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历史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几个“度”。课堂提问要选好角度。教师提问时所选取的切入点应独特、新颖、有创意;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深度和广度。深度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疑难性,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但又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广度,指教师提问时应把握好知识的覆盖面,问题不能过于茏统、模糊;课堂提问要有高度。教师要挖掘出历史学科的德育资源,让学生谈感想、启示、建议,以净化学生心灵、实现情感的升华;课堂提问要讲梯度。问题要有难易之分,深浅之分,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应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山东/汪富亮刘云一、难易要适中语文课堂的提问是多方面的,要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易度,应避免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问题太多,学生疲于应付。字、词、句、篇,“胡子眉毛一把抓”,见问题就提。这种“满堂问”同“满堂灌”一样,只会造成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4.
张桂梅 《成才之路》2010,(36):I0024-I0025
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师对中学语文新课程理念及其指导思想均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教师很快进入了课程改革状态,各学校纷纷开设了课改研究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兴趣与智慧?什么样的课堂能够让教师体验挑战,让学生享受学习呢?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其声势大、力度强、涉及面广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广大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并把新的课程理念用之手教学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教育实际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经常出现图形式、走极端、追求某种效应的现象,给教学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既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又要准确地把握好课堂上师生活动的“度”。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高,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调动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但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进行提问,需要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几个“度”。一、要有适当的难度课堂提问,首先要难易适度。过于简单,意义不大,过低的要求,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时间;提问太难,超出学生思维所能达到的水平,不能回答,反而挫伤其思维的积极性。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使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即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后能够回答问题。应该把问题设计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利用问题自身的难度去变化、去引导启发…  相似文献   

7.
张明霞 《甘肃教育》2008,(11):48-48
在生物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课堂提问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窗口”之一。恰当的课堂提问就如同“激活剂”或“催化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堂打击乐器以其易学易奏、品种繁多、音色丰富、合作性强等特点深受师生的喜爱,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也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正>好的课堂要讲究分寸,把握好度。一、奖励有度,处理好奖品与导向的关系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活泼爱动,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气氛,有时会花费心思准备各种小奖品。这些奖品着实让学生喜爱,可个别教师由于不能适时适度地运用奖品,结果把语文课上成了颁奖会。这样的奖励就过了度,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0.
一、面向全体,提问要有广度新课程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样我们在设计所提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个性的学生,所以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到所提问题能尽量适合每一个学生去思考,注意提问的广度.不能为了能顺利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把问题仅仅让优等生来回答,冷落了后进生那个群体.我们在提问时可以出现几个层次不同的问题,如进行一些演示实验前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前一个问题交给后进生,后一个问题交给中等生,再让优等生对中等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修正.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因此,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非常注重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寓教学内容于学生的生活现实之中。但在实践中,教师们常常把握不好数学生活化的度,或牵强附会、生拉硬拽,或照搬生活场景,数学课上成生活课等等。那么,如何把握好数学生活化的度呢?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2.
王全夫 《教育文汇》2014,(21):30-3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因此,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非常注重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寓教学内容于学生的生活现实之中。但在实践中,教师们常常把握不好数学生活化的度,或牵强附会、生拉硬拽,或照搬生活场景,数学课上成生活课等等。那么,如何把握好数学生活化的度呢?笔者以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朱萍 《上海教育》2006,(5A):50-50
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看,好校长的标准可以有很多。以我的办学实践来看,好校长在治校的过程中对“度”往往有着很好的把握,特别是学校发展之“度”,对“度”有着认真的思考与积极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最终是解决问题,促进师生认知和情感的双向交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度”是指事物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界限,在新闻宣传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宣传中要把握好报道的“度”和行文中的“度”只有这样才能辩证地看问题,传达出准确真实的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我有一个关于自主活动方面的困惑想请教。 “自主”一词运用于教育,凸显了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也正在借鉴自主性的组织方式。由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特殊性,除了在幼儿团课堂教学采用自主方式外,课堂外的很多生活、锻炼等环节,都采用了自主性的方式来组织,并对自主组织方式进行了很多创新,受到了孩子的欢迎和喜欢。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度”,本文着重从难度、坡度、角度、亮度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学问学问,顾名思义就是告诉我们既要勤学又要善问,对于老师同样如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离不开一系列的问题,正是这一串串问题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课堂.一个好问题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既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架起学生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桥梁.那么,如何设计好课堂的提问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去考虑.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在为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的新面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若干矫枉过正、形式主义的暗流。怎样才能让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适应改革发展,又切合教学实际,健康有序,积极高效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度"。  相似文献   

20.
彭秀清 《今日教育》2007,(1S):39-39
一、多媒体使用要“适度” 教师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认识误区:创设情景必须用多媒体.一节公开课.没有多媒体手段.就不是一堂好课。更有甚者,课件代替教师的动手、动口:代替实验操作.代替学生的观察和听、说、读、写: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等主体活动。这种“代替”注重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忽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削弱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创设教学情景应根据学科和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