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军 《教师》2010,(4):78-78
语文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配合。语文素养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全面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就要全面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是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从语文基础知识的累积、句法结构的掌握和驾驭,再到语言的应用能力,最终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不要被教材所束缚新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文本,还是教师自身进修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农村的教学环境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如何培养农村中学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笔者结合经验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诵读文本,熏陶语感;二、感知汉字,培养习惯;三、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四、锻炼能力,组织活动;五、指导学生,挖掘潜能。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以“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师就必须善于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开放、积极、主动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自然、自觉、自动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受到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睛趣。  相似文献   

8.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论学生的优劣,主要是从思想品德、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特长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评价。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为保持和强化学生对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使学生情绪饱满地投身于学习之中。”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把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更广泛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修养。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黄翠霞 《考试周刊》2011,(71):48-48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学好语文意义重大。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仅靠教材中有限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无论在课程的结构、功能、评价方面,还是在目标、内容方面都显示出了与以往的不同,有了更大的突破与创新。同时,对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面临着更高难度的要求和挑战,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积极创设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畅所欲言,发挥他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文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重视品析、要重视积累运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已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资源从宏观上分为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两大类.课内资源一般包括:教科书、师生不同的生活经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课外资源来源于家庭、社会、网络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16.
一、转变教师观念.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1、教师要改变“惟我独尊”的错误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动、自学、自悟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我们要提倡师生平等。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变过去的“一言堂”为“众人堂”,因为过去的“一言堂”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质疑的能力和权力,课堂气氛单调而沉闷。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教学方法的改变,实质上是教师思想观念的一次变革,教师丢掉自己的权威至关重要,“要想当先生,先当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真正的知心朋友。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和学生间信息感情的交流,学生答对时给予及时肯定。答得有创见,有创新,我就鼓励表扬。亲切的话语既是对学生大胆回答的一种肯定。也是和学生的一种交流;更有个别学生的答案比老师想的还“高明”,我则虚心听取,强调师生互学互帮。鼓励学生“质疑”、“求异”,造就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7.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三国时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同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朱熹说:“读得熟,则不得解说,自晓其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说“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目,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各学段的背诵篇目,对诵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素养”是一种平日的修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这门课程存在价值和作用的囊括。它包括通过语言积累后形成的语感,各种发展性思维,以及语文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内的各种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也属于语文素养的范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语文新课标理念的要求,在分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加强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知识,培养学生优异的语文能力;组织学生鉴赏和吸收文学内涵,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熏陶和感染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言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常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包括: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经过在工作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我注意到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