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对音乐深刻而长久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是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爱上音乐知识和课本上的歌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实施音乐教学的双边活动,实现高效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2.
陈文 《新课程研究》2009,(5):172-17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音乐的教学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形态层面上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更重要的是基于合格人才的培养和塑造。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通过全面挖掘音乐的本体功能,能促进学生人格品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他们不惜代价地在那些被认为有音乐潜质的孩子身上做足文章,使一批音乐特长生在学校中逐步形成一个倍受关注的特殊的精英群体。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小精英们确实给小学音乐素质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产生了很大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为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这种精英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整个小学的音乐素质教学也存在着一个可怕而又巨大的陷阱,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4.
侯丹 《学子》2013,(11):77-77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中十分注重小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将一系列的音乐元素例如音乐语言、舞蹈动作等多种内容的相互结合,以这种活泼、综合的方式吸引小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对我国义务教育中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延伸,十分注重对当代小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方式,更能够体现我国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周敏 《中国教师》2023,(5):115-117
奥尔夫教学法以“人”为本,并以趣味学习的方式贯穿于音乐技能学习中。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从感受音乐到表现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音乐学科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其音乐潜能,为培养音乐综合素养夯实基础,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综合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具有实践性、活动性的特点,它首先要让受教育者感受音乐、参与音乐,才可能全面地了解音乐,深刻地理解音乐。器乐教学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学习音乐和体验音乐的新的领域,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智力具有特殊的功效。器乐学习不仅能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是学生参与音乐的艺术实践,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赵伟 《科幻画报》2022,(4):267-268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基础,而且要全面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健全发展。律动作为音乐艺术中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功能,教师应深入了解当前学生的音乐喜好与学习特征,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课程改革与设计优化,从而充分发挥音乐律动的趣味性与音乐性,实现“乐”动课堂的构建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桂新 《课外阅读》2011,(11):269-269
音乐和美术是中学阶段学校实现美育的两门课程,传统美术课教学受学科特点所限,多表现为“无声”的绘画技法传授,在新课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理念指导下,本文尝试将音乐的“声”与美术的“色”相得益彰,从多感官感受方面丰富美术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作的热情,努力实现学生综合艺术素质提高目标。  相似文献   

9.
刘爱华 《成才之路》2013,(36):38-3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各种教学改革经验中体现“以人为本”是广大音乐教师形成的共识,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与身心发展状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所在。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评价与课外拓展等环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为学生打造优质的音乐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施婷 《儿童音乐》2021,(1):70-73
音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音乐教育的目的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呼应。当下,小学音乐教学大多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听和看,在营造氛围、增加参与机会方面做得稍显不足,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曾经指出:"正如音乐才能唤醒能欣赏音乐的感官,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就不是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立足音乐"本体",就是要注重音乐要素,时刻围绕音乐要素展开教学,从而让音乐教学真正富有"音乐味"。在音乐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表演、画图等诸多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落实音乐的基本要素,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互动”教学方法,能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那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全面的“互动”?又从哪些方面进行“互动”呢?  相似文献   

13.
苟荣 《四川教育》2007,(5):45-46
任何形式的音乐课都必须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将音乐审美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只要我们抓住这一点,做到以音乐为主线,我们的音乐教学就有实效性。但如今仍有很多音乐教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音乐课堂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听觉审美能力,在其中应用葫芦丝类小乐器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激发课堂活力。本文将结合乐器教学意义,讨论葫芦丝在音乐课堂上起到的丰富文化认知、理解民族精神、培养音乐素养等实践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推进个体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素珍 《辅导员》2014,(15):62-63
<正>一、问题提出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学科之一,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在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建设,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新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对于确立新的音乐课程目标,我们要参考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不再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提出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学科之一,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在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建设,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新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对于确立新的音乐课程目标,我们要参考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不再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17.
音乐作为审美的一种形式,通过聆听分析各类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各项具有优势和独特的音乐教学内容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和艺术创造力。音乐形象思维是从音乐音响感知开始的,经过集中概括产生具体的形象思维,同时伴随着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直至理解认识音乐的思想意境。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学的核心问题是音乐的本质,对音乐的本质认识中外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就音乐本体和社会职能两个层面探讨音乐的本质,对“声无哀乐论”和“自律论”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新型学习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五光十色,焕发全新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创造性地发展。如何构建五彩斑斓、动态生成的音乐课堂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应当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都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要强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