你是事后事追悔。  相似文献   

6.
张奇 《学语文》2012,(1):4-6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曾沧述了套板反应:“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术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这其实就是要求文学的语言要不断创新.不断打破这些套板反应,使语言常有“新奇的意味”。这其中有一个语文的创新和文学语言的“阻拒性”和“陌生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快要期末考试了,很多内容都需要背诵,这时记忆能力就显得很重要。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较好的记忆力,但善于利用的人却不是很多。那么,怎样记忆才科学呢?  相似文献   

8.
巧用私心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池中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有多少人会去营救他们。结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累计有20人进行了营救;当孩子“溺水”时,累计有32人进行了营救;而当妙龄女子“溺水”时,营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50人。心理学家称,这个试验可以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读书总是很费力。高二年级时,一位心理学家把这个 16岁的少年叫到办公室。“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苦恼地说道。   “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有出息。”   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说过:“抑郁症这种病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而企业家通常正是这类人。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人生成功的诀窍就在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我说不尽然。靠自己的优势求得人生的成功固然不错,但长处与优势也有让人吃苦的一面。最近,听说这么一个故事:3个人,早上出门。一个带了一把伞,一个带了根棍,还有一个什么也没有带。奇怪的是,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淋湿了,有棍的跌伤了,而什么都没带的却安然无恙。拿伞的人很纳闷,问什么也没有带的人:“你怎么没事呢?”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拿伞的:“你为什么淋湿而没有摔伤呢?”带拿的说:“下雨的时候,我因有拿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就淋湿了;当我走在滑路上时,因为没有棍,就非常小心,所以没有摔倒。”然后他又  相似文献   

12.
活人的蒌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  相似文献   

13.
舒容 《八小时以外》2013,(5):113-113
好多人说自己压力大,并为此苦恼。英国心理学家戴维·丰塔纳说,无论外界因素多么紧张、多么不愉快,都不是我们是否感受压力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自己。他说,心理学家基本上不肯使用“幸福”这个词,因为对其定义存在疑义。但我们都认为自己生命中存在幸福,而且也能看见别人幸福。  相似文献   

14.
权威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这位心理学家在给美国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教师,说这位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现在由他来给大家介绍他的新发明。然后,这位被请来的教师拿出一个装了蒸馏水的瓶子,对学生们说,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  相似文献   

15.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而不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儿童天生就有音乐创造的潜能、而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人性即人的本质是什么?自有人类以来,这个永远的“斯芬克斯”之谜就困扰了人本身。古今中外,多少哲学家、心理学家都给“人性”下过定义。战国中期的告子(告不害)提出“生之为性”、“食色,性也。”①肯定了人的动物局性,却忽视了人和动物质的区别;而西方的哲学家笛卡尔则将人的本性归于人的思想或理性,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题,这种唯理论的人性论否定了人的身体和欲望,无疑又是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在众多有影响的人性说中,各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因而侧重点也就不一,它们往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是片面的。只有当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作过这么一个实验,将一行人分为三个组去十公里外的目的地。甲组是盲目前进,不给钟表,也不标出里程,刚走出两、三公里就有人抱怨,“走不动啦!”“到底走了多少时间”“到底走了多少路程”“什么时候走得到呢!”越往前走士气越低落。速度越慢,最后溃不成军。乙组只告诉他们距离有10公里,  相似文献   

18.
反向心理诱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家鲁滨逊说过:“人都有逆反心理,如果对他的欲望禁止得越严厉,他实现其欲望的信念就越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粟比前面的“听’驾耍更深—个层次:  相似文献   

20.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心理学家阿德勒带三个孩子初次去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笼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他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地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所处的劣势,但他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掩饰了“自卑感”。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改进自己所处的地位,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它一定会使人采取某种行为来消除自己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