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尤其是西部,除了依靠国家政策的倾斜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持,关键要依靠西部农民这一支最主要的生力军。而怎样使我们的农民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建设好新农村,关键在于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建设一支可以扎根于西部农村、熟悉了解西部农村的实用性人才队伍,就必须解决怎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掘人才和培养本地实用人才等这些在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要遇到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它们,才可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证。政府应该通过机制转变、政策落实、加强西部职业技术教育等方法来改善目前西部的人才流失现状,从而为西部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3.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甘肃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农民素质存在的偏差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要完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刘再春  柳洁 《河西学院学报》2013,29(4):94-97,128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西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形成矛盾,本文建议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构建廉洁高效政府,构建西部地区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来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之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民族地区应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义  程恋婷  曹绍平 《文教资料》2014,(21):122-123
本文探讨了西部地区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西部生态重建与滞后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开展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为加强该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可通过以下路径实施:加大环境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完善西部农村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平台;寓环境道德教育于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树立农村环境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感召力和引导力;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实施人才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实施人才战略是关键,本通过对西部地区的教育状况,人才资源总量,人才分布结构,人才流失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从转变政府思想观念,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开发现有人才,引进外来人才,搞好人才预测和规划,建设人才市场,建立新机制,营造好环境等几个方面着手开发西部人才资源,实施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8.
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解决“三农“问题,从长远来看,教育方式的转变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的储备和提高更显突出,解决好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从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入手,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特点而设计一整套教育培训措施,进而促进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西部地区任重道远。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较强的政策敏感性,是新农民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敏感性训练,造就一批具有较强政策敏感性的新农民,是三农政策在农村顺利推行,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就必须要提高农牧民的人力资本水平。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的人力资本水平还不高,根本的原因在于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教育的落后。因此,要大力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出发,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思想先导是前提;党组织的领导是保证;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关键;农民主体参与是动力;发展绿色农业是支撑;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义  韦文广  覃勇荣 《考试周刊》2014,(83):193-194
正规环境教育的局限性显著,同时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意识低下,因此有必要在该地区开展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实施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编写各种乡土性、专题性环境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完善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平台;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的队伍建设。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问题为基础;行动为导向;双向交流;终身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我们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蔬菜、花卉以及发展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按照农民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配合杨凌示范区努力营造重视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社会氛围和优惠政策环境,鼓励农民参加培训,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动力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为了促进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必要构建一种能够推动农民和相关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动力机制,即促进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倒逼机制。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机制,形成良好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舆论环境和完备的法律政策环境,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使和谐社会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培养和造就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促使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撑,需要各项措施的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组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信关系是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员工追随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和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首先,组织管理者要注重在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其次,管理者要营造组织中的互信环境。管理者要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尊严至上"的管理理念;二是转变组织管理方式,实行人性化管理;三是要为员工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民就业后提高技能和提升素质的教育,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成人教育存在农村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政府投入不足、缺少理论支持和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应增强农村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识、政府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改革创新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和造就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促使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撑,需要各项措施的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成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对农民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的进步.要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必须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农民法律意识在农村得以树立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观念灌输;将公民意识的培养落实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必须推进政府和社会的普法教育,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农民进行法律教育,同时国家和社会要营造法律意识培育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