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的许多作品,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女性经验世界中的他者——即异性方往往会出现西方男人,并且这些西方男人在文本中常常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而如果我们将这种文化现象与后殖民时代的第三世界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女性写作虽然颇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在写作上呈现出宏大叙事主体的疏离性特点:即从女性特有的视觉来看待现实与历史的机缘往往就在恋爱、婚姻和家庭这些与男人交往的过程中、那么女性更多的把情感世界作为自己生命的寄托方式便自然而然的。以此为注视点、追溯女性写作中爱情理想的构建.解构的过程及其轨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开拓”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一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婿生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作家塑造第三世界女性形象的作品中,男性权力话语与帝国权力话语往往形成共谋关系,共同想象"属下"妇女形象。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文静的美国人》通过描写英国记者福勒、美国青年派尔对待越南舞女凤儿态度的差异,折射出格林对双重权力话语的皈依与背离。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后工业社会,人们已愈加认识到,自我选择并不仅是无限自由的选择了,人与人之间道德伦理关系的价值与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在这种新的现实语境中重新检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便会发现英美女性主义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两种批评理论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执着于抽象的理论层面,而忽视了女性在现实世界的生存境遇,尤其是女性的道德伦理境遇。事实上,西方女性文学表现了道德之善与人生“幸福”、道德反思与道德自律、自我存在与道德自由、和谐情愫与反乌托邦等“道德情境”的“内在冲突”性质,以及对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真、善、美的追求。这不仅与西方女性在历史语境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女作家们的宗教道德情结。  相似文献   

6.
晚近有一股风,对被尊敬的女性,不称“女士”而称“先生”。例如:“宋庆龄先生”。据说,这是表示对女性的尊重。这股风极其不妥,理由如下:一混淆性别。不知底细的人,可能认为宋庆龄是男人。  相似文献   

7.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女性文学始终贯穿着女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主题。在这近百年的探索过程中 ,女性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 70年代未探寻“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价值阶段 :二是 80年代探寻“与男人不一样”的作为“女人”特有的价值阶段 :三是 90年代以来探寻“与别人不一样”的作为“个人”的价值阶段。从不同阶段的女性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 ,可以透视出 2 0世纪女性作家在崛起及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规定往往是通过女性对社会性别身份的认同内化在其精神世界之中的。这种理性蒙昧的角色认同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她们对于自身客体身份的自觉承纳上,女性总是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一种“被看”的地位,古老的“看-被看、男人-女人、主体-客体”的两性结构,已经深化为一种女性“戏剧化的”心理模式,张爱玲正是通过对女性这种戏剧化心理的细腻表现,从而表达了其对性别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9.
宋代平民文化的崛起,引起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的重大变革,其中较突出的是妇女观念的改变以及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宋代文化表现出一种人的解放的文化精神,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体现在女性意识的觉醒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男人已肯定妇女也是"人",与男人有同等的人的价值;二是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即女人自身意识到自己也是"人",应与男人享有同等的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体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丧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男权制的存在让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最终沦为男人的附属和陪衬。《喜福会》中的安梅祖孙三代的经历,显示了女性寻求自尊之路的漫长、艰辛和坎坷。  相似文献   

11.
《木兰诗》中花木兰的遭遇揭示出女性普遍的生存和文化困境:即要介入社会生活、进入男人的世界,则必须像花木兰一样“化装成男人”,接受男性社会的行为方式与行为准则,承受着身心分裂、时空分裂与自我分裂之苦;即便有所成就,还要因“僭越”性别秩序这一罪过而最终等待男性中心话语的赦免。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使得中西文化的撞击效应越来越多地投射入文学文本中。考察当代书写中西文化碰撞命题的儿童小说会发现,其话语层面往往蕴含着较复杂的"国族/性别"意识形态。如程玮的作品中,就较为典型地存在西方中心主义与男权话语的共谋现象,其第三世界的女性和儿童都承受着双重的压抑而难以自由表达自我。因此,儿童文学应拆解包藏等级秩序的二元对立思维框架,避免对"属下"国族女性及儿童形成多重的权力压制。  相似文献   

13.
有关数据统计发现高校科研领域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层次结构低下,高端人才稀缺,呈现女性“高端缺席”现象.女性“高端缺席”现象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现有研究归结为三类:生物决定论、个人选择论、社会选择论.但从以上三方面影响到女性个体行为如何发挥作用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环节,即女性主观因素,正是这一因素对女性的科研活动起着行为导向与规范作用.文章试图从主观因素视角剖析高校科研领域女性“高端缺席”现象,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她综艺”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女性电视综艺节目的表现形态,从节目的内容、主体、样态、叙事手法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打破人们从自然生物学角度对女性的生理认知,瓦解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且多维度折射出新时代女性的群体镜像,具有赋权女性话语重塑、扩展女性空间边界、推动女性身份转变以及重构女性价值等功能。然而,“她综艺”在表现女性的生活、情感、职业等方面的同时,陷入女性身体消费的误区,将女性作为男人凝视的对象,对其进行规训与物化。基于此“,她综艺”要注重整合内容生产、增强受众黏性,从而实现女性价值在当下社会的广泛传播,凝聚女性群体“她力量”,共创女性美好“她时代”。  相似文献   

15.
《德莫福夫人》是亨利?詹姆斯女性命运的早期作品之一。文中众多女性被塑造成两个固定的模式:无欲无求的天使和蛊魅人心的巫女。文章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文本中所有女性在男人"凝视"下的形象,从而进一步揭开那层扭曲了女性形象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再论女性意识与妇女解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意识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深层心理因素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我意识 ;女性的“地位意识”是指女性对现实生活中从属地位及一切歧视现象与行为的意识敏感性 ;女性价值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的劳动 ,不论是“私人劳动”还是“社会劳动”的价值再认识 ;女性的解放意识是指不再通过男性的视角 ,观点看待事物 ,从以往的观念体系中解放出来 ,建立有利于女性发展的观念。中国女性在认识自我 ,解放自我过程中仍然存在的自我禁锢以及如何能够突破外在与内在、有形与无形的双重约束 ,克服自卑与依赖 ,获得同男人一样的地位感 ,责任感 ,价值感 ,最终实现自尊、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7.
王宁 《华章》2012,(34)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虽然中西女性现在在法律上与男人享受了平等的权利,但在古代又是什么样子呢?中国女性与西方女性之间在古代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本文着重以对比的方式,从女性的婚姻,离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等几个方面对古代中西女性拥有的权利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了在男性主导的古代社会里中西女性所处的卑微地位,并希望人们更多的关注现代女性遇到的不公正状况.  相似文献   

18.
从“作女”与时代、“作女”与社会、“作女”与男人、“作女”和女人等角度,揭示女人自身的矛盾和弱点,感受白领女性的张狂、迷惘与尴尬;从而探讨“她世纪”中城市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早期的国际主义题材还是中后期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品,詹姆斯的视角始终没有离开对“道德”的探索。围绕着对“道德”的讨论,读者看到了一个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女儿;男人与女人。人物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存在于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反映出詹姆斯的权力关系哲学以及他对于女性的深刻同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女性情谊”为视点,记述新时期女性文学在“五四”时期复苏的女性意识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双重作用下的发展沿革,指出文本中女性叙事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并进而阐释产生局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