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动手实践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总的认识是: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它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迎合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需要,也能让儿童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出规律,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和体会。一、动手实践的意义理论意义:动手…  相似文献   

2.
田红岩 《中小学电教》2011,(12):107-108
动手实践是指通过对实物、图形、表格或符号表达出来的数学观念进行操作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它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迎合儿童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3.
初始新教材,教学有些茫然。偶见《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自觉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并且认识到: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它既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又满足儿童的“好奇”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过渡的发展认识过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动手操作活动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教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才能使数学学习更加有效呢?  相似文献   

5.
刘文昌 《考试周刊》2011,(33):83-83
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符合了儿童认识规律与数学知识本身发展的特点;这些方式的提出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为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下面我谈谈对"动手实践"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美国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因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过程,通过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使“学数学”变为“做数学”已成为新课改理念中一个重大变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圆锥的认识”时,大胆抛弃程式化的东西。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李娴 《云南教育》2008,(7):47-48
《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将动手操作这一“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呢?笔者在这里谈淡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5,(19):29-30
遵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倡导,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观察实物,多动手实验,运用感知规律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全面感知活动,通过探索与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形成对几何形体正确、清晰的表象,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下面结合“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谈几点改进几何知识教学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下面,以人教版第二册《找规律》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摸索、领悟探究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金锋 《湖北教育》2005,(4):48-4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还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进行动手操作活动,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数学学习的“活动化”数学学习的“活动化”是指对学生主动探索与动手实践的突出强调。《新课程标准》规定:“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加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践活动包括感性经验,它构成了数学认识活动的重要基础,从这样的角度分析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教师是否应当将学生的主动探索看成数学…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我对教学“连加、连减的笔算”时做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4.
黄新妹 《教师》2014,(12):81-8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在预设“动手实践”活动时,对活动预期的过程性目标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心该是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数学探索而充满魅力的过程。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对开展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理念下.数学学习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做”、“议”、“探”,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认识体验.  相似文献   

17.
黄仁庆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拓展其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我们教师在数学中就要善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如在教学“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学具包,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程紫金 《湖北教育》2005,(10):49-51
《数学课群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使用者。”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通过操作三角板、量角器来研究数学问题的考题.通过此类操作实验题的考查,有利于加深对理论与实践,数学与实践,运动与静止等辩证关系以及实践第一,对立统一等观点的认识.尤其是能够表现出勤于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良好习惯,以及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下面举例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过渡的发展认识过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动手操作活动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教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才能使数学学习更加有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