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方面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体验越深刻。习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我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树立起这一新的作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课本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丰富清感体验,为习作开启了一泓永不枯竭的活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习作来反映生活,描述生活,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个性认识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完成新课标要求,就必须在习作材料上下大工夫。我们时常看到,许多学生由于没有习作素材而东拼西凑,许多内容由于脱离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明确提出了习作指导应从生活入手。学生习作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写他们自己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谢志娟 《宁夏教育》2004,(11):53-54
每当提到课程资源,咱们农村小学的教师就怨声载道,连连叹息:“唉,我们这儿啥也没有,不像人家城市又是图书馆,又是因特网,做什么都很方便,难怪人家城里的孩子懂得多呢!”其实不然,课程资源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厂泛,从课内到课外,从人到物,有动的有静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语文课程标准》指明:“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老师应努力实践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从学生的生活人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让生活进入作文,让作文进入生活.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语文教学中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习作难写,习作难教"的困惑。解决这些困惑的根本途径必须遵循习作教学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积蓄丰富的生活体验,将学生习作的兴趣真正地引向对生活的关注,使习作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及其有意义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8.
丁霞 《宁夏教育》2014,(1):51-5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习作指导要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必须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几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作为教师,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生活领域,营造有趣、充实、欢快的生活氛围,引导他们"找米下锅",这样,学生方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抒真情实感。一、抢拍生活快镜头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镜头,有时候,学生不经意间的嬉戏玩耍打闹的场面也可以成为习作的素材。看到这种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同学嬉戏玩耍打闹时的情形和教师进来以后的"骤变"或"转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常鼓励小学生习作要表达生活,但现实的状况是他们的生活圈子是两点一线式的:家庭与学校。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生活气息、童趣。这种状况令语文老师们很无奈。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融入生活?一、尊重学生,感知生活小学生习作内容缺少生活气息,行文空洞无物,见闻简单,素材匮乏,缺少真情流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的习惯不能只停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学时,应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告诉我们,习作是把学生在生活中目之所及、心之所感,轻松愉快地诉诸笔端,让那情与景、人与事,自然界的草木鸟兽、季节轮回,心灵的感受与畅想,涓涓流淌于字里行间,与人分享。整个过程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共鸣的心理需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这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生活无处不文章。脱离生活的写作可谓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活体验的文章则情感羞涩。那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描绘生活体验,写出文情并茂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刻意追求智慧有效方法,创设条件唤醒学生习作的热情,丰富平时的生活积淀,捕捉生活的精彩,架起一座习作与生活的桥梁,抒写精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课程理念出发,剖析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习作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习作素材,拓展习作想象时空,有效地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上述要求中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  相似文献   

15.
上海特级教师毛荣富老师说:“有人把作文缺乏真情归因于学生生活单调,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忽视对生活的体验,缺少那份独特而细腻的体验。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善于、乐于去留意生活,体验生活并挖掘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写出言真意切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适用高年级上册。 【习作要求】请你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7.
“要是没有作文就好了。”这是学生的心声,也是教师的抱怨。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就害怕,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习作的兴趣无从谈起。而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往往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更是不遗余力、详尽讲解,但学生仍感茫然,只得按教师指导的思路,亦步亦趋逐段写或胡编乱造一番。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我们都在探索、追求有效的作文教学。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它充满浓浓的生活味,生活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到习作中去了,想写、会写、乐写,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提高语文素养。投身大自然,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下面,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鄂教版语文教材是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个全新版本的语文教材。在这套教材中,为了体现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习作训练的编排设计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引导学生的作文兴趣,习作训练主题丰富多彩,并追求编排形式的多样化.力图引领学生走上一条快乐生活、开心习作的幸福之路。以下笔者结合一线教师的反馈.谈谈三年级的几次习作的编排意图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给我们传递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小学生习作离不开作前指导。面对习作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将有着几千年传统的作前指导视为糟粕,不容分辩地将它打入十八层地狱,而应  相似文献   

20.
曹娟 《教师》2020,(12):34-35
针对学生习作内容干瘪、语言僵化、抄袭编造等现象,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习作训练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出发,深入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得出习作训练只有回归生活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结论,并且从树立为生活而作的理念、写真话抒真情、贴近生活命题、先观察生活后创设生活情境、大小作文结合训练五个方面阐明了如何让习作由训练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