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时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能满足自己需要时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融合的,互补的,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学生才不会视学习为畏途,才能在书中获取乐趣.具体到语文这门学科,语文课教学是最富于形象思维,最富于情感表现,最富有活力的;教材选文又都是极富感情魅力的.因而,在语文课中进行情感教学,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达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多情的沃土,盛产宝物。"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是情感丰富、文质兼美的名作。  相似文献   

4.
了解学生价值观带来困惑的原因,发挥教师的正确导向作用,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主阅读时出现的情感冲突。在师生协作交流中,把握对话局面,推动其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化,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的课程标准已把“情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引下,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课堂中情感投入呢?  相似文献   

6.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音乐追求的境界,也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境界。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也承担了陶冶情操的任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善于把握文本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引领学生在充满激情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这也是我们的语文课教学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每篇佳作无不凝铸着作者从生活中得来的情感体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我想,教师除了要讲解优美的字、词,精辟的语文知识,巧妙的布局谋篇外,更要注意文章的灵魂,即注意对文章所传达的情感的挖掘与把握。  相似文献   

8.
打开一扇窗     
他醉醺醺地回到家,又随手一扔,酒瓶滚进了黑暗里。他掏出钥匙往门孔插,插了半天也不见门开。他怒气冲冲地一脚把门踹开了。“这个破门。”他生气地吼道。  相似文献   

9.
打开一扇窗     
“打开窗,你会看到悲伤融化……”听着mp3里的歌,趴在桌上,看到窗帘间透出几缕刺眼的阳光,我赶紧拉严了窗帘——我总是不喜欢太阳的灼热,特别是今天。身后传来粗重的喘气声,一听就知道是刚刚运动完的爸爸回来了。“怎么趴在这儿不吱声?正好是周末,走,陪爸爸爬山去!”我依然微闭双眼,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习作时常出现四种现象: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有话写不出来,三是写不具体,四是提笔忘字。针对这四种情况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提供先行组织者,让学生把话说出来;提供"脚手架",让学生写具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叶澜教授指出:“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细细品读,两位专家的话都道出了相同的观点:课,不可能完美。课,应该留有余地。但审视时下盛行课改之风的语文课,笔者不禁要问一声:教师,你的课为学生敞开“一扇窗”了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方式正渐渐改变——课堂活了,老师活了,孩子们也活了,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过程,而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是一种充满着创造激情和人性光辉的瓦动和交流。我认为,这一变化应归功于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它对于全面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是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徐志明 《学语文》2013,(4):30-31
语文学科与其它自然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十分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生物的特殊产物.是课堂教学的特殊催化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动机体中欢腾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富有情趣的教学.不仅可以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也可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语文是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15.
王金梅  王善平 《现代语文》2008,(10):109-109
“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利思想性的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生命,缺乏情感的课堂就如同无源之水,失去了活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情感,让语文更有魅力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鲜明的特色。它内容丰富,结构精巧多姿。如果在教学中过分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灌输,势必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致使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那么如何将语文课从单调乏味,死气沉沉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呢?我认为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高崇娟 《考试周刊》2012,(94):51-51
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如何让信息技术与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使低年级语文教学高效地进行,是值得探索的问题。这几年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西安高新第五小学的老师尝试运用了国韵输入法引导孩子使用汉语拼音在电脑上写话的方法,有效地将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巧妙结合,并将低段孩子因为存在书写问题而很难进行的写话教学同步进行.收效很大。将信息技术与低段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快乐识字、轻松读写”.使学生在电脑上运用汉语拼音将自己想说的话打出来.极大地增强了汉语拼音、识字、作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确实,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学好语文,是因为他们的情感没有被激发,学生只是浮于文本表面,没有融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者的情感。语文课的意义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富有灵感的文字去影响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既学到知识技能,又陶冶了情操,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才能激活学生情感呢?笔者有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小学语义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科普作品。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课文能引起学生探索与创造的兴趣,学习时要求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要注意查阅工具书和收集有关资料;要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做到有资料互  相似文献   

20.
杨金玉 《教师》2010,(30):86-86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往动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由此可见,“情感”之于课堂教学的重要,犹如其生命与灵魂。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我们的课堂饱含“情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